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隋唐雄鹰> 第三十回 兄弟宫廷暗较量 往昔帝皇沉渭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回 兄弟宫廷暗较量 往昔帝皇沉渭河(1 / 2)

却说世民一行匆匆走十多天,回到长安,各自回府。世民命长孙夫人安顿徐氏姐妹,召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议战事,商破秦之策。世民将此战种种情形详叙。长孙无忌道:

“此战虽败,亦有得,败秦于宁州,杀薛举。”

世民道:

“薛举之事,吾等暂假装不知。”

长孙无忌道:

“何也?”

世民道:

“古来纲常有序,违之即逆,以臣谋君者,虽为敌国,亦犯众怒。”

杜如晦道:

“薛举亡,不用我等奏报,其时,自传至朝廷。”

接着,杜如晦又道:

“秦以主力与我地方之军相拼,却未下一城,未得一地,虽胜尤败也。秦把都城迁折墌,只重前线攻战,不重后方治理,国必不稳,加上薛举已死,元气大伤,再战必克之。”

房玄龄道:

“再次决战,必争取派出精兵主力,与之对峙,同时,联合李轨南下,逼其分散兵力,地方军可乘机多路深入,抢城占地,削弱其粮草和兵源供应。在其后劲减弱,顾此失彼之时,可克之矣。”

长孙无忌道:

“往克秦,还需稳定突厥和各地割据势力,可采用远交近攻之策。”

世民道:

“各位金玉良言,世民受教不浅。”

于是,世民即入宫,向高祖详报战事,自请降职。高祖见世民诚恳。乃安慰道:

“文静之过,非尔之过。且胜败乃兵家常事。尔败不气妥。且能及时稳住阵脚,孙武亦不过如此而矣。”

世民听父皇之言。心中泛起一阵温暖。含泪道:

“多谢父皇体谅。此战未果,因选择战机不对,亦有人马临时并合、协调作战不到位之因,请拨吾精兵数万,兼调周边人马,再战必灭之。”

李渊道:

“今成王李孝恭正鏊兵益州,不宜两面作战。待其得胜而归,再作打算。唉,不说了。爷儿俩好久不见了,咱们好好聚一聚。”

说罢,命人召建成,令杜杨柳备酒。一会儿,建成到。于是,父子三人便在宫中饮了起来。席间,李渊道:

“哀国公杨侑仍与不少朝臣有交往,在京中于我朝不利,又不便远离。如何?”

建成附和道:

“是啊。除之,怕朝廷上下舆论,留之,不利朝廷安定。乃鸡肋也。”

世民道:

“吾有一计,可以悄悄除之。可暗中联系京中无赖扰之,使不胜其烦。求回封地。待其回封地途中暗暗除之。”

高祖以为然,即传大内总管杨应深。命密联系京中无赖游民扰之。接着,三人继续饮酒。酒至半酣,世民假醉,频频向父亲、兄长敬酒。至深夜,李渊不胜酒力,往尹妃寝宫休息。世民见杜杨柳过来,乃起,假站不稳。杜杨柳扶之出,世民忽然低声道:

“扶太子往张妃寝宫。”

杜杨柳会意,放开世民,传来一名宫女,与那宫女一道将烂醉的建成扶起慢慢而出,经过张捷予寝宫门前,杜杨柳假装力不继,对那宫女:

“太累了,尔扶至张妃宫前休息一会,妾往传东宫人来。”

说着,就放开建成,匆匆而去。独由宫女努力扶着向宫前台阶而去。那建成醉眼蒙胧之中,见到了张捷予寝宫门前,想起心爱的人儿,再也不记礼法,借着酒劲,推开那宫女,直至张捷予寝宫门前,一边敲门,一边叫道:

“予……儿……,予儿……,开……门。”

张捷予开门,见是日思夜想的心上人,看看左右无他人,忙扶进去,命侍女取来二两黄金,交与那宫女,道:

“尔回去罢。乱嚼舌,小心性命。”

那宫女哪见过黄金?喜得连连道:

“多谢,多谢,决不乱说。”

接着,便半跑出去了。张捷予命人关了寝宫门,将建成扶入房,扶上床。建成顺手抱着张捷予不肯放手。张捷予慌慌张张的命侍女退下。一个酒后露真情,一个深宫寂寞难耐,两个相思人儿哪里还管什么三纲五常?竟你帮我、我帮你的脱开衣裳,抱在一起,倒在床上亲热了起来。

世民出得宫,心想数月未见杨丽儿公主,此时元吉又远在太原,不如去齐王府走走,于时,仗着酒气直往齐王府而去。齐王府值守见是秦王来,欲阻拦。世民一推,道:

“吾见见侄儿。”

于是,值守门卫不再阴拦,世民入得府内,便直朝杨丽儿所住院子而去。到院子门前,向里张望,却见杨丽儿身着紫色便衣,与侍女正在逗弄那鹦鹉说话。忽然那鹦鹉叫道:

“有贵客,有贵客。”

杨丽儿向门口望来,见是世民,喜道:

“什么风把二郎吹到了这里?”

秦王一边往前走,一边调笑道:

“是丽儿的香风啊。”

说着故意张嘴深吸几口气,连连道:

“好香,好香。”

杨丽儿笑得花枝招展,道:

“妾刚起床,不施香水。倒是你鼻子发情了。”

世民走近,伸手抱住杨丽儿,一边乱摸,一边伸嘴在其胸前乱挣,笑道:

“不施香水更香,唔,好香,好香。”

杨丽儿欲挣脱。世民一把抱起直往房中而去,放在床上,将身子面对面压在其上,双眼痴痴的盯着那满是柔情的双眼,不禁相视而笑。世民低声道:

“宝贝儿,想死你了。”

杨丽儿伸手抱紧世民腰,喘着气道:

“又不是新收的娇儿,有什么新鲜?倒是尔在外面。爽翻天呢,还记我?”

说着伸手在世民鼻子上轻轻的拧了一下。世民笑道:

“那双新娇儿倒不如你相知呢?”

说着。便将大嘴压在一双樱唇上,热烈的吻了起来。一双舌儿在口腔内相贴缠绕,相亲相爱。吻一会儿,世民起来,将杨丽儿衣服脱去,自也脱去衣服,将身体倒转过来,便胡来乱为。杨丽儿喘气问道:

“与那两娇儿如此么?”

世民答道:

“什么,孤还要别人教?”

世民一边答话,一边不停的作战。杨丽儿被挑起浓浓**。不禁呻吟道:

“啊,好爽,大力一点,快一点。”

世民喘气道:

“还有更爽的呢,试试不?”

说着,又胡乱来一阵。突然,一股快意油然从心底生,爽得那杨丽儿“哎呀,哎呀”的叫着。身子颤抖着,顿时软如死蛇的倒在床上,深深的喘着气,再也不动了。世民也长吁一口气。相拥而睡,二人不知不觉间竟睡着了。

世民醒来,已是下午。乃起来。杨丽儿正在给汗巾绣花,见世民起来。命侍女打来热水,拿来自己浴巾。亲为世民洗擦身子,服侍穿上衣服,继捧起一碗煮好的参汤给世民。世民道:

“你吃,孤不要。”

杨丽儿又似怜爱、又吃醋的道:

“特煮给你吃的,吃了,身体才好,啊。要不怎对得住一班妻妾?”

世民假听不懂,却顺从的吃了。杨丽儿伸手接过空碗,顺手递给侍女,依偎坐在世民身边,道:

“主上忌尔,太子元吉亦忌尔,尔要小心。”

世民道:

“放心,暂时不会对孤怎样。”

杨丽儿道:

“别人为尔担心。今后你我少来往,以免刺激元吉。”

世民道:

“唔,只是你姑姑老想你的。”

杨丽儿笑道:

“尔想就是尔想,别赖本公主姑姑。”

世民笑道:

“好好,孤想,尔要多过来啊。反正有尔姑姑在,行事方便多了。”

杨丽儿忽伸手猛拧一下世民的脸,笑道:

“哦,原来尔娶本公主姑姑,为方便与我行事,坏也不坏?”

世民伸手抱着杨丽儿,正色道:

“原来是如此想,不过,尔姑姑直爽、有气度,也值得娶啊。”

杨丽儿不再言。一会儿,世民又道:

“唔。今后,尔要多留意元吉,如有大事,不要多言,暗暗报吾处置。”

杨丽儿点点头,紧紧的依偎在世民怀里。又坐了一会儿,世民才起来告辞,杨丽儿依依的送世民至自家院子门口。

世民回得王府,忽见杨莹护着肚子出门,乃上前道:

“小心孩儿,不了乱走,有什么事派下人办便是。”

杨莹见是世民,心中一慌,继镇定的答道:

“母亲生辰,往哀国公府祭灵。”

世民道:

“要不要同往?”

杨莹答道:

“算了尔事多,且往不便。”

说着,便别了世民,出门直往哀国公府而去。到得哀国公府前,命下在外待着,自上台阶,向大门而去。杨侑出,忙将杨莹迎入府内,直往梁婉儿房中。入得房,却见梁婉儿睡在床上,抱着刚刚出生的孩儿正的喂奶。梁婉儿感激的望着杨莹。杨莹转向杨侑道喜:

“恭喜侄儿得虎子。”

杨侑答道:

“侄儿代孩儿多谢姑姑了。”

杨莹道:

“不要多说了,快快上催产药。”

杨侑道:

“好。”

于是,杨侑出。一会儿,又进来,将一碗药双手捧到杨莹面前,递与杨莹。杨莹接过,放在桌子上,以手抚那突起的肚子,暗道:孩儿,妈妈要尔早出来,委屈你了。于是,狠一心,捧起那碗药,几口喝了。约一个时辰,杨莹肚子痛,杨侑忙叫早备好的接生婆前来接生。

至中午,世民正在书房打顿儿,忽下人匆匆来报,杨夫人在哀国公府早产,得龙凤胎。世民大喜,命人准备孩儿衣裳。亲往接。到得哀国公府前,早有杨侑在大门迎接。那杨侑一见世民。便喜滋滋的走下台阶,为世民牵住马。道:

“恭喜秦王!喜得龙凤胎。”

真是人逢喜前精神爽,执着杨侑手,笑道:

“打扰哀国公了!”

杨侑道:

“大喜事,无碍,无碍。”

于是,两人入。世民直往杨莹所在之房,见其满脸疲惫的躺在床上,一边一个孩儿,世民一前看看孩儿。伸手理了理杨莹那又温又乱的秀发,心痛的道:

“叫尔不要多动,偏不听,受苦了。”

杨莹露出疲惫的笑容,道:

“孩儿平安已落地,无恙。”

此时,杨侑已命人做了一担架子,命人抬来床前。杨莹在世民的扶持下,废力的起来。又躺在那担架子上,世民一手抱一个孩儿,由四个下人抬着杨莹,出了房门。直往大门而去。

那独自在房中的梁婉儿,闻外面有动静,乃拖着沉重的身子爬起来。走到窗前,隔窗看着一行人离去。默默的流泪。

那杨侑送走世民与姑姑一行,回到房中。见梁婉儿伤心,上前拥着,叹道:

“好了,要为孩儿有好归宿高兴,莫伤心。”

世民回得府上,忙着安置产妇和一对孩儿。又增添人丁,一家人喜滋滋的。不多时,喜事传遍,人尽皆知,主上下旨封赏,太子、各王、各大臣亦派人来贺喜,一连忙了多日,才消停下来。

月余,世民上午上朝,中午与众将谈天,下午看看一双小儿,教教李乾承、李泰,李治和女儿们,晚上读读书,与妻妾相嬉,倒也其乐融融。一晚,世民饭后无事,在书房读书,杨莹来陪世民,欲言又止。世民问道:

“姐姐何事?”

萧文琴道:

“无事。”

世民握其手,柔声道:

“肯定有事,快讲,看在尔为李家立大功的份上,总要帮的。”

杨莹犹犹豫豫道:

“哀国公杨侑欲回封地榆林,求秦王保奏。”

世民想:杨侑果然中计。于是乃笑道:

“为何要离京,京城不是很好吗?”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