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弘正很是纠结。
他老爹张柔有十一个儿子,张弘范和张弘正都不是正妻所生,在诸子中地位低下。
张弘范还好说,自幼拜在北地大儒郝经的门下,既通经史又能作诗,家学渊源又善骑shè,文武双全。
老师郝经曾从学赵复,研习程朱之学。蒙哥汗三年(1253)初,应召对忽必列言治国安民之道,深得赏识,留在王府。九年,随忽必烈攻鄂州,建议与贾似道议和,北返争取汗位。郝经反对“华夷之辨”,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一统,他提出用中国传统的方式治理中国的就可以做中国的皇帝”这样一种政治理论来为蒙古政权的迅速汉化作舆论。忽必烈也是因为接受郝经这一干大儒的影响和建议才立国号为元建元称帝混一宇内。
因为父亲和老师的关系张弘范得了忽必烈赏识,领益都淄莱万户,蒙古汉军都元帅,授尚方宝剑征伐残宋。荣宠威风,一时无两。
张弘正就只不过是哥哥帐下先锋而已。
打仗须得当先,功劳尽归于上,侥幸活捉了宋相文天祥,转眼间又被人劫了回去,连自己也被俘了。
被俘以后,张弘正也没有太在意,当rì,崖山兵败,自己为兄长断后。力战阻敌,掩护哥哥先撤,自己身陷“虎口”。
原以为,九哥回了cháo阳会整顿兵马发兵来救自己。
结果,等了一个多月,毫无动静。
又被常昆这个二五仔泄漏了身份,只得归降了这些来历不明的“铁船短毛”,以待来rì。
常昆也是郁闷,想自己大周柴氏后裔凤子龙孙,隐姓埋名效力蒙元也就罢了,如今,居然还要替这些来路不明的海外蛮夷所驱策。
当初,罗石出言招降常昆,常昆也来得及提自己复国的事情就答应了,也是恼人。
被范例领着参观铁船,自己为在铁船上的所见所闻所慑服,竟然连范例姓名都没有问。
事后,罗石让范例陪同二人到餐厅用餐,招待了这二人一顿。
张弘正还好,自幼生长于北地豪门吃过见过,也没有什么惊异;
常昆就有些丢人现眼。
也不过是船上乘客们平常吃的自助餐,把常昆吃得差点连舌头一起吞了。
罗石也不过随意吩咐范例“到饭时了。你去请他们两位去餐厅就餐吧。”
在罗石看来,常昆和张弘正甚至那两个营的俘虏兵,都算不得什么太重要的事情。
收编俘虏兵,不过是废物利用而已。
让范例带他们去吃饭,不过是习惯xìng的那么一说一让。
能登上亚荣号的,都是客人,家里来了客人,赶上吃饭,总要让一让的。
范例也没有多想,就带着这两个人去了餐厅。
餐厅正在开饭,吃饭的人正多,也没有人特地来招呼范例几个。
范例平时在船上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所以,看到他带人来吃饭,厨师长谢悠善和餐厅服务员们也没有什么特殊招待。
于是,范例用不锈钢餐盘打了两份饭,在餐厅找了张桌子,请二人吃了一顿。
张弘正还好,毕竟是生于北地豪门,吃过见过,一份自助餐吃得还算自在。
常昆就不行了,虽然是后周柴氏后裔,可一直隐姓埋名低调生存。
从最近几代,常家就没阔过。在太行山结寨聚众也不过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已。
从小到大,常昆就没吃过,比亚荣号上的自助餐还好吃的东西。
可怜的常昆,自幼受到的教育就是以复国为人生的最高目标。
有个段子,说几个乡下妇人,在一起讨论皇宫里面的皇后娘娘吃什么,
有的妇人就猜测,皇宫里面的皇后娘娘天天吃十个白面馒头!
这一顿饭,把常昆复国的雄心壮志给吃出来不少。
一边吃着自助餐,常昆一边就想:
“等我做了皇帝,就把这个铁船上的厨子弄到皇宫里面去,天天给我做这个吃!”
比起常昆张弘正,临时被调去当教官的周亚夫心态就好多了。
金盾接了这个“整训新兵”任务,就调拨人手去“协助”常昆张弘正“整训新兵”
周亚夫训练新兵,从教这些人分辨左右开始,到系鞋带扣扣子,都一一教过,也没有什么不耐烦。
系鞋带扣扣子,古代人,自然是不会;新兵不会分辨左右,就是现代人也不算少见。周亚夫以前当过士官,带新兵自然有耐心有经验。
说是“新兵”,其实不是兵油子就是兵混子,张弘正的部下是以张家族党为骨干,常昆部下是以太行群盗为核心;吸附了一些在北方强行征召的汉人“签军”(壮丁)南下以后宋军降兵南人“新附军”跟着趁火打劫南下捞便宜的酱油党北地“答拉罕军”元军在福建广东就地收编的山贼海盗;成分复杂良莠不齐。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