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连雅博后,杨达便拿一张宣纸,运气提笔,准备写上一幅作品。
他想了一会,决定写宋徽宗的“瘦金书”。
南洋儒者的功力让他大为敬佩。宋徽宗的“瘦金书”要习得形似,普通人没有数年的苦练是不可能达到的。如要神似,就更难了,资质差者无论花多少时间也不可能掌握。
正所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书法中以神似为上,要习得神似,需要一定的悟性和毅力。
而一位南洋的儒者竟然在书法的起源地——中国本土击败连雅博和许强两大书法高手,其实力不俗。而令杨达这个有文气相助的超级高手也相形见拙,就更不简单了。
杨达不敢大意,知道遇到了硬骨头,必须勤加练习才能使自己的书法水平有所提高。
所以,这次提交给全国青年书法大赛的作品,必选“瘦金书”书体,达到以赛代练的目的。
杨达运转文气,只觉得得幻海中马上出现了“瘦金书”字体的模板。身体在文气的驱动下,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他瞬间觉得自己成为一个“瘦金书”的高手,举手投足之间都是这种书法的笔画意念。“瘦金书”的精髓已深深地融入到他的脑海中,随时可以写出模板一样标准的字体来。
他抡起毛笔,手腕随着体内文气的指挥,一挥而就,写出了一行铁画银钩来。很快,一句铿锵有力的“瘦金书”诗词便跃然纸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他是希望自己的书法功力能更上一层楼。
看着自己写的书法,杨达皱了皱眉头。
字体的外形与和范本字帖的一模一样了,但他总觉得在神韵方面还是有多少欠缺。
他又鼓动文气,一口气写了十多次,依然是存在这个问题。正是形似有余,神似不足。
这种情况和那位南洋书法家说的一样,就是形似而神不似。究其原因,还是缺少作者——宋徽宗的那种境界。
杨达十分苦闷,对这种情况百思不得其解。
他幻海内的书籍数以万计,里面竟然无一本可以用上以体会到宋徽宗的思想境界。
杨达体内积累了一腔的闷气,憋屈在胸口无处发泄,不由得抓狂起来。
他抓着头发左右摇晃,像吃了摇头的药丸一样。摇得兴起处,感觉了体内的文气越积越多,快要喷薄而出。
杨达情不自禁地将气输送到手掌上,“呔”地大叫一声,向那幅字发出了一道文气。
只见一道白气由掌心射出,打出自己写的那些字上。
白气很粗,比以前他由手指射出的粗十倍以上。如果说之前的有小指大的话,那现在的就有碗口般大小。
之前的文气尚可击穿石头,这股文气想必可以击碎大石。
杨达发出的这股文气,就是想将这张写得不完美的字法击成齑粉,方能解他心中的郁闷。
人就是这样,总要破坏一些东西,方能解心头之恨。仿佛东西破碎了,郁闷就像这东西一样四分五裂,心结就随之解开了一样。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