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造神时代> 第067章 老汉与老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67章 老汉与老酒(1 / 2)

() 风雪阻倦客。

博罗城东有条水井街,街道两旁有许多吃食摊子,往rì这条街上人来人往,大都是些老饕食客,因为这条街上几乎有秦国境内所有具备代表xìng的小吃摊子,只不过今rì长街上显得寂寥许多,不仅出摊的人很少,连过来寻些吃食的人也没有几个。

晌午时分,风雪愈大,纷纷扬扬的雪花铺满了整条长街。

水井街东头有家面点摊子,两张杨木方桌,几条长凳,桌上摆着筷壶和几种调料,桌面上刻着斑驳的痕迹,显然有些年头。摊子上方搭着一张棚子,勉强能抵御风雪。面摊师傅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身子倒还硬朗,穿着一身朴素的棉袄,此刻正坐在煮面火炉的后面,双手伸在火炉旁取暖。

两个年轻人踏雪前来,来到棚子下,坐在一张桌子旁。

老汉连忙站起身来,笑呵呵地问道:“客官,想吃点什么?”

其中一个年轻人将腰间佩着的长剑取下来,横放在桌上,温言道:“老丈,来四碗油泼辣子面。”

“好嘞,二位稍等,马上就好。”老汉沧桑的脸庞上满是和善的笑容,掀开锅盖添了些水,又将火炉的火头弄大,接着在面前的桌板上抓起一个面团,开始拉面。

“这么冷的天,老丈怎么不在家里歇着?”另外一个相貌很英俊的年轻人笑着问道。

老丈头也不抬,一边在面团上洒些菜油,然后反复地捶打,一边说道:“在家里也是闲着,人老了,这身子骨反而一天也闲不住,不出来活动活动就特别难受。咱这个面摊摆了三十年,很多街坊都吃习惯了,不怕客官笑话,老汉现在也不靠这个活计赚钱,只想着这么大冷天,路上行人想要寻点方便吃食恐怕不容易,老汉摆个面摊,别人幸许能方便些。”

那年轻人闻言点点头,道:“老丈是个热心肠的人。”

老汉笑着摇头道:“客官哪里话,老汉只不过是闲不住罢了。老实说,也就是现在rì子好过了,放在以前,虽然也要不管下雨下雪都出来摆摊,可那会一心只想多赚些银子,跟现在的情况可比不了。”

年轻人望着他娴熟的动作,面团在他的揉搓下改变形状,从一大坨变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十分有趣。随着老汉反复的拉伸,面条终于成型,被他扔进滚水的大锅里。老汉又掀开旁边一个小些的锅子,倒上几许菜油,然后抓些配料放进去,不一会儿锅里就吱吱作响。

“大人,这个老汉名叫田忠才,府城本地人。”莫青山低声提醒道。

他与裴城去了趟府学,与那群孤儿告别后,便在城里逛荡。从裴城的口中他知道了那些孤儿的来历,也不禁很是感慨,世间不幸何其多,那些孤儿唯一的幸运之处,恐怕就是当年他们的父辈收留养育了裴城这个孤儿,否则这滚滚红尘,他们一群半大孩子又将如何生存下去?

一饮一啄,皆是天定。

裴城的目光依然停留在忙碌的老汉身上,点头道:“之前听说,他在这里摆了数十年的面摊,所以今天特意过来尝尝。”

韧劲十足的面条盛进大碗里,滚烫的热油往上面一浇,洒上厚厚一层的火红辣子,点上几片香菜叶,老汉用一个很大的托盆端着,送上来四大碗香喷喷的油泼辣子面。

裴城与莫青山一人两碗,老汉擦擦手,没有回到火炉后边,而是坐在另外一张桌子边,笑道:“客官尝尝老汉这手艺怎么样。”

裴城拿起筷子,将辣子与面条拌了拌,然后夹起一大筷送入口中,细细地咀嚼着,然后朝老汉竖起大拇指道:“面条够劲道,辣子够香,老丈这手艺真不赖!我看您也就是喜欢这里的生活,要是早些年开个酒楼,那就没碧云楼什么事儿了!”

老汉那张老脸上顿时笑出了褶子,仿佛这是他听到的最高的赞赏,有些不好意思道:“客官说笑了,老汉也就这碗面伺候得好,换做别的就不行了,碧云楼那可是咱们博罗最好的酒楼呢,咱们哪里比得上。”

“比得上!”裴城大口吃着面,喝一口火辣辣的面汤,赞道:“这大冬天里,来碗辣乎乎的面条比什么山珍海味都要痛快。”

莫青山的吃相与裴城相比就要文雅许多,不过这面实在够味,连他也按捺不住口腹间的痛快,一连叫了几声好,额头上竟然沁出不少汗珠。

裴城很快吃完面前这碗,将另外一碗拿过来,叹道:“要是能来碗烈酒,可就比神仙快活多了。”

老汉在一旁问道:“客官,我这里有些老酒,是自家酿的,就是味道不怎么样,要不尝尝?”

裴城看着他笑道:“那敢情好,劳烦老丈倒两碗来,待会一并算钱。”

“都说了是自家酿的,老汉不至于那么小气,客官可不要再提钱的事情啦。”老汉扶着桌子站起来,到火炉后边摸出一个酒坛子,拿了两个干净的大碗,给二人各倒上满满一碗,就放在桌子上。

老酒略略现出一分淡黄的sè彩,但是并不浑浊,裴城接过酒碗,先是小喝了一口,然后回味道:“这老酒看着清淡,入口却是极香,看来老丈不光下的面好吃,连酿酒的手艺也好,晚辈今rì可有口福了。”

老汉见他二人兴致很高,寻思着今天估计没什么客人,便也给自己倒上一碗,道:“咱家这酒和别人家的不一样,是用秋枣酿的,所以闻起来很淡,但是喝起来很香。”

“原来是这样。”裴城点点头,然后继续扫荡着碗里的面条,不一会儿便吃了个干净。

“要不要老汉再去下点面?”老汉见状问道。

裴城笑着摇头,满足地拍拍肚子说道:“这样刚好,要是再吃下去,晚辈怕是会走不动道,得在老丈这里歇个几天了。”

老汉也不勉强,他喝酒喝得很慢,一口口抿着,又问道:“听客官的口音,不像是府城人氏?”

裴城道:“这点自然瞒不过老丈,我和这位同伴只来过府城几次,平时都在外地做事。对了,老丈,这府城里大多是将官人家,您既然是土生土长的府城人,恐怕家里也有人在行伍里做事吧?”

老汉听到这句话,忽地一反常态,狠狠喝了一大口酒,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上半是欣慰半是伤心地说道:“像老汉这样年纪的人,若说家里没个行伍中人,说出去恐怕别人也不会信。不瞒客官,我家里一子两女,儿子年纪最小,两年前报名从了军。”

“令郎定然很有出息。”裴城十分肯定地说道。

老汉又喝了一口酒,道:“这小子从小就很顽皮,老汉也试着送他去私塾读书,虽然说供个读书人要不少银子,可老汉家除了这个面摊,也还有些别的营生,将就着也能应付。可他就爱舞枪弄棒,前两年偷偷去报了名入了行伍,等老汉知道后也晚了。后来一想,他既然想做这门事,老汉要是不让他去,保不准他还会记恨咱,索xìng就随他去了。他入伍两年,虽然说没混个一官半职,倒也没惹什么乱子,而且人结实了也懂事了,还知道将自己那点饷银拿回来补贴家用,其实啊,老汉家里倒也过得去,不指望他那点碎银子,不过孩子一片孝心,咱也不能当睁眼瞎子是不?客官,老汉就这么一个儿子,不指望他多出息,就想着他能平平安安,这比什么都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