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兴龙吟> 第一百章 龙吟凤哕曳清影(终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章 龙吟凤哕曳清影(终章)(2 / 2)

李玉婕看看床上的张奇,低声的说道:

“他……我们……就这样过一辈子吗?“李冰倩伸手在她额头上轻轻一点,红着脸说道:“你说什么昵?”

李玉婕红着脸,低声的说道:“李昊哥哥说了,咱们高丽国的国运,全在咱们三人身上。幸好,天朝新君似乎很宠爱我们。看起来,高丽国有救了。”

“只要能保住高丽国,我愿意永远侍奉上国新君。”李钰莹说。

李玉婕也低着头,有点害羞的说道:“我也愿意。”

李冰倩点点头,慢慢的说道:“既然如此,咱们就坦然接受吧!”

两位小公主都轻轻的点点头,内心安定了不少。其实,其中的厉害关系,她们都很清楚的。这次李昊将她们献给天朝上国的新君,为的就是乞求不要灭亡高丽国。假如她们不能让张奇满意,那么接下来的祸事,可是有天崩地裂一样的严重。

沉静了一段时间以后,李冰倩轻轻的说道:“你们都去睡吧,我在这里看着。’

两位小公主就听话的去了。

李冰倩站起来,坐在张奇的床边,默默的看着熟睡中的张奇出神。虽然事实就摆放在眼前,她早就反反复复的确认过,眼前的一切,绝对不是做梦。可是,她依然觉得有些荒唐。

眼前的这个男人,真的就是自己一辈子的托付吗?

高丽国既然已经臣服,张奇也没有将这个半岛并入壃土的打算。在济州岛呆了半个月,就带着李冰倩、李钰莹、李玉婕三女,留下五千军队驻守在高丽国,自己带着大队人马起驾回国。

高丽国君亲自送到济州岛的海边,直到汉唐海军离岸,消失在海面上,这才返回,从此之后,高丽国再不敢对天朝有半点欺心,安心当起了仆从国。

张奇回到青岛,又在山东沿海的一处小渔村,特地前去看望着了遇难渔民的家人。

那座渔村的村民得知汉唐新君为了替他们报仇,亲自率军进攻高丽国,并且让高丽国从此臣服,人人激动不已。纷纷跪下,高呼万岁,无不感激泣下。

“从今以后,我要让汉唐国的海船,遍及天下。四海之内,都是咱们的渔场。太阳照耀下的地方,都能得到咱们华夏文明的传播。”张奇忽然兴之所致,高谈阔论了一番。若是放在从前那个时空,这还真是想都不会去想的事。

然而现在他已站在大明时空,成为天下第一人。他所说的话,就是金口玉言。没有人敢置疑他的话,更不会有人取笑他。相反,他说出一番豪言壮语来,却更得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护。

离开山东渔村,张奇的心却并不平静。

因为他的介入,明虽亡,但国未亡。关外野猪皮的野蛮军队没有入关,也不会再有亿万人死于屠刀下的惨祸。

然而,张奇现在占据的只是半壁江山。他的势力从西安到京城,不过数省之地。而南方却热闹非凡,一时出现了几个小朝廷,都自称是正统,闹得不可开交。

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义军,也四处出击,争夺地盘,天下仍未平定!

因此,张奇回京之后,和傅清影在大婚之后,很快又再次御驾亲征,准备一战而平定天下。

大军行至西安以东,追上李自成的残部。忽见前面结阵,有万人以上的精兵,列阵以待。旗号上有李字。很快有斥候来报,这是制将军李岩所部,为了让李自成的主力逃走,在此断后。

张奇点了点头,叹道:“李岩也算是个明白人,只不过还是做了胡涂事。大明的读书人多数是混帐,只有李岩一心为国为民,算是出污泥而不染。既然是他断后,不妨见上一面。”

很快,张奇一骑向前,早有人上前喊话,要李岩出来相见。

而汉唐(居然禁词)军早已四面包抄,十万精兵,将一万大顺军围在当中。李岩和红娘子自知无幸,于是答应了与张奇相见。

张奇迟迟不见李岩出营,暗自诧异,于是率百名亲卫上前。大顺军居然并不阻拦,各自散开。一直走到中军大帐,只听得一阵阵丝竹声传了出来,众人都感奇怪。

希木双手各拿一支火铳,在张奇身前护卫。事实上,至少有百名火枪手,在四周排开,保护张奇万无一失。

张奇走到帐前,笑道:“贤伉俪都在么,何不出来相见。如今天下初定,正是有志之士大展鸿图之时。”他是存了招揽贤才之意,想要李岩为国效力。

两名卫士掀开大帐,却见帐中放着一张桌子,只有一盘花生米,还有一壶酒,两只酒杯。李岩和红娘子相对而坐,正自举杯饮酒。

“这是闹哪样?”张奇大奇之。

却见李岩取出一张黄纸来,微笑道:“这是大顺皇帝的亲笔,写着:‘制将军李岩造反,要自立为帝,大逆不道。着即正法,速速不误。’这不是旁人假传圣旨,就算见了万岁爷,也分辩不出的。”

张奇这才知道,原来历史上,牛金星谗言除掉李岩一事,竟然不假。刚想说点什么,却见李岩斟了一杯酒,笑道:“人生数十年,宛如春梦一场。”

将酒一干而尽,左手拍桌,忽然大声唱起歌来:“……无官方是一身轻,伴君伴虎自古云。归家便是三生幸,鸟尽弓藏走狗烹,子胥功高吴王忌,文种灭吴身首分。可惜了淮阴命,空留下武穆名。大功谁及徐将军?神机妙算刘伯温,算不到:大明天子坐龙廷,文武功臣命归阴。因此上,急回头死里逃生;因此上,急回头死里逃生。君王下旨拿功臣,剑拥兵围,绳缠索绑,肉颤心惊。恨不能,得便处投河跳井;悔不及,起初时诈死埋名。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

张奇听了,一时无语。心里暗恨李自成,这厮实在是立了一个坏的榜样。怪不得历史上,李自成虽然进了京,却最终失了民心,失了天下。可见一个人的心胸,若不能容天下人,自然也不能为天下人所容。

然而,最可恨的是,李自成兵败身死不要紧,却陪上了全天下人的性命,从此沦为异族的奴隶。男的猪狗不如,女的陪睡乞怜,这样的日子,特么的过了三百年!

想到这里,张奇要一统天下的雄心,从未有此刻那样的迫切!

他刚想劝说李岩弃暗投明,却听李岩用筷击碗,似哭非哭地唱道: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管教大小都……”那正是他当年所作的歌谣,流传天下,大助李自成取得民心归顺。只听他唱到那“都”字时,突然无声,身子缓缓俯在桌上,再也不动了。

红娘子和张奇吃了一惊,却见李岩已然气绝。原来他左手暗藏匕首,已一刀刺在自己心窝之中。

红娘子笑道:“好,好!”拔出腰刀,自刎而死。

张奇叹了口气,道:“可惜了,这样的人不为我所用,是我新朝的一大损失。唉,好生厚葬了吧。”

主帅已死,三军无主,走的走,降的降,这一支大顺军自然也就消失了。

张奇率兵继续往前,驱赶李自成的大顺残部。数月之后,李自成在逃亡途中,被一支乡兵所杀。一代枭雄,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汉唐(居然禁词)军继续平推而下,所向无敌。

崇祯皇帝虽然殉国,但明朝的王公大臣们并未就此认命,而是忙着另立新君,要跟汉唐国对抗。奇怪的是,竟同时立了几个皇帝,自称正统,互相争起皇位来。

先是由马士英、史可法等奉明福王朱由崧监国于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年号弘光。朱由崧,明神宗之孙,老福王朱常洵之子。初封德昌王,进封世子。

弘光元年(1645)闰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朱聿键,朱元璋九世孙,端王朱硕熿之孙。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弘光元年与隆武元年为同一年)。

隆武元年(1645)闰六月二十八日,在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故明官吏缙绅的扶持下,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朱以海,朱元璋十世孙,鲁王朱寿镛第五子。鲁王政权建立后,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拥有浙中义师及原明总兵方国安、王之仁部,且凭借钱塘江天险,曾汇兵合攻杭州。但其政权腐败,热衷于与隆武朝争夺皇统,势同水火。

这些小朝廷有个特点,就是擅于争权夺利,却不善武事。武将各自镇守一方,俨然土皇帝,不听号令,其实就是军阀割据,对这些小朝廷只是虚与委蛇,其实都在扩大自己的势力。

张奇自然深知这些明朝遗老遗少们的德行,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别看这些小朝廷都聚集大批文人墨客,看上去牛皮哄哄,其实外强中干,汉唐(居然禁词)军平推过去,一个小指头就能把那张牛皮戳个窟窿。

果然,数月之间,这些小朝廷纷纷降的降,逃的逃,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下子扫得干干净净。

如今天下已经基本上平定下来,一些南下逃难的百姓,在得知北方平定之后,业已开始在各地官府的引导下,逐步的返回北方,利用这个冬季,做好开春之后复耕农田的准备。

大批散布在各地的流贼以及兵匪,在各地汉唐(居然禁词)军的打击之下,要么灰飞烟灭,要么缴械投降,接受安置,虽然短时间之内还不能彻底解决这些事情,但是张奇也相信,在随后一年之中,基本上可以将这种混乱结束。

老百姓的恢复能力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提供可供他们生存的土地,他们便会焕发出巨大的热情,投入到恢复生产之中,再加上兵祸连连,以至于许多地方的人口都出现了大减,还有汉唐(居然禁词)军几乎将那些大明的权贵以及勋戚皇亲国戚们连根拔起,原本被这些特权阶层大量侵占的土地,被汉唐国收回,所以安置流民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大量的土地,被汉唐国各地官府,以赏功的名义,分发给了有功将士,让其家人耕种,同时大批土地以或租或售的方式,限量分配给无地的民众,即便是民众无钱购买或者租种土地,汉唐国户部也下文,令各地官府可以用贷款的方式,将土地卖给民众,将土地分派给民众,这样的话土地便可以回到普通百姓手中,但是以贷款卖土地的民众,则需要付出相对较低的利息,同时未来几年间,拿到土地的百姓,还要分批偿还贷款,让汉唐国今后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里,不断的收回大量的资金本金还有额外的利息,在汉唐国最初三十年之内,通过土地买卖,可以有一个相当稳定了收入,远比单靠财政收入要多的多,这也为汉唐国最初发展的几十年时间,奠定了基础。

张奇下旨,取消了土地特权,以摊丁入亩以及一条鞭法的形式,取消了所有阶层有关土地的特权,不管是谁,哪怕是今后的大中皇族,只要占据农田,便也需要按照税制,向官府缴纳田赋。

另外张奇在和诸臣商议之后,为了避免以后还出现大量的土地兼并的情况,还力排众议,下旨推出了一个新法,那就是限制土地兼并,避免出现超大的地主阶层,将土地拥有量分成了几个等级,凡是拥有土地五百亩之内的人家,可按照正常的税赋缴纳田赋,五百亩以上到一千亩土地的人家,要额外缴纳一笔税赋,但是超过一千亩土地的人家,便要缴纳更重的税赋。

如此一来,经过计算之后,拥有五百亩以内的田地的人家,一年劳作下来,刨去雇请帮工以及种子投入等支出之后,可以有相当不错的盈余。

如此一来,以后假如有人想要占更多的耕地的话,就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土地越多,相反收入可能越低,甚至于达到入不敷出的境地,这么一来,今后便不会再有人想方设法的去圈占土地了。

一部汉唐律业已呈交到了张奇手中,张奇仔细观看了一番之后,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虽然这部汉唐律,比起之前的大明律更加详细实用了一些,但是远没有后世的法律详细,而且没有刑法和民法之分,但是在这个时代,仓促之间,要效仿后世颁布一系列的法典,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考虑到许多事情是要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推行的,张奇还是在年前的时候,朱批了这部汉唐律,下旨开始印刷刊行,年后下发各部以及地方官府给官员们熟悉并且提出意见进行最后修改,并且决定在年后三月间正式启用,弃用之前使用的大明律。

而且张奇还下旨,将这本汉唐律发放各地之后,令人抄写成布告,择地张贴出来,对全部民众进行公示,派人每日进行宣讲,让民众在推行此法之前,也初步了解此律,并以此来规范个人行为,省的到时候推行起来,很多人不知道。

另外,治国就是治吏,张奇深深知道,明代官吏们为了生活,便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想办法敛财,于是地方官便花样百出的推出了各种潜规则,比如说臭名昭著的折色银,淋尖踢斛等手段便纷纷出现,让老百姓对此是深恶痛绝。

当初朱元璋也痛恨贪官污吏,对贪官采取了极其严苛的手段进行惩罚,甚至于剥皮实草,可是贪官却怎么都杀不绝,割韭菜一般的割一茬又一茬,贪官们也前赴后继,继续干!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基层官吏可以通过各种实权敛财,高级官员自然也不甘示弱,处处伸手,到了明末崇祯年间,锦衣卫和东厂的权力被削弱之后,官员们敛财更是肆无忌惮了起来,朝廷开始的时候也不是拨不出粮饷,可是户部拨发下去的粮饷,经过官吏和军将们的层层盘剥之后,到当兵的手中,已经所剩无几了,这也是明军战斗力不强,另外还有大批明军干脆直接造反的原因之一。

汉唐国既然新立,这方面的事情,便不能再重蹈大明的覆辙了,所以张奇虽然手头不宽裕,可是对于官吏和兵将们们的俸禄,却绝不吝啬,各级官员所定薪俸都相当高,而且减少官员之间的等级差距,让官吏们凭借着所领的薪俸,便足以养家糊口,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

对于小商小贩,张奇特别下旨,尽可能的给予保护,凡是他每下一城之后,他都要鼓励商贩立即恢复经营,并且还尽量的给予一些扶植,让商业和手工业恢复的快一些。

而这个时代决不能小看这些小商小贩的能力,他们之中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抓住机会,迅速的捞到第一桶金壮大起来,这些人的能力不容小觑,他们可以加大各地的物资的流转,并且通过他们的经营,将手工业也同时带动起来,将一些社会上的闲散劳力给吸纳掉,除了可以让汉唐国收取税金之外,隐性的收获更大,那就是可以尽快的使一些失去土地的闲散人员,找到吃饭的门路,彻底的安稳下来。

而且张奇从最初发展起来的时候,便很注意土地的政策,一方面他通过抄没达官贵人以及皇亲国戚的土地,来将这些社会的蛀虫社会的身体上除掉,使得土地可以回转到普通百姓手中,这样除了获取了民心之外,还安置了大量失地的农民,使之回到了土地上,重新固定下来,控制住了他们的流动性,恢复了社会安定,同时也使得各地遭受天灾战祸而受到重创的农业经济可以得以快速的恢复,因为战祸而撂荒的土地迅速的被复耕,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充足的粮食供应。

至于去年末汉唐(居然禁词)军控制的浙江北部,自不用说了,那里本来就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遭受战祸也相对于河南、湖广、南直隶以及北方诸省都要少的多,再加上汉唐(居然禁词)军攻占浙江北部的时候,官军没有做坚决抵抗,使得战祸对于这一带的破坏被压到了最低的程度,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恢复,只要当地百姓正常的生产,就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

平定南方之后,张奇御驾返回西安。各部诸臣提前得知了张奇奏凯回师的消息,文武百官汇聚在了西安城北的码头,隆重的将张奇迎入到了西安城之中。

随着这一次平定天下战事的落幕,张奇的声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不但一举将建奴消灭,同时又扫灭各地流寇,很快就平定天下,如此丰功伟绩,虽然不敢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也彪炳于世了。

张奇返回西安城的时候,文武百官在码头上列队相迎,西安城中有数万百姓们和士绅商贾们,也都闻讯纷纷赶到了西安城北一带,在大道两旁箪食壶浆夹道欢迎。

希木率领数百近卫,在前开路,在万民的欢呼声中,昂首阔步走进西安城。

无数百姓在看到张奇骑着骏马出现在亲卫后面的时候,呼啦啦的跪在了地上,纷纷开始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奇在马背上,看着如潮水一般万众狂欢的场面,也是热血沸腾,想了想,向大众挥了挥手,说道:“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在渴望一个太平盛世。而我在这里宣布,我要给你们的,不仅仅是天下太平,我还要让天下人都活得有尊严,因为公平和正义,比太阳更有光辉!”

“万岁!万岁!万万岁!”人群更加激动了,欢呼声震撼天地。

张奇不断向人群挥手,直到手臂都酸麻了,但人们的热情仍然持续不退,整个西安城变成欢乐的海洋。

忽然嘀的一声,在张奇脑海中响起,却是时空精灵醒过来了,说道:“拯救华夏文明的任务完成。宿主将获得每年返回原时空的机会一次。另外,你也将获得自由,因为,我要走了。”

时空精灵说到这里,语气中竟有一些悲伤。

张奇听到时空精灵要走,也有一点感伤,毕竟她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也不少。自己获得自由的喜悦,竟然不能抵消与时空精灵告别时的伤感!

时空精灵微笑着招手,眼里却流出了眼泪,脸上却带着淡淡地微笑,说道:“我的朋友,永别了,心中虽有万言千语,也不能表达我的情感。临别时,只想和你唱同一道歌,希望你永远记得我……”

说着,时空精灵幻化为一朵彩云,向远处的天空飘去,而一首深情质朴的歌声,也轻轻响起: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

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虽不曾看见长江美

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虽不曾听见黄河壮

澎湃汹涌在梦里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全文完)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