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来到了书协大楼,杨达扔下一张百元大钞,说了声不用找了,便匆匆下车向大楼走去。
当他踏进单位大门时,一眼便看到前台小宁正一脸笑容地看着他,充满了期待。
那表情,就仿佛一个小朋友见到远游回来的父母,要张开双手拿礼物似的。
杨达心中一沉,心想糟了,上次还欠这妮子一只雪糕呢。这次去珠洋市参观学习回来,竟然忘记了带手信,肯定又让她失望了。
“Hi,小宁,好久不见啦。噢,我去珠洋市回来,买了手信给你呢。”杨达先发制人,抢先哄小美女道。
“真的?太好了,我看杨秘就是好人,人又帅,又有爱心。”小宁一听到有手信,开心得见牙不见眼的,满口甜言蜜语恭维得杨达都不好意思了。
“不过,我这次来得匆忙,忘在家里了。明天给你带来。”杨达嘴上应付着,心想回去再去超市买一些大澳的手信吧。
大澳的杏仁饼可是驰名中外的,超市里都有得卖。杨达打算去买上十几包,各种口味都来一款,应该可以蒙混过关。
“好啊,谢谢杨秘。”尽管没能立即收到手信,但小宁还是很高兴地向杨达致谢。
“给,这是你的信,是全国青年书法家研究会寄来的。”说着,小宁递给了杨达一封信。
“好的,谢谢。”杨达拿着信封,飞一般地回到了办公室。
“这个应该是我上次参加书法大赛的成绩吧,想不到这么快就有结果了。”杨达心里嘀咕道。
果然,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是一封盖着全国青年书法家研究会印章的通知。
通知上说,他那幅“瘦金书”获得了全国青年书法家大赛的一等奖,向他表示祝贺。
通知上最重要的一点内容,是这次大赛将在京城的国家文化展览馆举办一次隆重的获奖作品展,特地邀请杨达前往出席开幕式,并接受颁奖。
“哼,如果我都不能获一等奖,那可真是没天理了。出不出席颁奖仪式,还得看我的日程安排吧。”这个奖项对杨达来说,丝毫提不起半点兴奋。因为以他的水平,拿这种奖项,已如探囊取物一般,手到拿来。
他正想把通知扔到一边,但眼角扫到了纸下角时,有几个与众不同的字眼吸引了他的注意,让他停了下来。
拿起通知仔细一看,原来下面是这次大赛的获奖名单:
一等奖一名,当然是写着杨达的大名,旁边还有单位。
二等奖二名,其中一个名字叫黄帆,旁边的单位写着:南洋书法家协会。
正是“南洋书法家协会”这几个字眼,吸引了杨达的注意。
“南洋书法家协会?这不正是那个南洋儒者黄奇龙的单位吗。黄帆,黄奇龙,这两人都姓黄,会不会是两父子啊?”杨达觉得有趣,开始研究起这两人的关系来。
“黄帆能参赛,说明他是个青年。黄奇龙看样子也有五十多岁了,他的儿子也应该长成青年了。黄帆可以拿二等奖,必有高人指点。正所谓虎父无犬子,黄奇龙书法了得,其儿子也应该不弱。”经过一轮分析,杨达已经初步认定这个黄帆应该是黄奇龙的儿子。
即使不是儿子,也和黄奇龙有着莫大的关联。通过他,一定可以找到黄奇龙。
于是,杨达拿起了电话,拨通了全国青年书法家研究会秘书处的电话。
“你好,是全国青年书法家研究会的电话吗?”杨达问道。
“是的,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吗?”电话里传过来一把温柔而略带嗲气的女声,听得人心里发软。
听声音,对方应该是个美女。即使不是美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毕竟,声音和美貌还是有一定关联的。
“哦,是这样的。我叫杨达,刚才收到通知说我获得了一等奖,特地打过来核实一下。”杨达亮出了身份,心想用“一等奖”的头衔会容易沟通一点。
“哦,原来是杨先生啊,我正想打电话通知你呢。没错,你的作品的确是获得了一等奖。恭喜你。”温柔的女声中洋溢着开心和些许的兴奋。
“谢谢!多谢贵会的错爱,给予我这个荣誉。另外,我还想打听个事。我在这个获奖名单上看到有个二等奖叫黄帆的,可以给这个人的联系方式我吗?”杨达打铁趁热,趁着套近乎,向对方索取黄帆的联系方式。
“呃,这个,比较难办啊。按规定我们不能随便泄漏参赛人员的个人资料的,很抱歉。”女声很婉转地拒绝了杨达的请求。
“事情是这样的。我是G市书法家协会的副秘书长,之前黄帆代表他们南洋书法家协会来过我市交流。可是我不小心弄丢了他的联系方式,所以特地打给你们,看能不能帮忙查到。”杨达为达目的,不惜编了个同行交流的大话。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