“???不、不是吗?电视上不都这样说吗?”
我无语中……
我们又索xìng再讨论一个更为荒谬的问题。
“你看过西游吗?”
“擦!屁话!你说哪个版本吧!是八六央视版的还是动画版的?是港版的还是大胡子版的?老子都看烂八台电视了,你竟敢问我看过西游吗!挑战老子智商是不?老子很愤怒,后果很严重。”
“老哥,你别愤怒,素质,注意素质!”
我说,“你看过原著吗?”
“???这个,这个这个,那个,那个那个……呵呵……嘿嘿……”
汗……
我们真的懂西游吗?
……
某年前,曾看过一篇报道,说有知名人士在知名高校做了一次知名调查,看有多少小伙伴读过四大名著的原著。结果是《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超四chéng rén读过,而曾经在童年时代带给我们无尽欢乐的《西游记》,却不足一chéng rén读过。
这个结果,令人很是伤感。这就是我们一直都言懂得的西游的人气吗?
此时我很想知道,孙悟空他老人家知道这个结果后会作何感想?他会不会呲牙咧嘴举起金箍棒呢?他老人家可是个暴脾气呀!
我又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国外的一所中学上外国文学课,讲中国四大名著之《西游记》,是这样说的:在中国唐朝时有个叫唐僧的和尚,他喜欢旅游,于是乎他带着他的仆人沙僧,骑着一匹白马去西方旅游。为了旅途中解闷,他还带了一只宠物猴子和宠物猪。这只宠物猴子本领很大,一路为唐僧扫除了很多障碍,不过都是些蜘蛛、黄鼠狼、狮子等动物。旅行结束,唐僧顺便带回了一些写着佛经的杂志。
擦,我当时吐血三千,以表愤怒。这便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大名著吗?
此时我更想知道,唐长老看到这番描述,会不会一咬牙一跺脚,恶狠狠给众人上紧箍咒勒死丫挺的呢?孙大圣就不必提了,就他那个暴脾气,扬起金箍棒是肯定的。
西游,怎会落得如此境地?看在孙大圣的面子上,也不该呀!他老人家可是一生好面子的人,哦不!应该是好面子的猴。
我认为,这是由原著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背景,以及吴爷爷含沙shè影的隐晦笔法造成的。这宝书,不读个十遍八遍的,还真就成了难以参透的天书。即使参透,那也是一千个人眼中不同的哈姆雷特,我想理解也不尽相同。故此,落个如此人气,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毕竟书中布满了迷疙瘩,到底怎么解,是个问题。其实解得方法有千百种,怎么解,那就看你自己了,总之解疙瘩的过程只要不失快乐,那就一样的jīng彩。
那哪种解才是更真实的西游呢?或是说,西游,它到底在写什么呢?
有人说,西游是一本神魔,它描述了唐僧坚定的信念,成功塑造了勇敢的孙悟空,他敢于挑战皇权,勇于斗争,敢于……表达了作者什么什么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什么什么的中心思想……
擦!看着这些程序化的分析,我头又大了。
为什么是本书就要分析它的思想感情,总结它的中心思想来?
更有甚者,连李白醉酒写的几首唐诗,也要分析它的思想感情,寄托什么情怀。我去,酒醉了说胡话而已,哪有什么感情?大哥,你醉了都有什么感情?要说有,我认为李白最想表达的应该是:“胃里很难受,我想吐。”只不过他老人家表达的委婉些罢了。也或是他老家肚子里确实有货,出口成章,以至于最终的表达跑题了也说不定。
这些为了考试而设置的分析呀!总结呀!分分总总、总总分分,总得我和小伙伴们到今天分个句子都费劲,连主谓宾都找不出来,郁闷呀,郁闷!
诚然,用这些条条框框去解读皮里阳秋的西游,那定会费劲到姥姥家还找不到姥姥家门,也只能晕乎乎的去看看电视、读读小书凑个热闹咯!
如果说西游是一部神魔,这倒也正确。但只是一部神魔,能在浩如烟海的古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并成为我中华四大名著之一吗?显然只是神魔是不够滴!
你只见西游路上嬉笑怒骂,酣畅淋漓的降妖除魔,但你却不见那十世投胎被杀死父母的;也不见那五行山下耳生青草渴望zì yóu的,又不见云栈洞中饥肠辘辘吃他家娘的,还不见八百里流沙被飞剑穿身的,更不见被老爹出卖变作白马的。
那些勇敢、善良如提线木偶般任人摆布,如同陷入无间地狱,无法逃脱。任你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却无法逃出权利的枷锁。zì yóu——你也配!
……
转眼间,苍松翠柏间掩饰了昨rì的喧嚣,漫漫黄沙淹没了往rì的铁血铮铮。岁月悠悠,仍在默默的诉说西行路上那取经人的往事。
俱往矣!难忘西游!
可它,到底在写什么?
我说,它在写人心。在写人心的变化,在写人心在各种诱惑中的成长与进化,在写人心在世俗统治压迫下的挣扎与沉沦。
而你我,不正是这茫茫尘世西行路上修心的美猴王吗?你我上蹿下跳、来回折腾,而我们的心气儿和法术,正决定着你我蹿起的高度和跳跃的距离。
你看那夕阳垂下,暮sè中,尘世间千万个美猴王手握金箍棒,正一路西行,只可叹此行并无回路,却是个单程……
<a href=http://.qidian.>起点.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请到m.qidian.。</a>;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