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土匪“大打出手”,让杜子轩锻炼了心神,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乱世,没有自保的能力,将寸步难行。
好在,在杜子轩出行的这段时间,武术学院在名义上已经成立,第一批人数也已经招收足够。六个班,每班五十四人,总计三百二十四人。
招收的规模有点大,这是老爷子和杜如发没有想到的。弄到后来,他们都有点被吓着了。要不是怕杜子轩回来哭闹,差点就要直接就地解散。而杜子轩回来后也是费了不少功夫,又是安慰又是保证,才暂时安稳住两位话事人。
可问题还没有因此而解决,反而更加麻烦了。
首先,人数多了,人员要如何安排?这是个大问题。招收学员的时候就遇到不少麻烦,几个临村的地主老财可能是商量好了,杜家每招收一个学员,就要给他们一块大洋的“手续费”,不给就甭想招到人。这气的老爷子不轻,最后没有办法,也是中了杜子轩的魔咒,稀里糊涂的捏着鼻子认了。
这些还都只是小事,能用钱解决的,都算不了什么。但建学院,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其他都还好说,只是要如何掩人耳目?
杜家大张旗鼓的招人,大力发展武装力量,这已经突破了四大家族能够容忍的底线,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和强烈不满。这,才是最致命的。
这些事情,杜子轩回来后绞尽脑汁都没有得到解决。思来想去,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杜子轩怒了。md!老子就在赵家集弄了,四大家族知道了又如何?爱咋咋地!
不能逃避又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时,绝对不能露怂。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打破脑袋也要上。
可这样做,也算是破罐子破摔了。
反正,只要是能熬过一段时间,德国人就要来了。到时,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最后,杜子轩又做了回主,事情就这样被拍了板。
不过,事情虽然就这么办了,但也不可掉以轻心。种种迹象表明,四大家族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都会对杜家动手。只是具体是什么时间,还弄不太清楚。
现在玩儿的也算是生死时速了,要是还没等到德国佬过来,四大家族就带人平了杜家的话,那可就杯具了。
命运掌握在他人的一念之间,仰仗他人鼻息而活,这种滋味还真不好受。
也就是这些种种原因,让杜子轩又陷入了纠结之中。
还是没有自保之力啊!如何在德国人到来之前保护好自己,又成了杜子轩急切面对的难题。
所以,杜子轩急,急的头发都快已发白。
没枪,没子弹,也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学员人数倒是不少,可没有枪,只能做为活靶子,顶不了一点用处。
而枪,又是一个让人挠头的问题。
现在的民国还没有那么乱,尤其是北方,被北洋控制的死死的。像杜家这种草根阶层,没关系没门路的,想要弄到枪,三两支倒还可以,但大批量的,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但是没有枪,也不是个办法。费尽心机,通过各种关系门路,却也只是弄到了十几支老旧手步枪。就这,还是走了武威的后门、通过刘家的关系,费尽千辛万苦后才能得以淘来。
但仅仅凭借十几支枪,对于三百多武校的学员们来说,无疑是饮鸩止渴。
没有枪,就没有底气。杜子轩也渐渐沉不住气,开始急了。
不急不行,枪支弹药是硬件方面的缺失,只要有时间,只要能够熬过这段黑暗的时光,都会慢慢得到解决。可人才储备的极度欠缺,却又是制约着杜家整体力量的正常发展。
仅凭杜子轩脑子里不多的“存货”是不够的,哪怕加上田海超,这个曾经的保定军校优秀学员,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本。
这也让杜子轩心里又是一度不平衡。
nnd!他人一上来就能够纵横驰骋,大杀四方。为何自己想做什么事都如此的难呢?是生不逢时?还是自己太笨?杜子轩一时为之气急。
好在,也怪四大家族有眼无珠,白白错费最佳良机,没有趁早铲除杜家这个潜在威胁。让杜子轩在煎熬中,等来了时机。
rì子一天天过去,时间也进入了七月份。
从上海回来差不多已有一个多月,训练了两个月的武校学员们,想必也都憋坏了,是该加注一些新的活力了。
左等右等,就在杜子轩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终于从纳尔德那里传来了消息。
德国兵工厂已经有了初步进展,真正证实了制造坦克的可能xìng。德国当然要按照事先说好的,兑现承诺。财大气粗的德国,自然不会为了他这些小要求而赖账。
纳尔德拍来电报说,物资已经陆续起运。最先起运的枪支弹药已经运往邯郸火车站,按照约定的时间,算算也该到了。
史密斯也跟着到来,既然到了自己的地盘,自己也该尽尽地主之谊了。
杜子轩难得的起了个大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了。含糊地跟老爷子交代了一声,点了几个跟班,一起向着离村里也就几里远的官路走去。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