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回诡异火灾
唐贞观年间,九州一统,战乱平定,四海之内一片平和;《均田制》和《租庸调》的执行,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增长,百姓们的生活有了提高,开始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大唐和西域各国的社会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得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步增长,国力逐步走向强盛。京城长安更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商业发达,成为当时世上少有的繁荣昌盛的大都市。
这一天,太阳刚刚落下西山,天sè渐渐地暗淡下来,长安城里鼓楼上的“净街鼓”“咚”“咚”“咚”的鼓声,像催命鬼一样响了起来。忙碌一天的人们只得加快脚步往自家住得坊里奔去,因为“净街鼓”响过八百下之后,长安城的十二个城门就要关闭,城里一百一十坊的各坊的四个大门也要关门,长安城里各条大街就要戒严。戒严后如果还有人敢在街上行走,巡逻的士兵对行走的人员就要重罚。
“净街鼓”的声音刚刚落下,喧哗热闹地长安大街一下安静起来,笔直宽阔的大街上顿时没了人影,一下变得冷冷清清,凄凄凉凉。站在高大的城门楼上往城里一望,城中就像一块整齐的菜地,被纵横交错,笔直宽畅地大街分开的各坊大院规规矩矩地排列在城中。城里的百姓和官员们就住在整齐的各坊之中,“净街鼓”响过之后各坊里面的街巷已经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吆喝声,叫卖声,响成一片。各家院里欢声笑语,炊烟四起,人们聚拢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长安城正南门明德门前的石三郎带着长安县的衙役们列队等后多时了,“净街鼓”的鼓声一落,他将带队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往西管辖的五十五个坊开始巡逻;他未来的岳丈王大龟带领着万年县的衙役们往东管辖的五十五个坊开始巡逻。分手时,石三郎双手抱拳对王大龟说:“岳丈大人,小婿明rì休班,准备带二娘到东市和西市转转,给她买些布料,做件新衣裳。听说胡人的酒是用葡萄酿成的,这种酒可比咱们中原的米酒有劲呢!我准备买一壶胡酒,明rì您带全家人一定要到我家来,咱们两家人好好聚一聚,喝它个一醉方休!”
王大龟听说石三郎要给他买胡酒,馋得咽了一下口水,高兴地笑笑说:“三郎呀,刚才从家里出来时,二娘跟我说过了,明天你们一起去吧!她早就想到东市和西市转转了,我这个姑娘呀,就喜欢热闹和逛街,你们一起好好玩吧!”说到这里,他又提高嗓门大声说,“我和你爹说好了,明天还有案子要办,回家可能会晚些,胡酒可得给我们留着,等办完案子咱们再一起喝!”说完,一挥手带着队伍巡逻去了。
王大龟今年四十多岁,长得高大威武,头带一顶细软帽,身穿校尉服,单凤眼,大鼻子,宽嘴巴,一脸的大胡须。从外表看他的长相像一个大老粗,可是听他说起话来却是细声细语,满嘴的娘娘腔。王大龟和石三郎的父亲石晋山都是万年县的武散官,说起这二人来,还得从李渊晋阳起兵说起。
隋朝未年,杨广即位,他残暴贪婪,不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大修宫殿,开挖运河,制造舟船,征战高丽,弄得国家财力捉襟见肘,他又扩大税收巧取豪夺,民怨沸腾。偏偏这时候黄河又决口,泛滥成灾,百姓们饿得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大多数人连饭都吃不上,饿死的人越来越多,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从此天下大乱,国家内部开始了混战,有实力的军阀和起义的农民军盘踞一方,有得建国,有得称帝,一时间大隋朝分裂成多个国家,天下又同时冒出了几个皇帝,他们各不相让,互相东征西伐,抢占地盘,掠夺百姓的财产,使广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隋朝右骁卫将军唐公李渊看到隋朝将灭,以大将军名义在晋阳城起兵反隋,他的二儿子李世民乘机在晋阳招兵买马,成立了自己的骑兵jīng锐之师。石晋山和王大龟就是在那个时候参加了李世民的jīng锐骑兵。
李世民的亲兵jīng骑都是晋阳人,招收的都是身强力壮,十七八岁的年青人。经过严格训练,这支三千多人的jīng骑兵成了李世民夺取天下的得力子弟兵,也是李世民统领军中的jīng锐之师。石晋山和王大龟跟随李世民的唐军南下夺取长安后,又西出陇右灭了秦帝薛举;这时候晋阳失守,他们二人又跟随秦王李世民挥师河东灭了宋金刚夺回晋阳;李世民又东征洛阳俘获王世充和夏王窦建德的时候,他们二人也跟着东征立了战功。这时候的三千多jīng骑子弟兵死的死,伤的伤,只剩下二百余人,活着的人个个伤痕累累,战功卓越。胜利回朝后,李世民被李渊任命为长安城的京兆尹,负责京城的守卫,他把这些有战功的将士们都安排在长安城里。
李渊称帝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感到李世民战功盖世,担心李世民继承皇位,兄弟二人联合起来对付李世民,又多次对李世民下毒手。李世民在忍无可忍地情况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石晋山和王大龟的“天策兵”又跟随李世民灭了太子和齐王的“长林兵”,使李世民掌握了大唐朝的实权。李渊一看自己被二儿子架空了,只好顺水推舟,举行了帝位的交结仪式,自己当了无权无势的太上皇,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就这样李世民成了大唐朝的第二代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也是有名的贞观元年。李世民当了皇帝后对他的功臣和将士们进行了封赏,石晋山和王大龟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封为长安城万年县的六品武官。石晋山战功多于王大龟,所以石晋山是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王大龟是从六品下的振威副尉。
一晃十九年过去了,石晋山有了三个儿子。大儿子石大郎和二儿子石二郎回到晋阳老家耕种皇帝封赏的五百亩良田,rì子越过越好,成了当地的大财主。三儿子石三郎从小喜欢舞枪弄棍,他不愿意回晋阳老家,从小到大跟着石晋山学会了一身好武功,去年从了军。从军不到一个月,军营正好大比武,正巧遇到皇上李世民前来巡视军营,石三郎凭着跟爹爹学得一身过硬的武功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拿了第一名。
李世民坐在看台上大喜,命人把石三郎叫到近前问道:“小后生,今年多大了?武功不错呀,你的最后一招“夺命刀”是跟谁学的?朕怎么看得眼熟?”石三郎急忙跪下高声回答:“回皇上,小的今年十七岁,武功是跟爹爹学的。”李世民又问:“跟你爹学的?那你爹叫啥?”石三郎又高声回答:“我爹爹名叫石晋山。”李世民听完之后双眼一睁大声问道:“石晋山?你爹可是晋阳人?是长安城里万年县的武官石晋山吗?”石三郎大声回答:“正是!”
李世民听后高兴地大笑起来,用手指着石三郎对着旁边的大臣们说:“好啊,将门出虎仔呀!朕说这刀法这么眼熟,原来是石晋山的儿子。你爹可是朕的得力将士呢!你叫什么名字?”石三郎连忙回答说:“小的名叫石三郎。”李世民一听是自己子弟兵的儿子,一下让他回想起过去征战的rì子,沉默良久最后说:“石三郎呀,你跟朕回去,在禁卫军里当一个小队长怎么样?过几天朕要带兵东征高丽,你敢不敢去呀?”
石三郎一听要去打仗,高兴地说:“愿意去!”
现场所有的人听后吃惊不小,大家心里嘀咕,一个从军还没有一个多月的小后生竟然当上了禁卫军的小队长!他们哪里知道,皇上李世民是多么有心计的人,自己的京城卫队必须要有知根知底的人来守卫!石晋山是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子弟兵,他们之间有着生死患难的情感,石家一直受着皇恩,有这样的人守在自己的身旁能不放心吗?就这样石三郎调到禁卫军当了小队长,又跟随李世民东征高丽,回来后做了长安城长安县的御侮副尉从八品上的武官。
这些年王大龟家里运气不佳,老婆只给他生了两个女娃,大姑娘名叫水娘已经出嫁。二娘出生后石晋山前来祝贺,看到这姑娘长得水灵灵的十分俊俏,当时就跟王大龟订了娃娃亲,说好石三郎长大后娶二娘为妻,就这样两家成了亲家。王大龟没有儿子,老家的亲戚也没了后人,皇上封赏得三百亩良田在晋阳没人照料,只好请石晋山的两个儿子管理,这样一来两家人亲如骨肉不分你我。石晋山和王大龟早就商量好了,等今年底过大年后二娘也就十六岁了,也该把石三郎和二娘的婚事办了。他们准备再干上几年,年龄也大了,辞职后带着老婆回晋阳老家一享天年。
石三郎带队巡逻完长安城里已经是后半夜,前来接班的另一队巡逻兵出发了,石三郎这才让手下人回衙门休息。
石三郎回到自己房间没有点灯,摸黑铺好被褥脱了衣服躺下就睡,他要抓紧时间睡觉,明天还要陪二娘去西市和东市买布料呢!他早就想好了,这次一定要给二娘做一身上好的衣服,把二娘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那些没有媳妇的后生们羡慕死!一想起漂亮白净的二娘,石三郎就像吃了蜜一样心里美滋滋的。二娘从小和石三郎一起长大,俩人青梅竹马没有分开过,石三郎跟爹学武功的时候,二娘也在一旁练习,久而久之,二娘也学会了一身功夫,她的袖箭和轻功都是上乘。俗话说得好,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二娘十六岁后越来越漂亮,白净的皮肤,胖乎乎地脸蛋,端正的眉眼,笔直的鼻下生得一张樱桃小嘴,脸上总是笑眯眯的;平时穿件短袖上衣,露着丰满的胸脯,再穿上一件打扮得体的长裙,走在长安大街上,谁见了都要多看几眼!现在天冷了,石三郎想给二娘做几件冬衣。一想到这些,石三郎反而不困了,睁大眼睛瞪着屋顶想着年底就要和二娘成亲,就要天天和二娘在一起了,更加兴奋地睡不着了。他在榻上翻腾着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着的,直到有人急匆匆地把他推醒,睁眼一看,天已经大亮了!
石三郎抬头一看叫醒他的不是别人,是自己未来的岳父王大龟!只见王大龟满头大汗地大声说:“三郎,快起来!你爹爹出事了!快跟我走!”
石三郎坐起身来一边揉着眼睛,一边问:“王叔,我爹到底出啥事了?您要带我去哪里呀?”
“去我们县衙门,您爹昨晚值班的时候突然房间起火,他被烧成重伤,快,是你爹让我来叫你的!”王大龟着急地回答。
石三郎顾不上穿上衣,急忙从榻上跳了下来,抓起裤子穿上就走。一边系腰带,一边走,一边奇怪地又问:“我爹昨晚值班怎么房间里会起火呢?还烧成了重伤?难到他喝醉了酒?”
王大龟连忙给他拿起上衣跟着跑了出来,回答说:“我也不清楚,可能是油灯倒了引起了火灾?”说着把上衣扔给石三郎,让石三郎穿好。二人一口气从长安城西面跑到城东,来到万年县的衙门。
石晋山的官衔是仅次于县太令的武官,他的值更室离县太爷的住地不远。县太令是个文人名叫刘冷雪,早就站在值更室门外等候石三郎,他一见石三郎来了,用手指了一下房间小声说:“三郎,快进去吧!你爹快不行了!”
石三郎也顾不上礼节,双手一抱拳,算是给县太令刘冷雪行了礼,他一步跨进了爹的值更室。来到屋里石三郎一看,屋里的家具已经烧成一堆废墟,本来白净的屋里被烟火烧成漆黑一团。一股股呛人的烟灰味直扑脸面。一张快要烧塌的榻上躺着石晋山,只见石晋山浑身上下已经烧成一个炭人。石三郎扑到榻前仔细一看,爹的头发烧成了黑炭,紧闭双眼,呼吸急促。
石三郎见爹爹烧成这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双手握着爹的双手大叫起来:“爹!爹呀!您醒一醒,我是三郎呀!您这是怎么啦?”
摇了一会儿,石晋山睁开双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嘴巴张开又闭上,喘着粗气半天才断断续续地小声说:“案子……报仇……石枕……图……”话没说完,又把一只手放到石三郎手中,塞给他四颗珍珠用尽最后的一点力气又说,“证……据……回家”话没说完,头一歪死了。
石三郎把珍珠放入怀中,放声痛哭,他用手摇着父亲的尸体哭着喊道:“爹!您醒一醒!您醒一醒!”
站在房屋外面的刘冷雪和王大龟听到石三郎的哭声,知道不好,急忙冲了进来,刘冷雪上前摸了摸石晋山的脉搏,摇着头痛苦地说:“他走了!”说完,也哭了起来。
王大龟不相信地上前握着石晋山的手大声叫着:“老哥!老哥哥!您醒一醒!醒一醒呀!您可不能走呀,咱们可是说好的,再干几年,咱们一起回晋阳老家享清福去呢!老哥呀!”说着,也放声痛哭起来。
刘冷雪走到外面找来文散官,让他带人把石晋山的尸体抬走,并大声说:“石校尉是因公值班被火烧死的,一定要厚葬!要买上等的寿材!需要用多少银子,只管用,不能吝啬!听到没有!”
文散官点头称是,急忙指挥衙役们要把石晋山抬走。
这时候,石三郎一下清醒过来,他想:爹到底是怎么烧成这样的?凭爹的武功和多年战场上的经历,不应该呀?再说爹刚才说得那几句话到底是啥意思?这样不明不白的也不查清楚就这样完了?想到这里他急忙大声叫道:“慢着!你们先去买寿材吧!我爹爹刚才说回家,意思是死后把尸首运回老家晋阳安葬!”
县太令刘冷雪听完愣了一下,对石三郎说:“侄子呀,你爹真是这么说的?他烧成这样能开口说话?晋阳城离长安城有上千里的路途,天气又么冷,路上又是冰又是雪的,不好走呀!我看回家可不是一件小事!不如入土为安,就地埋葬了吧!把尸体运到晋阳少说也得走一个多月,你爹不能早rì入土,能安心吗?”
石三郎看了看县太令刘冷雪说:“刘大人,我爹临走前真得是这么说的,我是他的儿子能胡说吗?我爹走了,我一定要尽孝呀!就是有天大的困难,我也要照办!他老人家想回老家,我这个当儿子的能不去办吗?”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