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心中一惊,后背瞬间被冷汗打湿,强忍着让自己脸色如常,心头暗叫一声:好一招连环计,看来能当上集团军长,果然不是酒囊饭袋。
他现在已经可以肯定林忠义就在九营镇中,而且分走山路的那两个师团必然是打算绕前,对同盟团部队想成包围之势。
确实可以想象得到,若是突击处的战士去九营镇中打探地形,而恰好被埋伏在镇中的林忠义一网打尽,到时候自己十有八九会认为林忠义分兵只是故布疑阵,就是为了剿杀一些同盟团战士泄愤,而林忠义自己也会表现出泄愤的快感而让赵明更加肯定他只是为了泄愤而选择分兵。
如果那时候自己心中放松警惕,恐怕会选择继续骚扰打击,也就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林忠义的圈套当中。
赵明心中庆幸,幸好自己足够警惕,又没有因为林忠义变现出来的窝囊而轻视一分。其实这个计策不难看透,但是如果赵明心中哪怕有一丝轻视之心,十有八九就会陷入圈套。
林忠义倒也敢冒险,他如今隐身九营镇,为了防止被看穿,留守那里的人肯定不会太多,假如现在这里的同盟团战士有一万人,就完全可以将计就计的攻入九营镇,击杀他,到时候什么围剿都不攻自破了。
现在赵明就是这样,恨不得有一万同盟战士在这,不过这区区两千人马还是算了,上去硬碰硬的话就太不值当了。
“团长,你到底同不同意,发个话,我好跟兄弟们出发。”陈志高看赵明一直在沉思当中,忍不住催道。
“派几个斥候在九营镇外面打探,千万不要靠近镇子一里之内,我怀疑林忠义就在镇中等着我们自投罗网。”赵明说完,脚踩马镫,提起插在地上的怯虎,大声命令道:
“马上出发,急行军,注意川路两旁有没有村庄。”
赵明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乡下孩子都不会上幼儿园的,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村子里面的大孩子上树掏蛋下河摸鱼,看到老鼠洞的时候就会想去捉老鼠。
这老鼠如何去捉,当时村子里的孩子都知道,为了逃生,老鼠洞一般都有两个出口。只要找到这两个出口,在其中一个洞口烧着柴火,烟自然会沿着洞口往里钻,这时候在另外一个洞口准备好布袋,受不了烟熏的老鼠自然会一头钻进布袋中。
如今敌军走的山道就好比是老鼠洞,不知道里面的具体情况,而且敌人也不用你去逼着他往外走,他自己就会出来,所以只要找到你一个洞口,到时候在看具体情况是打还是跑。
现在的关键就是找到下一个洞口,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去四处打听,万一拖延时间,可能会被包围住,只能是碰碰运气,看看川路两边的村庄中有没有人知道。
截获了近一千五百匹战马,突击战士的机动性上了好几个档次,虽然不是人手一匹战马,但是短距离共骑不是问题。
敌军绕道而走的山路,很可能是条近路,但是想来也不会快得过骑马而行的同盟团士兵。
骑马奔行了两个多时辰,天已正午,日头高高的挂在正中央,身上的衣服已经穿不住了。赵明也脱下上衣,撒开胸口的衣襟,血莲花随着气血的上涌越发显得妖艳,胸口的汗珠子被血莲花瓣映衬的像是血色露珠一样,在配上赵明俊逸的面容,不像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反而像是行走江湖的浪荡子弟。
突击战士一脸艳羡的看着赵明胸口的血莲花,似乎觉得这才是真男人应该的样子,看来个人崇拜已经在同盟团中开始冒头了。
土路在太阳烘烤之下,泛着热浪,让看向地面的视线也变得晃动了起来。热浪浮动之下,前面半山腰出现了一个庄子,距离大道不是很远。
“你们在路上等着,我上去打听情况。”赵明说完,快马加鞭的往山上庄子而去。
这个村庄不是很大,几十户人家左右的样子,青瓦土坯房,村子前面的平坦处是个打谷场,堆着一摞摞的人字形麦秆,打谷场边上还有几个石碾,是个典型的西北小村庄。
真是晌午时分,场里有十好几个老少爷们端着陶瓷碗,蹲在埂子上边吃边聊闲天。
赵明将战马拴在边上的一颗上了年份的榆钱树上,朝着他们走了过去。
“各位大叔大爷,正吃饭那,哎,还是臊子面。”赵明依然是先客套着拉近距离。
“这个小娃是不是赶路错过了吃饭的地方,既然到了我们庄子,那就不要客气了,先吃一碗热乎乎的臊子面。”一位五十左右的村夫一边说着,一边还大发他身边的一个二十左右的小伙子去家里面端饭。
连着吃了几天的肉末,赵明也有点受不了了,看来天生就不是吃肉的命。现在能够蹭一碗臊子面,赵明也是窃喜不已。
“这位大爷一看就是位义薄云天之人,堪比古之孟尝,实乃我凉州第一等的人物。”赵明拍马说道。
“你这小娃好一张利嘴,我就送你一碗臊子面,就成了孟尝,要是再给你喝碗茶,那成什么了?”农夫和边上的庄户人都齐声笑道。
“我说大爷您像孟尝,那是因为您身上有孟尝君的那种豪气,可并不是因为给了我一碗饭,我活这么大这双眼睛可从来没有看错过人。”赵明一本正经的说道。
旁边的老少爷们都被赵明的话逗乐了,看着赵明的眼神中都带着一些喜欢了,赵明当下也跟着他们一起聊起了天。
“张大爷,你可知道我们张家庄附近哪里有小路通往九营镇?”赵明终于问道。
“赵小娃,你问这个干什么,我们去九营镇从来都是走的川路,不曾有什么小路。”张大爷说道,这个庄子叫张家庄,里面全是张家人,这也是西北村庄普遍的现象,像这样的庄子往上追几代都是一个先人,这些村庄刚开始大多都是一些逃难的兄弟落脚之后,娶妻生子一代代繁衍生息,最后就形成了这样的同姓村庄。
“我有个哥哥,在九营镇时走散了,我一路骑马追过来都没有看到他的人影,我在想是不是九营镇附近有什么小路,不然这么长时间我不可能撵不上他。”赵明皱眉说道,表情完全看不出是在撒谎,想来也是得益于红楼演戏。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三四十年前我十几岁大的时候,去九营镇确实走的不是川路,而是另外一条山路,印象中那条路比走川路近的多,只是有一段路要从山沟子里面过,凶险的很,后来慢慢的就没有人走了,也可能你哥哥是走的那条道。”张大爷眉头一展,肯定的说道。
“太好了,张大爷能不能带我去走一趟。”赵明赶紧说道。
“那条道如今还不知道能不能走,想来应该是可以走的,我记性当中那条山路主要是在沟里走的,应该不会被草木掩盖,里面没有岔路,我只能把你带到小道上,里面的路太难走了,你张大爷我要是年轻个一二十岁兴许还能走一走,现在怕是不行了。”张大爷一脸迟暮的说道,看起来也是个恨老之人。
“那先谢谢张大爷了,我家里还跟来了一些人,等会我们一起走。”赵明说完就下山去招呼部队。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