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无限之行尸进化> 第七十三章 论孝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三章 论孝道(1 / 2)

“学生拜见刘大人。”李若秋没有跪拜,只是躬身,执弟子礼,这也是常用的一种方式,刘明退了下来,此刻行大礼却是有些不妥。

刘明是京都内阁侍读,虽不是一方大员,但这为官多年的书卷气度异常的令人注目。

刘明坐在椅子上,听到下人的传话,倒是没有将李李若秋晒在一旁,他的书房的确却一个童子,虽然只是抄书,但一般的学子他也懒得用。

“学生孟浪,方才听同学所言,大人需要一个抄书童子,学生此次前来,正是为了此事。”李若秋没有战战兢兢,畏手畏脚,心中思索了片刻,终究开口说道。

刘明瞧着眼前不卑不亢的少年,虽然身着素衣,但内敛的气质令人眼前一亮,刘明为官多年,见了如此子弟,心中倒是有了几分欣喜。

“老夫辞官已有两年,不再是什么大人,你这学生倒是大胆,却不知何人指点你来。”刘明记忆力不错,看着少年的脸庞,倒是想起这少年不正是作诗的学生?

“是学院的王鹏,同窗之友。”

听到李若秋的回答,刘明此时沉默不语,书房倒是真缺了一个童子,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前来应聘的居然是李若秋。

“你是何家子弟?我这院子虽然只是寻常百姓家,但是,这来历却要打探的清白。”

“学生李林,家父李咏先。”李若秋简短的答了道。

这时,一旁身着黑袍的老者在刘明耳边低声述说起来。

“原来如此,虽然不是士林之家,也并非富贵朱门,却是有一个秀才的老爹。”刘明素来对读书人青睐,仔细想了,对李若秋开口。

“八月的童试对你弥足珍贵,时日无多,何不刻苦拼搏一把,如何寻上我的门来。”刘明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却有意无意的打量着眼前的少年。

“老先生,家中老母奔波劳碌,夜半耕织,只为给我攒些盘缠,只是前日滋生一些变故,如今家中颇为艰难,只为能赚些钱财,为老母分担。”

果然,听到李若秋的回答,刘明的脸面沉了下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已经深深的烙在了读书人的心里。就连站在一旁听候差遣的老人都皱起了眉头。

“慈母殚精竭虑数年苦苦期盼,你怎忍心为了这区区财物而荒废学业,如此便是精诚孝道?”刘老先生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缕失望的神色。

“我这里的确缺了一个书童,你既然有此心,便允了你,但是,你这书生却不识孝道。”说着,老先生又是叹息。

面前的李林脸上闪过一丝挣扎,只不过一瞬,随后便释然。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样父母,此庶人之孝。学生自不敢称赞,却脱离不了这庶人身份,甘愿以养父母。”

“用天之道?谨身节用?”

“愚蠢。”

刘明的脸上闪过一丝怒色,挥袖间,呵斥的声音顿时大了起来。当话语说罢,刘明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失态,心情自是更加恶劣,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好言好语。

“先生,圣人云,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而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理。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李若秋心中一凛,知道自己的观念已经严重的与刘明发生冲突,当下心机一动,说出了《孝经》当中的一段经文。

此番话说罢,刘明面色一变,不禁低声的重复着李若秋先前的话语,缓缓的陷入了沉思当中。也不怨刘明沉思,他自诩熟读经书文献,但是李若秋说出的这么一段话,他思来想去,却是没有想到是哪位圣人的名言。

“圣人之言,震人肺腑呐。”刘明摇了摇头,随后将目光放在了李若秋的身上,少年的一番话,倒是令他有些惊异。

“圣人之言,不知你以为如何?”以刘明的学识,自然懂得其中的道理,只是他很难想象李若秋居然能想的通透,顿时不禁有了想要考问一番的心思。

李若秋略微的躬身,淡淡的垂下目光。

“顺应天道,泽恩万民,此乃治国之道。然,也是治官之道。”

“噢?”刘明目光一眯,不禁坐直了身子,倒是有了洗耳恭听的模样。一旁的老者看着刘明的动作,顿时对眼前的少年刮目相看,大人的此种神情,自从告老还乡后就没有再出现过。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