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却说世民得报太子阴谋,又知太子时刻监视自己,乃虚晃一枪,骗太子撤去门前几个暗探,接着加紧谋划应对太子陷害大计。为防万一,决定先安排好外围保障,如长安败事,可迅速出逃,组织力量东山再起。
于是,世民乃回直往书房,拿出数张小纸条,提笔在其上匆匆写上一些字,分装入绑有小绳子的小竹筒,拿着这些小竹筒出,直往后院,到一关有几个鸽子的笼子前,伸手从笼子中捉出鸽子,将那小竹筒绑定的鸽腿上,一个个放飞,传书与黎阳徐世绩、庆州候君集、太原张亮以及晋州翟长孙等,命其各自准备,暗暗增兵各关口要地,以策应动行。飞书于洛阳萧禹,命其加强中原掌控,派横峰率一万骑兵飞驰至灵州,随时西出关接应。命史万宝出城,驻入玄甲骑兵营,牢牢掌握一万玄甲骑兵,随时待命。
同时,立即召长孙无忌、段志玄、尉迟恭、秦叔宝、程咬金、史万宝、长孙顺德、张公谨、张松、钟清文等战将幕僚商议对策,众人到齐,张公谨未至。世民将建成之谋详细告诉幕僚部下。长孙无忌道:
“必诛杀太子、元吉,控制长安,否则我等必死无疑。”
世民道:
“谋杀兄弟,威逼皇帝,古今大罪之首,另谋它计。”
尉迟恭见火烧眉毛了,秦王还犹豫不决,不禁双手抱拳,愤然道:
“大王不果断而行。吾等调归元吉麾下,必成刀下之鬼,吾宁死不从,从此别过大王,逃入山林,作一消遥野人算了。”
程咬金亦附和道:
“正是,正是,老程亦去。”
众将纷纷附和。世民见人心可用,心中暗喜,口中却道:
“张松。尔占占此事。吉还是不吉?”
张松从怀中拿出龟板,正欲抛。此时,张公谨至,从张松手中抢过龟板丢出屋外。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难道占得不吉。就坐着等死吗?”
世民见人齐心,乃决绝道:
“好!本王决定行动。尉迟恭,尔即往请杜如晦、房玄龄回。”
尉迟恭打扮成下人。前往请杜如晦、房玄龄,两人即道已外放为官,不宜参与秦王事,尉迟恭只得回报秦王。世民大怒,拿出短剑交给尉迟恭道:
“两人再拒不来,即以此短剑割其首级带回。”
尉迟恭领命而去,至杜府房府,将秦王之剑和秦王之言告诉两人,两人知秦王已下定决心,乃假扮成妇人,随尉迟恭潜入秦王府。
于是,世民与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四人连夜策划筹谋。长孙无忌道:
“太子欲在秦池一举除我,我亦可将计就计,联系军中将士反除太子、元吉。军中将士曾随秦王出生入死,只要秦王一声号令,相信无不应声而起。”
秦王道:
“元吉掌兵权,无必胜把握!”
杜如晦道:
“针锋相对,胜败难说。必须反客为主,要在其未下手之前主动抢先出手,才有必胜把握。”
世民以为然。此时,房玄龄道:
“不如择一场地,诱调太子元吉往,一举除之。”
世民闻言,脱口而出道:
“玄武门内院!”
三人均摇头,言不可。世民却道:
“在玄武门内院动手,看似危险之极,实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地利,就是玄武门内无武力,更没有太子元吉势力,人和,就是禁军值班首领张公谨和玄武门值班首领何常可控制玄武守军和大内禁军。天是,就是就近后宫,斩杀太子元吉后,即可报高祖,请旨除太子残余势力,迅速安定天下。”
最危险之地往往同时也是最安全之地。世民此言,竟将三人说得连连点头。房玄龄道:
“就是利用何常之便,换玄武门禁军,派人入武玄门伏于内院,诱太子元吉入,来个关门打狗!”
世民道:
“对!从秦王府挑太子不识之将替守玄武门,本王与尉迟恭入玄武门内伏击。其余战将混入值班禁军中,阻击太子元吉随从对玄武门的冲击。”
长孙无忌道:
“却不知如何在设定时间内同时诱调太子元吉入玄武门内?”
世民一时沉思颇费思量,此时,杜如晦道:
“吾有一计可引蛇出洞。”
世民道:
“请讲。”
杜如晦道:
“利用张婕予与太子奸情。不过得秦王亲自出动。同时请陈叔达、杜杨柳相助。”
世民心中略一计议,喜道:
“果然是好计。正好,张公谨和何常都是值晚班。”
于是,四人经过细细商议,决定明天晚上行动。于是,世民乃召入段志玄、尉迟恭、秦叔宝、程咬金、长孙顺德、张公谨、何常、张松、钟清文。此时,候君集刚好回长字来报到。世民喜道:
“又多一得力战将。”
接着又道:“除太子之计已定,明晚在玄武门内院动手,尉迟恭随本王入玄武门内伏击。长孙顺德率数十名勇士随何常替玄武门禁军,太子、元吉入即门关。张公谨必控制住禁军,不使参与。钟清文于玄武门远处,见玄武门关,即放一信鸽,传命于城外骑兵营的史万宝,迅速率一万玄甲骑兵火速进占长安南大门,阻绝太子掌握之城南三万军队入城。接着再放三响烟炮。段志玄、候君集、秦叔宝、程咬金四人各率一千王府人马在王府待命,听到三响烟炮声后,秦将军、程将军各率一千人马急来玄武门,阻击太子随从进攻玄武门。段志玄率一千人马往攻击东宫,候君集一千人马攻击齐王府,两人不得伤害无辜皇亲。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张松率秦王府五百勇士保卫秦王府。”
长孙无忌道:
“王府力量太薄弱,怕不继。”
世民答道:
“人力如此,前方紧要,不能分人顾及,家人生死全赖四位了。”
安排完毕,已是下半夜,世民才往长孙王妃房去睡。长孙无忌乃对段志玄、候君集道:
“请一并除尽东宫和齐王府所有男丁。”
两人齐声道:
“违秦王令死罪也!”
长孙无忌道:
“两位想想:如不除,其子孙不竟为皇族。久必重用。秦王在,未必敢报复,但秦王之后呢?今一举除之,永无后患。吾以人头担保两位无事。”
杜如晦、房玄龄也一齐道:
“我两也担保!”
众战将也一齐道:
“担保。”
于是。两人乃互相对望了一眼。点了点头。各自散去。却说,长孙王妃知王府到了生死关头,也睡不着。见世民来,也不传侍女,亲为世民梳洗,服侍世民睡下。世民睡在床上,伸手将妻子抱在怀里,却眼睁睁的张着眼睛,毫无睡意,头脑热洪洪的,想到要动手铲除自己多年的政敌,即是自己的亲兄弟,心中来禁叹息,小声问王妃道:
“唉!难道施展抱负,非得诛杀自己的亲兄弟?天下人如何看待本王?”
长孙王妃答道:
“古人道:兄弟如手足,非万不得已,谁愿意伤害之?这比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还要下更大决心啊!除之,尔施展抱负,国泰民安,实乃舍小我而取大义也。”
世民闻无孙王妃之言,心中才略略安慰一些。继道:
“人手少,王府危险,尔不如率儿女暂迁出。”
长孙王妃道:
“大军未行,竟先避敌,岂不自伤士气?吉人自有天相,夫君勿忧。”
当晚,夫妻两窃窃私语至天明。次日傍晚,世民匆匆入宫面见高祖。此时,高祖正与裴寂、陈叔达、李纲闲谈。世民向高祖行个礼,直言道:
“上午,齐王妃与吾妻哭诉,太子、元吉与张婕予有染,长期**后宫。”
高祖闻言,疑道:
“有此事?寡人岂不觉察?”
世民道:
“当局者迷。宫中人人皆知,常往内宫之臣亦知,只忌太子齐王报复,不敢告发罢了。”
高祖目询裴寂、陈叔达、李纲。陈叔达尴尬的道:
“皇帝家内之事,主上不开金口,谁敢多言?”
高祖顿时青筋暴起,伸手将棋盘一扫,骂道:
“岂有此理。传贱人!”
侍候太监应声而去,将张婕予拖来。高祖一见此女,气不打一处,喝道:
“贱人!跪下!尔违何事,快快供来,饶尔不死。”
张婕予不知高祖因何事发怒,委屈的流泪道:
“妾向来严守宫规,不知所犯何事?还请主上明示!”
高祖一时竟说不出口。此时,杜杨柳将茶端上,轻轻蔑道:
“尔背主勾引太子,宫廷人人皆知,还是快快认了吧,免得受刑!”
第婕予一听,顿时,吓得面如死灰,不断磕头请罪。哭道:
“妾与太子早就认识,望主上可怜妾侍主多年,成全吾俩吧?”
裴寂、李纲闻其竟出此言,不禁摇头。高祖大怒,令打入冷宫,从此不得再与任何人见面。乃与裴寂、陈叔达、李纲、秦王商议如何处置太子和齐王。世民道:
“不如即往拘押交给宗人府,待审明案由后作处理。”
陈叔达道:
“奸淫庶母,天下大罪,请即废为庶人!”
裴寂脑子飞快的盘算着,见李纲沉默不言,乃道:
“废太子事大,请明天将此事朝议,再作处置。”
高祖乃许之。于是,四人辞退出宫,各怀心事而归。裴寂见三人走远,急往东宫,对太子建成道:
“大事不好!秦王告尔与齐王**后宫,明天朝议此事。尔好自为之。”
说罢。匆匆离去。建成闻言,大惊失色,追出去欲留裴寂共谋。裴寂道:
“能为尔做的,唯有约束禁军,无圣旨不动,其它事本相一概不参与。”
建成一听,分明是对自己的最大支持,顿时心定,对转身离去的裴寂再拜。此时,张婕予侍女亦派人求救。建成乃急召元吉、王皓、魏征、冯立、冯飒、薛万彻等商议对策。王皓道:
“决不能等到明天朝议。”
元吉道:
“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连夜调城南三万大军入城。一举将秦王除去,逼父皇退位。”
建成道:
“军队入城,怕父皇圣旨,出不再听吾等命令。且况还有两万禁军呢?”
魏征道:
“今晚玄武门谁值班?”
王皓答道:
“何常值班。”
魏征喜道:“真天助我也!禁军由裴寂约束。玄武由何常把关。内廷再无任何障碍,请太子、齐王立即入宫,控制主上。令战将持太子出城,调三万大军迅速城入清剿秦王。”
建成向来怕高祖,今要挟持父皇,颇为犹豫。王皓大急,道:
“此唯一自救之计,太子再犹豫不决,将陷于万劫不复之地也。”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