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温馨春节(一)
自从上次正华鞋厂回来后,蒋婧便发觉越来越看不懂吴官这一家了。
歌厅说转就转,贴了转让的告示没人来问也不着急,等有人来问了,也是随便的谈了下就决定转了。
她可是不经意间听过转让的价格,仅仅五万块!这还带着歌厅一年多的房租。
已经呆了几天的蒋婧可是知道这歌厅一年的房租就已经要两万了,加上歌厅内的设备以及装修,若是留一留的话,可能七八万都有人会要的。
为了省事就少了两三万的钱?
而且想起老板的儿子吴官带着自己去谈转让别人家的鞋厂时那幅成熟老道的样子,一开口就是二十万,这完全就不像是一个只有十五六岁年纪的学生可以做的出来的事。
当她拿着一千块钱,外加许许多多小零食回到村子里时,家人看着她的眼神都有些变了,直夸她遇到了贵人,这才去县城上班一个多星期,就拿到了1000块钱的工资,而且来年可能工资也有七八百一个月,做父母的就更加高兴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他们家里的老两口下地干干活,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只有五六千块钱,为了自己两个孩子上学都要省吃俭用的,没想到自己的女儿一个月的工资就能有七八百,这一年加起来岂不是比自己老两口加起来还要多了?
其实吴官对蒋婧说的工资原本应该是1000元的,不过那得等到把正华鞋厂转来以后,蒋婧说的还有着一些保留。而在那之前,她的工作竟然是多看书。
想着当时吴官给她买的一包工商管理类的书籍,然后说着她的工作是看懂这些书籍时,蒋婧心里就有些酸楚。
在家里,因为没钱,所以读了高一就不能再读书了,而自己去打工,工作竟然就是读书。那一刻,她多少是有些不敢相信的。
“婧姐,我总感觉看到你的时候特别投缘,所以我偷偷告诉你,我想自己创业,又没成年,而且还得要读书,所以只能麻烦你到时候帮我了。不过,反正厂都还没转下来,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的学习怎么样管理,不然亏的血本无归以后我就只能靠每天的零花钱过生活了。”
坐在火炉边上,一边用针线挑着鞋垫,一边回忆起当初吴官从正华鞋厂回来时说的话,蒋婧脸上不禁挂着一丝笑意。
吴官的老家在桐君一个较为僻壤的农村里面,村子不大,甚至连村落里的水泥路都还没有通上,村子里的房子也显得较为古朴,甚至于出村的车子每天也仅有两三个班次,还都是只能坐上七八个人的小面包。
不过,在村口,也有着几栋看起来较为光鲜的小洋房,大多都是村子里的有钱人家的房子,其中就有一栋是属于吴官家里的。
每到过年的时候,村子里就会显得比平日里热闹许多。
多数在外得打工的,或者做生意的,这个时候都会赶回来,村口不免的也会多上许多的小车,里面也不乏一些在当时看来十分高档的车子,引来乡亲们的羡慕声。
这个时候,**悠闲的坐在自家的大门前,打着哈切,任由阳光透过门口的银杏树树枝洒在自己的身上,而一旁的官苏英则是拿着扫帚,将落入到自家院子里的银杏叶子扫在一旁,然后奚落着依旧在偷懒的吴官。
这颗银杏已经有些年头,吴官依稀还能记得自己小的时候,跟着几个童年的伙伴,趁着银杏叶子长成的时候,摘下来,然后卖给收叶子的一人,一斤能够卖个一二毛钱,那时候的这笔钱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了不起的大数目了,一个人至少也能买一根香蕉棒冰,然后美美的吃上许久。
不过,现在让他再上这棵树,他可就没这个胆子了,银杏树依旧和他幼时一般,十几米的高度,并没有变高,而改变的,只是心态罢了。
“老吴儿子,都长这么大了,哎哟,比我们都高了。”
村里的村民经过时,大多都会对着吴官亲热的打上个招呼,然后发出一些邀请,或吃饭,或坐坐,多是出自真心,吴官也会很礼貌的叫上声叔叔伯伯之类的,然后婉言拒绝。
若是看到对方的身边有带着小孩,吴官也会让他们稍等一下,然后回到房子里面,拿出一些糖果之类的小零食,分给他们,然后换来几句谢谢。
但的他们大多也不会白拿这些吃食,过不了一会,这些村民们会回到这里,手上也都会拿着许许多多自家能够拿的出手东西。
自家腌制的腊肉,新鲜的盐卤豆腐,甚至于一些刚刚做出来的米糖,至少都不会空手过来,充满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
或许这也是老一辈的人宁可住在这些穷乡僻壤,也不愿意呆在城市里的原因吧?
“吴官哥哥,你教我打弹珠吧?”
偶尔也会有一些小屁孩认出吴官,然后屁颠屁颠的站在吴官的身边,拿出袋子里一颗颗玻璃珠子,一脸期待着。
在他们的眼里,一直住在城里的吴官哥哥可是一个能人,打弹珠、扇洋片、弹皮筋样样精通,甚至于连放擦擦炮都能玩出各种花样来。
擦擦炮其实就是很普通的鞭炮,就像火柴一样,在鞭炮的盒子旁一擦,引燃后就丢出去,然后发出爆炸的响声。
这个时候,经常会有小娃娃拿着几毛钱,跑到村子里唯一的小店,买上几盒擦擦炮,和小伙伴们到田间去放上几个,不时的传来“啪啪”声,引起一阵欢笑,使得整个村子添了不少生气。
这种鞭炮几乎贯穿了吴官整个童年的春节,甚至于后来上了高中到了春节时,依旧会买上几盒放着玩玩。
吴官还记得,当初村子里一颗大树下面有一个近1米大小的马蜂窝,村子里的人说要将它给捅掉,那时候的他琢磨着鞭炮威力这么大,就想去炸了它。
于是乎……那几天吴官一个春节都躲在家里,一直等到身上的红肿消了还不忘去那个马蜂窝的地方看看,然后对着马蜂窝的“尸体”炸上几下,以解心头只恨。
不过,后来也许是因为这种鞭炮太过危险,市面上已经极少能看到这种鞭炮,也只有农村里的小店依旧能够看到,但玩起来时,已经没有当初的趣味。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