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隋唐雄鹰> 第七回:梦游太原定方略,装病逆旨避暗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回:梦游太原定方略,装病逆旨避暗祸(2 / 2)

张文史得人吹捧,全然不防,欣然同意,乃拿过文房四宝,道宗也拿来宣纸整整齐齐铺开恭恭敬敬等候,那张文史略一思考,便拿起毛笔,在那宣纸上认认真真写了起来。道宗假装左看右看,爱不释手的样子,又拿出数百两银子交与放在桌子上,说:

“得先生墨宝,乃今生有幸。”

那张文史口说重礼重礼,心中高兴,面的得色。继而道宗又拿出一只和田玉狮道:

“与先生一见如故,此小小结交之礼,万请先生收下。”

张文史见此重礼,连连摆手道,慌张道:

“兄弟家贫,无贵重礼品回赠将军,乃不敢收。”

“但求亲如兄弟,不求它也。”

于是,张文史解下身上长期配载的小玉佛,道:

“这是我进京前母亲为我求来的护身符,请将军收下。”

道宗假装大喜,如得宝贝般。于是,两人继续饮酒作乐至深夜。期间双方又详讲家庭情况,道宗暗暗记住张家地址。散席后,道宗匆匆赶往李渊处,对李渊道:

“张文史之家在邻近的龙州郡,距弘化不远,事好办。”

李渊大喜,乃叫来善书写者对着张文史墨宝笔迹假冒其写下家书一封,其中讲自己调到弘化为官,派人接母亲妻子速来团聚云云。家信写毕,道宗又道:

“为慎重起见,不如派在下妾侍梁媛道与建成、世民一道去。”

李渊乃传梁媛道、建成与世民,如此如此交待一番,道宗又将家书与那小玉佛交与建成,连夜出发。

梁媛道、建成与世民三人带着数十人连急急向南走,世民自与带路者在前,建成与梁媛道一起并马而行,睡眼未醒,道:

“此等小事,派数人传来便是,何必如此动众,真苦也。”

梁媛道答道:

“此乃关键之节,不容有失,我等责任重矣。”

一行人马不停蹄一直走,行至天色微明,进入一大山脚下,绕山而行,突听得有人大叫一声,梁媛道暗叫不好,却见大队贼人从山上杀下,不容分说,见人就杀,见财就抢,众兵丁均久经沙场,人人振奋精神,与贼斗将起来,一时难分难解。

原来,此山名叫打天围,山上盘据着一悍贼,名叫刘震天,勇武有力,聚上百贼子,官府累剿不灭,在这一带劫财无数,杀人无数,因得名打不死。也因其死期到,一贼探子早早下天,偏探得此数十人武装整齐,以为押大量财物过山,忙报刘震天,刘震天信以为真,急起全寨贼子,到山下必经之路埋伏起来,准备尽杀来人,尽劫财物,不想今日遇到强手,对付不易。

此时,却见梁媛道、建成、世民左冲右突,三支长枪所向披霏,瞬间杀死杀伤数十人,但贼源源而来,那梁媛道见事急,乃大声道:

“两位公子速去,贼只求财,妾断后。”

建成乃拉世民向前冲出,忽听不远山上一贼大叫:“生擒此女作压寨夫人。”众贼起哄。

世民见梁媛道苦苦支撑,不忍离去,又见山上一身材高大的贼子在不断指手画脚,估计是贼首,乃计上心来,一拍马似箭般冲上山来,瞬时接近那贼首,那贼首身边几个贼子见世民冲上,举刀劈向世民。世民奋起神威,大喝一声,猛然挥抢横扫,将数名贼子扫倒在地。那贼首见世民杀到,乃急挥双锤,高高跳起来,使出吃奶之力,照世民面门打过来。不想世民更快,长枪略一回缩,一招长蛇吐舌,抢尖直穿过那贼首喉咙,连人带锤跳飞起来,血花四溅。乃将那贼首挑滚下山,对着众贼大喝:

“贼首已毙,抵抗者死”。

有如天神般威武,居高临下从山上猛然冲杀下来,众贼见为首已死,纷纷逃散。一场危机瞬时烟消云散。梁媛道见众贼尽去,才松一口气,乃赞世民道:

“二郎真神勇也。”

建成也追回来道:

“二弟真果敢,将来必大出息。”

世民连连道:

“过奖了。”

于是,梁媛道乃指挥清理战场,将十多战死士兵就地埋了,行进至一圩镇又安排好数名伤者就地休息,等事毕再合在一起回去。

一行无事,数日中午到达张文史家乡,一个名叫东西村小村庄,梁媛道叫一村民带路,直到好张文史家,却远远见数间泥房,修得整整齐齐,显是新修整过。

那张文史之妻,早得村民报信,带着几个孩子在门口等待。到门前,梁媛道、建成、世民下马,梁媛道略说来意,那妇人请众人入屋坐下。上茶过后,梁媛道拿出家信交与那妇人,道:

“大人调弘化为官,遣我等前来接尊母与夫人等与之团聚。有命在身不敢久留,望夫人一家即起程前往。”

“需打点行里。”

那妇人道。梁媛道道:

“大人限我等十天接到,否则治罪。”

“母亲有病,需治好病才能动身。”

那妇人似有所疑,边答道,边乃吩咐孩子叫来族兄前来商议,乃出屋等。媛道无计干着急。世民悄悄道:

“尔拿玉佛向其母讲情试之。”

于是,媛道乃向建成要过玉佛,叫一孩子带入一里屋,见一老妇躺在床上,乃行礼道:

“老夫人安好,我乃张大人部下,今张大人升迁弘化,遣我等接老夫人一家前往团聚。”

说着将那小玉佛递给那老妇人。却说那老妇人正有病在身,久不见好,正日日思念儿子,今又见那亲手交与儿子的玉佛,那有不信,心情大好。媛道见此,乃道:

“大人因见母心切,限我等十天内接到。不然治罪,偏你媳不允,我等危矣。”

那老妇人切齿道:

“此不孝妇,乃想不我与儿见。”

即叫来儿媳严责,那妇人无耐只得匆匆准备,至下午,在众人的拥护下全家上车而去。

那李渊正在引颈等待,原来那张文史因归期已到,连连向李渊告辞,李渊不见。忽有人来报,张文史家属已进城,此时正好张文史也来向李渊道别要回朝。李渊乃见,道:

“大人母亲妻儿已到弘化,乃不想见?”

那张文史十分惊异,道:

“当真?”

“当真!”

李渊笑着答道。正说着,张文史却见母亲由妻儿扶着从大门而入,忙上前拜见母亲,道:

“母亲何事前来。”

“尔遣人接来。”

那张文史瞬间明白乃李渊所为,做声不得,苦不甚言,无奈欲带母亲妻儿一齐上京。李渊道:

“大人乃新任京官,且京师颇奢,禄如何以养家,不如将家安在弘化,我等代你尽孝,善请名师教尔儿。”

张文史无奈,只得答应,李渊乃叫道宗张罗,将张大人一家安在弘化城内一大宅中,又为其请来十多名侍女、下人。那张大人母亲和妻子见有此际遇,笑得合不拢嘴。刚住下,李渊又命送来大细家具、大批礼物。张文史便放下心来,继而十分感激。

次日,张文史向李渊道别,乃道:

“有望将军代我尽孝了,下官回朝必详报将军病情,请主上收回成命。”

说罢,那张文史乃依依不舍的向家人道别。李渊早得知其张文史钟爱两美人,乃暗使人将两美人从妓院中赎出,亲送出城与张文史会合,又厚礼相赠,张文史又惭愧又感激,乃道:

“国公厚爱,下官无以为报,但愿国公早日康复。”

李渊恭恭敬敬行礼道:

“先生乃国之大儒,早慕大名,因病在身,未得亲自请教,还望见谅。望将实情回禀皇上,后必再重谢先生。”

“一定一定。”

张文史连连点点道,心满意足地带着两美人回京向炀帝复命而去。那张文史回京后,不日上朝回奏炀帝,自是添油加醋说李渊病情,炀帝信以为真,竟动念亲戚之情,起了恻隐之心,除李渊之心遂去。

却说那李靖回得山西,到处游走,以假冒从京师回乡的富商之名,到处散布炀帝将派兵灭豪强、除割据,挑引地方势力叛乱。

山西晋城大族豪强以炎名久为首,拥有良田数百万亩,有钿户上数十万户,武装家丁护院有三万多,早不服炀帝年年强征剥削,听得炀帝将起兵进剿,又见山西连年灾荒,人民苦困,太原兵弱,乃最佳起兵时机,即称炎帝后睿,梦受炎帝传位,受权起兵推翻隋朝,救百姓于水火云云。于是乃挟钿户强抽壮丁,共得七万多人,攻城略地,连下十多城池,山西南部尽为其所有。

忻州刺史刘长铁,早有异心,听得炎名久起兵,乃率手下两万多人在忻州起兵,将忻州周边数十县划为己有,脱离隋朝。

阳泉豪强刘齐周,乃阳泉刺史黄永清副将,设计暗杀黄永清,控制兵权,自称刺史,继称太守,扩张人马,达五万多人,与忻州刺史相呼应,攻城略地,扩大地盘。

那李靖也混水摸鱼,以千人偷袭忻州与阳泉之间的盂县,占得一地盘,招兵买马,得一万多人,两边讨好,只等待李渊到来再图大计。

山西中部群贼纷起,相互混战不断。一时间,山西全境风起云涌,太原汲汲可危。

河东也饥荒连连,河东豪强张子乐聚集饥民起事,人数达十万,河东全境被其攻占。

太原太守黄明辽不善将兵,更不会打仗,面对如此乱局,惊慌失措,乃留下副将裴寂、王威、高君雅带着家属和数百亲兵逃回洛阳,投靠其亲姑姑皇后去了。

炀帝得黄明辽报山西动乱,不战而逃,大为震怒,然那黄明辽偏又是皇后亲侄不好治罪,遂压下不提。却对于选何人率兵收复山西、驻守太原犹豫不定。一日朝议此事。长孙无忌奏道:

“弘化李渊可也,一可使其迁出弘化远离洛阳,二可定山西守太原,三可防突厥也。”

炀帝闻计,乃大悦,当即下旨命李渊为太原太守,不日率部向山西进发,收取山西、河东。那宇文化及因李渊在京任禁军首领期间治军甚严,对其在禁军的两个儿子不肯破格提拔,怀恨在心。见主上派李渊差事乃乘机谋害,待散朝后,私与炀帝道:

“李渊素有反心,未得其便未敢反,不如试之。”

“如何试之?”

“山西之乱臣贼子,乃乌合之众,只要隋军杀到,即可土崩瓦解,不需太多人马。如其仅率数万前往则没有反心,如尽起弘化之兵前往,必有反心,可令沿途太守以加强京师防卫调散其兵,截断其粮草,其必不战而败,后患可去矣。”

炀帝以为然,乃暗向沿途四太守下密令。此计本来甚密,不为外人知,但偏偏所有密令,均出自大内总客张继明之手,而那张继明曾得李渊将侍女配与其为妻,为其置府,平时多接济财物,早引李渊为知心,遂不声不响将密令下发后,即急报长孙令,长孙令见事大,亲自急弘化报李渊。

李渊接炀帝下令出兵收复山西圣旨,乃尽起弘化十多万精兵,点将派整兵,正率领着大队十多万人马出发,径往山西而去,忽见长孙令飞马追来,知遇大事,乃下马与之相见,长孙令道:

“国公征山西之事要再详议。”

遂将炀帝密令暗害之事告知李渊,李渊当即出了一身冷汗,乃驻兵不前,嘱长孙令早回京师再探,召集亲信心腹商议对策。李渊道:

“炀帝不信本将,密令沿途四太守,我等如尽起弘化之兵往山西,则调分我之兵,截我粮草,如何?”

志玄道:

“不如精简兵员前往。”

李渊道:

“山西之贼势大,我等又不熟悉当地,兵少恐不利。加之此队伍乃我等经营多年,训练有素,乃进取之所倚,不忍弃之。”

道宗道:

“运粮、搬家等后勤需数万人,不如尽去,将一半兵马假作农夫参加运粮、搬家,到得山西再武装起来。”

李渊拍手称妙,乃用此计。于是将队伍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约七万人马全部假作农夫,参加运粮、搬家,共分三批行进,其中先行押运粮草的一批二万多人,由玄基、志玄率领率先进发。李渊亲自率主力人马接着进发。后勤队伍再分两批,一批二万多人,由刘威、建成和世民率领护送家属并搬家,其时世民十五岁。最后一批二万多人,由道宗、梁媛道带队押运粮草,并负责进入山西后的后方叛乱平定和剿匪,管理地方治安和筹运粮草,后备兵员补充等。安排完毕,李渊乃浩浩荡荡向西北进发。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