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逆痕> 第十五回 一曲卫歌诉乡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回 一曲卫歌诉乡情(2 / 2)

这四周气氛虽是紧张的很,但这阵间出了奇的融洽。

军心在这军间甚是重要,上下一心,千人都可破万敌,霸王乃是其间高手,以少甚多之战不胜枚举,可使后世之人翻书研习。

林逸忽儿闭眼倾听,道:“好悦耳的歌声。“

岑参诧异道:“歌声?”

林逸耳目聪敏,这乃是天生灵智,五感六识聪慧之人大有人在,这算不得大本事,后天修炼也可得之。过了几息后歌声缓缓而来,声于这山间来回飘荡,像是一群人同时歌之,认真一听声如泣如诉,或抑或扬,词虽是那农人俗语,三言两语不似那宫词,凄婉伤情,这声听起来反倒更是贴近了人情,声平仄平,很是简单,声悠扬入了山中,四周山影高低。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天冷了谁为你缝衣添被!

这一歌儿响起,营内人都有些感触,岑参都跟着和了起来,大老爷们声音鸿亮,中气十足,唱歌自然就没那种婉转之感,但细听之,会觉得这才是生活。

孙膑皱眉道:“这歌儿,娘亲教我唱过。”

林逸不由皱眉问道:“卫地的歌谣儿?”

孙膑眼眶有些红,道:“卫人都会哼这么一小段,娘亲小时候就常在我耳边唱给我听。”

这临近陈地,突儿响起了卫国歌谣儿,林逸见这军中之景,顿觉不妙,歌声营内四起,近万人儿跟着那歌声轻声哼唱了起来,在外游子最是思念家乡,不管离开了多久。

林逸心中犯冷,四面歌声起,万人共哼之,光是那士气就弱了不少,卫军近半月奔波,这两万人于楚地四处闪躲,可谓惫,险,苦,军中就是林逸也有些吃不消,人心惶惶,谁人不知要过那陈楚边境就这么两万人根本毫无可能,走错一步全军覆没,走对了,也指不定能突出重围,进退不可,军心惫疲,此乃哀兵。

孙膑脚于地上划了两道,一道前路,一道是入楚地路,第二条是玉石俱焚的路,林逸皱眉已对,军心跌至谷底,这一路来确实让人看不到希望。

林逸冷笑声,道:“这楚地我们入不得,在入怕是这一万余人得丢盔弃甲,这一路,沼泽,密林,何处不是险阻重重,能行到此处,算是一大幸,今夜定会有人来,吞了这十万人,楚人已然食之不得下咽了,不吞了我们,行难安。”

众人叹了口气,眼下情势并不乐观,大伙儿本就是按耐着不说,现今听了歌声一触即发。

林逸挺身,走出了帐,道:“今夜动身!想回去看为你缝衣添被的娘亲,那就努力些杀回去!”

好男儿谁不想混个大名望再回去,光宗耀祖,怕是没何建树,就是过了家门也不敢入,老人的心其实并不至此,能看看总是好的。

----

四下兵影重重,楚地三万余人,罗列于山间四周,这幽谷深壑,最适合陈兵,故这三万兵马并不露痕迹,卫军近在两里余外。

紫衣男生的一副丹凤眼,不过目光阴戾,听其笑道:“这歌一唱,卫人定然失了斗志,罗师兄果然高招,这下项凡不来,也定能全奸了卫军,算是不辱使命了。”

罗赦长得清秀,看其眉目,倒是又股将才之风,听其言道:“万归,切勿好大喜功,英布统领万军何其慷慨,都败于其手,卫军中定然有蛰伏猛虎,小觑不得,楚王今给我们这几万人马,算是于项凡面子,这凡间帝王心高气傲,就是那帝释来了,也难说得,你我说到底确实不如项凡,帝释今儿派我们下来,定要好好助项凡一筹,切勿贪功。”

万归听了此言,停顿了片刻道:“项凡不过是生的好罢了,纵使他体质世间罕有,但若要说天赋,怕是不及师兄你,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罗赦摇了摇头,并未言语,看的见其眼中星眸闪烁。

没人愿意屈居人后,何况是大才之人。

万归继而问道:“师兄有何妙计?”

罗赦笑了笑,从容道:“由此东进,伏兵三万,且看他如何出了这局!就是侥幸给其过了,陈兵也自是可打这落水狗了。”

这凡间帝王掌得大运势,就是那帝释来了,也不示弱,人家修的天命,你修的道,各自有各自的法子,谁言凡人就是不堪一击的东西?

罗赦对这万归颇为熟悉,自小几人就被师傅收上山门,万归这人性子阴戾,但从小就对罗赦得话言听计从,这二人体质都是非凡,这天门间修习功法又是不同,不重慧根灵根,重的乃是体质,故这天门选人都是于凡间寻找适宜修行功法之人。

世间体质成百上千,若要分个上下,四灵体算为上,兵体,玄体也并不弱,二者若得适宜功法,修为可一日千里,兵体就是那天生兵种,可掌万兵。灵根慧根也是不同,灵根慧根修道法,若是体制特殊,就是无需灵慧根照样不弱,就如那佛门中有罗汉体,修的那罗汉身事半功倍,若修的金身,那就是刀枪不入,与那四灵体相比是丝毫不弱。

这万千法,终归逃不出一个道字。

东方大陆之上万法林立,故每一代皆是强者辈出,谁能问鼎?

=====纵==横==中==文==网=====

PS:春节这日子有些荒废,断了几天,不好意思!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