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战役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法国战役法国战役(又称法国沦陷),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从1940年5月10rì开始进攻法国及低地国家。
这场战役包括两大行动:第一部分的“黄sè作战”
(fallgelb,攻打荷比卢三国和法国北部)和第二部分的“红sè作战”
(fallrot,进攻法国本土)。
战争在历时不到三个月便拿下法国,英军慌忙撤退回国,被认为是闪击战中最成功的范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目录背景计划德军的战略盟军的战略两军战前士气状况经过法国投降展开编辑本段背景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后,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议,但为英法所拒绝,于是希特勒便决心用实力来逼迫英法求和。
10月9rì他在给德国陆军将领的一个指令中,阐明了他之所以坚信进攻西欧是德国唯一出路的理由。
他担心和苏联签订的条约,只有在符合苏联的目的时才会使苏联保持中立。
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国进攻,苏联很可能从背后给予致命的一击。
所以他要提早在苏联准备好之前进攻法国。
他还相信一旦法国失败,英国也会就范。
但以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为首的德国陆军将领们坚决反对,理由是德国陆军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击败西欧军队,一但开战,德国必亡。
希特勒严厉斥责勃劳希契等人胆小怕事,并命令他们无条件遵从他的主张。
编辑本段计划德国德国陆军参谋总部在希特勒的一再催促下,制定出了一个代号为黄sè方案的西线作战计划。
此计划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相似,即把德军主力放在右翼,通过比利时去进攻法国。
但是a集团军参谋长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却讨厌这个方案,认为不过是老调重弹。
希特勒本人也不喜欢这个计划。
曼施坦因提出了他的的战略构想:德军进攻的主要矛头应放在zhōng yāng,而不是在右翼。
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对具有战略决定xìng的突破口---阿登森林地带,实施主要突击。
这是攻其不备、出奇制胜攻入法国的一条捷径,可切断南北盟军之间的联系,分割合围英法联军,迅速灭亡法国。
但是德国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拒绝将曼施法国战役(6张)坦因的计划转呈希特勒。
1940年1月10rì,一名携带黄sè方案的德国空军军官因座机迷航在比利时迫降,由于无法把这一重要文件全部烧毁,致使一部分落入英、法手中。
于是曼施坦因再次向陆军总部提出他的观念,这使勃劳希契非常厌恶,把他调任第38步兵军军长。
但曼施坦因乘希特勒接见各新任军长之机,将他的见解直接向希特勒作了陈述。
希特勒对曼施泰因的陈述,“简直象jīng灵似的理解非常快”
,并表示他个人完全同意曼施坦因的见解。
第二天,希特勒便召见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总参谋长哈尔德,命令他们以曼施坦因的建议为基础,立即制定出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来。
虽然布劳希奇和哈尔德强烈反对曼施坦因的建议,认为其所谓的秘密通过,实在是一种疯狂的假设,它将使德国装甲部队的jīng华面临法军侧翼攻击,并可能导致全军复没。
但在希特勒的压力下,两位陆军首脑屈服了。
于是,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奉命根据曼施泰因的建议重新制定作战计划。
1940年2月22rì,希特勒批准了与曼施坦因设想大致相同的新作战计划。
德军参谋部将这一计划取代号为挥镰行动。
据当时任第19装甲军军长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说,除了希特勒、曼施坦因和他本人以外,几乎再没有任何人对这个计划是具有信心的。
为实施挥镰行动,德军统帅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投入西线作战的总兵力为136个师(其中包括10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2439辆坦克、3700架飞机,另有运输机600架。
兵力配置上分为a、b、c三个集团军:德军兵力分布及最后进攻方案1.中路的a集团军64个师(其中包括7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由格特・冯・伦德施泰特上将指挥,担任中间突破阿登山区直冲英吉利海峡的任务;2.右翼的b集团军28个师(其中包括3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师),由费多尔・冯・博克上将指挥,担任助攻任务,目的是进攻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以吸引英法联军的主力;3.左翼的c集团军17个师,由威廉・里特・冯・勒布上将指挥,其任务是佯攻马奇诺防线,以牵制法军使其不能北上增援;4.以另外的27个师作战略预备队。
同盟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35个师(其中法军和英军共有103个师,编成3个集团军群)、联军总司令莫里斯・甘末林3469辆坦克、2000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三岛1000多架飞机支援战斗,在兵力上与德军相当。
然而,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备战不力。
联军最高统帅部制定的代号为d的作战计划保守失算,该计划重点是防御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把比利时作为双方厮杀的主战场。
根据d计划,联军把主力部署在法比边界北端和法国北部各省,如果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则五国联军协同作战挡住德军进攻;其他部队的大部分部署在南部的马奇诺防线上,如德军向马奇诺防线实施正面进攻,则依托坚固的工事进行抵御;而在中段则自持有阿登山区天险和马斯河,只留了战斗力较弱的部队驻守.。
编辑本段德军的战略希特勒一直希望能在军事上打败西方国家,以对进攻东方时避免两面战线的处境。
然而,这个目标并未规划于《元首第6号特别训令》。
该计划是建立于极为现实的假设上,即德国的军事实力仍然要若干年后才能建成,并只希望达到有限的目标,旨在与西方长期的持久战中改善德国的处境。
其内容为尽可能迅速地征服低地国家(即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以阻止法国先占领它们,进而威胁德国重要的工业心脏-鲁尔区。
该作战另外还要占领低地国之机场,来进行对英国长期的空中和海上攻击。
但元首的训令中没有提到,迅速征服整个法国的计划,只以进占法国北部的边境地区为目标。
虽然是书面指令,希特勒原以为这样的攻击可以在最多数周内发起,但他发出训令的当天,他的如意算盘打破了这种幻想。
原来,他在对德军的真实状况方面被误导了。
为修复在入侵波兰中损坏的车辆,摩托化单位估计必须3个月后才能恢复,在加上军队库存的弹药基本上是接近用罄的。
编辑本段盟军的战略1939年9月,比利时和荷兰仍然保持中立。
只要有可能通过坚持严格的中立政策,他们试图避开战争。
虽然他们秘密安排与同盟国进行合作以对付德国入侵其领土,他们没有公开作好准备。
法**队的最高指挥官,莫里斯・甘未林,在该月建议,盟军应利用德国被捆绑在波兰的事实,应抢在德国之前占领低地国家。
但是,这一建议未被法国zhèng fǔ采纳。
1939年9月,象征xìng的萨尔攻势-只是名义上履行战前保证波兰而由西方执行救援的攻击-法军士兵在10月撤出前向萨尔前进5千米(3英里)。
在这个时候,法国已部署了98个师(但有28个是后备或要塞师)和2,500辆坦克对抗德军43个师(其中32个预备役师)及德军没有任何坦克。
根据当时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首长威廉・凯特尔的判断,法**队很容易就能够突入德军防卫薄弱的西部防线。
10月以后,法国决定在1940年不采取主动行动,虽然法**队的大部分在20世纪30年代已被设计为针对进攻作战。
盟军认为,即使没有东部战线德国zhèng fǔ可能会因封锁而出现不稳定,这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过。
如果在纳粹政权没有崩溃下出现这样的可能xìng似乎也越来越容易,1940年时盟军将执行一个巨大的现代化和扩军方案,以发挥在对德国的战争中现有军工生产的优势以建立压倒xìng的机械化部队,其中包括大约24个装甲师,以在1941年夏天实施一个决定xìng的攻势。
如果低地国家该rì期时仍然没有承诺参加盟国的行动,同盟国如有必要可打算坚决破坏其中立。
显然,德国人会先发制人,因此战略上必须对此万一出现有所准备。
无论是法国还是英国都没有预期波兰能如此被迅速击败和德国的快速胜利令人不安。
大多数法军将领赞成采取一个非常谨慎的态度。
他们不认为德国的意图是可以准确预测。
大部分部队应预留在一个中心位置,即巴黎北部,以备不测。
如果德国人确实明显的通过佛兰德之路线前进,他们只应留在法国北部,因为他们的步兵是疲惫不堪及缺乏供应。
然而,如果他们试图攻击盟军战线的中路,这些盟军的预备队将具备理想的优势,以阻止德军前进。
如果德军通过瑞士前进,该预备队将成为唯一的手段来应付这样的突击。
编辑本段两军战前士气状况美国作家德鲁・米德尔顿在其著作《用兵之道》中,对法军在法国战役初表现有这么一段叙述:“二次大战初的法国战役中德国人比法国人工有更大的干劲和魄力。虽然法国人是为保卫祖国而战,但是他们往往给人们这样的印象:他们一心只想从战争中脱身出来,好赶紧回家团圆。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冬天,军官团中许多人的强烈**、亲法西斯的情绪对法国的崩溃起了作用。也就是在这个冬天,我初次听到了这样的话:‘宁要希特勒,不要勃鲁姆(注:当时法国左翼政治势力的总统后选人)’”
。
编辑本段经过荷兰及比利时1940年5月10rì,天刚破晓,成群的德军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突然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机场、铁路枢纽、重兵集结地区和城市进行猛烈的轰炸。
5时30分,在北海到马奇诺防线之间的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德军地面部队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揭开了入侵法国的序幕。
担任助攻和吸引英法军队主力的德军b集团军群,首先以空降部队对荷兰和比利时境内的重要桥梁及要塞设施实施了袭击。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立即造成了荷、比军队的慌乱,紧接着,b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趁乱发起了猛攻。
由于伞兵部队已经占领了各要道,b集团军群的进展颇为顺利。
德军b集团军群对荷兰和比利时边境的突破,致使集结在法国北部的英法主力立即越过法比边境火速增援。
此刻,希特勒正在地下指挥所里焦躁不安地等着前线的消息,当他听说英法主力已经出动时,“高兴得都要哭了”
。
他兴奋地对周围人说到:“他们正好掉入我们的陷阱!我就是要他们相信,我们仍在执行原定那个‘黄sè方案’,仍尊奉施里芬的主张。他们上当了,等着瞧吧,好戏还在后面。”
博克的b集团军群吸引了英法主力时,勒布的c集团军群也摆开架势。
他们正在对马奇诺防线进行的佯攻表演得非常成功,使得法国从南部撤回部队时犹豫不决。
阿登森林5月10rì凌晨,德军担任中路主攻的伦德施泰特德a集团军群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实施主要至5月16rì德军进攻形势图突击。
仅30万人口的小国卢森堡当天不战而降。
给伦德施泰特上将打头阵的是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将军指挥的装甲兵团,该兵团下辖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赫尔曼・霍特的第15装甲军和乔尔格-汉斯・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
其中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战斗力最强,它作为克莱斯特装甲兵团的主力和先锋部队编有3个装甲师。
而第15和第41装甲军仅各辖2个装甲师。
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轻易突破比军的松散抵抗,只用了两天时间便穿越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境。
5月12rì下午,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已经到达马斯河北岸,并攻下了法国著名要塞城市--sè当。
当天夜里他们便开始了紧张的渡河准备。
“德国人强渡马斯河是法国之战的关键。在以后5个星期中还有其它同样大胆的行动,但是没有那一次能对事态发展产生过这样惊人的影响。”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