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仪式结束后,众弟子顿时作鸟兽散,个忙各的,曾之岩这时已经听到二胡的传言,顿时磨磨蹭蹭不肯去弟子居,邀了几个同伴在落雁峰晃悠,以盼能躲过此劫,那知二胡收徒心切,早早便侯在校场外。见到爱徒顿时喜滋滋的迎了上来,料到曾之岩难逃此劫,众童大笑着一哄而散,曾之岩恨道:“这帮没义气的家伙。”
华山玉清殿内。
“你说,打伤你的是二十八星宿的室火猪?”沈翊点点了头道:“受伤到是其次的,主要是失落了《洛神赋图》,这是丐帮的高手费劲千辛万苦从东瀛人手里抢来的。”卓啸尘皱眉道:“东瀛人?。”沈翊接道:“是的,他们在应天府遭遇,丐帮弟子死伤殆尽,幸得我在此地救下一个重伤的丐帮弟子,他便托我带往京城丐帮总舵,没想到在太原府受到了伏击,我被打成了重伤。”“重伤?没杀你?想不到星宿中人也变成善良之辈了。”卓啸尘冷笑道。沈翊知道他还是因为当年冯一箫的事发怒,不由叹了口气续道:“卓掌门,这次尾火虎抢了《洛神赋图》,现在四幅图秦岭已得三副。一旦让他们集齐四幅图那江湖可就大乱了。”卓啸尘淡淡道:“不妨事,还有《清明上河图》。我早就做好了准备,包他天帝老儿一辈子休想集齐四幅图。”沈翊点头道:“既然这样我就放心了,我随后会去一趟丐帮总舵,出了事总得向人家交代一下,说来这次还多靠曾小兄弟相救,正好家父现在也在京城。”听到沈天君,卓啸尘便笑了出来,想来两人私交甚好,说道:“曾小兄弟就是你带来的那几个小童之一吧,小孩子年纪轻轻就有一副侠义心肠,不错不错,倒是沈兄不在家精研武艺跑京城干嘛去了?”沈翊道:“家父是为堂兄送药去了,皇帝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希望用这几味药来延缓一下病情。”顿了顿又道:“听说鸿雁飞在京城露面了。”卓啸尘笑道:“怪不得,我就说,送个药材也值得沈大阁主亲自跑一趟,原来是去抓这个*徒了。”曲径通幽鸿雁飞,江湖第一大*贼,传闻此人风流好色,专挑美貌女子下手,听雨阁收徒有道,门中的女弟子个个美若天仙,便惹得这只采花蜂垂涎欲滴,说来这人品行不端,心机功夫倒是一流,此贼八年前掳走了一名听雨阁女弟子,令沈天君丢尽了脸面,视为奇耻大辱,想来桌啸尘常常以此来取笑沈天君。沈翊不由得红了脸:“卓掌门,如果没什么要事,那晚辈就告退了。”卓啸尘呵呵一乐,任他离去了。
沈翊出了玉清观就去找曾之岩,想到二胡已收他为徒,便直接去了二胡的住处,进的门来,只见曾之岩苦着脸低着头,二胡正在怒气冲冲的说着什么,看见沈翊进来,便对沈翊说道:“沈贤侄,你来说说你带来的这臭小子,昨天还商量的好好的,今天就变卦了。”沈翊一听,心知曾之岩定是听说了二胡的种种劣迹,现在就想叛出师门了。把曾之岩拉到一边说道:“阿岩,沈大哥要去京城了,现在是来和你告别的。”听的沈翊要走,曾之岩:“啊”了一声,随后眼眶就红了,和沈翊相处近一年,曾之岩早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大哥,现在要分别自然是依依不舍,沈翊见状呵呵一笑:“好兄弟,来日方长,日后大哥带你去听雨阁玩,等你艺成下山沈大哥还要和你在江湖闯一番事业出来呢。”说完又悄悄道:“二胡前辈虽然行事荒唐,”又高声道:“但武功高强,而且,大哥看的出来,他们是真心对你好的,你跟这二位前辈定然不会亏待你的。”眼见二胡眉开眼笑,脸色傲然,看来是对这几声称赞相当受用,随后看到爱徒落泪,俱心中一凛:“看不出这小子还挺有情义的。”曾之岩对着沈翊含泪点点头。沈翊笑了笑拜别众人,下得华山朝京城方向而去。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龙榻之上仰卧一人,年岁甚轻而且相貌英俊,极具帝王贵气,脸色却苍白如纸,只见塌上之人缓缓抬起手,唤道:“小李子。”旁边的太监急忙道:“皇上,奴才在。”“传朕的口谕,宣谢迁,徐溥,傅瀚,李东阳,刘健入乾清宫觐见,还有太子。”那太监惊到:“皇上。”榻中人摆了摆手;“不必多说,传旨去吧。”老太监心里明了,拭着眼泪出去了,榻上之人正是当今孝宗皇帝朱佑樘,孝宗皇帝握着榻边一女子的手,微笑着说道:“皇后,朕要先你而去了,太子年幼,以后就靠你来照顾他。”说罢眼角也流下了两行清泪,榻边女子正是张皇后听闻此言早已泣不成声,哭道:“皇上。”孝宗皇上一生只娶张皇后一人,自是夫妻情深,现在就要天人永隔,如何不悲如何不苦。
过的一会儿,老太监回来了,跪下回禀道:“皇上,太子殿下,刘大人,谢大人,徐大人,傅大人,李大人已在乾清宫外侯旨。”孝宗帝轻轻说道:“宣。”过的一会儿,殿外冲进一人,跪倒在榻前,哭道:“父皇。”孝宗抚摸着爱子的头顶,说道:“皇儿莫哭,刘大人他们呢?“殿外进来一干人,当先一人跪倒行礼:“臣刘健在此,愿吾皇万岁。。。”见到皇上卧榻不起,一时默然,那万岁便说不下去了,孝宗道:“先生免礼,众卿家平身吧。”听的皇上称呼自己为先生,刘健不禁悲从心来,默默垂泪,当日皇上重用自己,就是以先生为称。孝宗帝顿了顿说道:“先帝施政不善,致使奸佞李孜省,梁芳混入朝堂,祸乱朝政,朕自当政以来,一直以勤俭仁厚治国,当日朕糊涂昏庸,致使李广,何鼎等人祸乱朝纲,朕心甚悔啊。”谢迁听的此言说道:“皇上勤政为民,如今大明中兴,百姓安居乐业,都是皇上的功劳。”孝宗帝摆了摆手止住了谢迁的话:“所谓瑕不掩瑜,朕这一生,自小坎坷不幸,登基以后对迫害过自己的万贵妃也不曾加害,大明有此盛况,都是众卿的功劳,和朕没有关系,你们说,朕可算得上是个明君吗?”说罢眼角流出了两行清泪。众大臣跪倒在地,泣道:“皇上勤政爱民,仁厚节俭,是大明一代明君,载入史册必将为后世所称颂。”孝宗帝听的此言露出了笑容,“众卿起来回话吧。”众大臣拭着眼泪站起来,续听皇上说道:“朕快不行了。”傅瀚忙到:“皇上不必心忧,保重龙体,沈太医医术高明,定能治愈皇上的病。”“傅大人不必多言,朕的身体朕自己知道,沈太医医术虽高,但却治不了这先天之疾。”众大臣听闻默不作声,一时间都暗暗流泪。孝宗帝接着说道;“太子年幼聪明,心里善良却好玩乐,还望众卿家好好辅佐他。”刘健众人垂泪道:“臣等定将好好辅助太子,鞠躬尽瘁,不负皇上所托。”孝宗帝说这一通话显得更加虚弱,顿了顿转向太子,道:“皇儿啊,父皇要去了,以后这祖宗的基业就要交给你了,不要辜负父皇的期望,做个好皇帝,如果你荒*无度,日后再黄泉相见,朱氏祖先都不会放过你。”太子本来开头听的好好的,后面的话听闻后猛的一惊,哭道:“儿臣谨记父皇之命。”听得此言,孝宗帝微笑道:“我儿日后要多听刘大人他们的话,记住,要任用贤臣,任用贤臣。。”众人正听皇上说话,突觉声音歇止,定睛一看,孝宗皇帝双目紧闭,已然气绝。
“皇上驾崩了。”乾清宫传来了老太监的哭叫声,在夜里听来倍加凄厉,紫禁城上空一片白雾蒙蒙,转眼间倾盆大雨,好似老天垂泪。
大明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三十六岁的孝宗在乾清宫与世长辞,尊谥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葬北京昌平泰陵。
孝宗去世后,十五岁的武宗朱厚照即位,改为正德元年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