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1 / 2)

() 直到三月二十三rì(戊子)这天,张璁﹑桂萼这两个家伙此时还慢悠悠的走到凤阳而已。纵然京城那边已经传出阵阵的“变奏声”,但这些似乎一点也没有影响他俩人的心情。当下,他们在凤阳这边依然走得很开心!

不过,当送谕旨的那位官员来到张璁﹑桂萼两人面前时,他俩顿时收起脸上原有的笑容上前迎接。

当接过谕旨以后打开一看,张璁才发现事情原来比想象中的要差很多。因为,小皇帝又踩中了内阁设下的连环圈套!

“嗯?那就奇怪了,大臣那边不是已经让步了吗!请问,究竟还有什么问题呢?”

别急!下面由我来慢慢解释给大家听。

蒋冕所安排的一系列举动,从表面看上去好像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但事实上……内有乾坤。

首先,尽管目前朝廷已经承认了献皇帝朱祐杬的政治地位。但实际上问题不光还没有解决,反而还变得比以前更加复杂得多!

因为就目前情况,咱们小皇帝仍然有两个老爸!一个是献皇帝朱祐杬(本生皇考),这位是亲生老爸;另一个是明孝宗朱祐樘(皇考),这位是挂名老爸。

因此,要是不把“两考”区分开来的话,将来天下人很容易把事情误读为“皇帝大人的妈妈有两个老公”!到时候“皇室伦理”将会成为被天下人耻笑的话柄。

所以,张璁建议把献皇帝谥号上的“本生”二字去掉,直接尊其为皇考;另外,孝宗皇帝应该改称为皇伯考,这样才可以把以上复杂的关系明确区分清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蒋冕他们之所以肯妥协,完全是因为害怕张璁他们上京对质,所以才想到利用小皇帝对谥号认识上的模糊,从而蒙混过关。

这样一来,既可以把小皇帝那些无休止的要求堵住,又可以把张璁﹑桂萼两人送回南京。可见蒋冕他们这一套真的非常之“高”(明)!

不过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招jīng心策划出来的“忽悠伎俩”,最终结果就像国足后卫解围那样“只见高,不见效”!

嘉靖皇帝虽然一点也不傻,但偶尔也会有不小心的时候。相反,张璁大叔虽然平rì有点傻,但在关键时候他可是一个头脑很清醒的人,所以他一眼就能看穿这次内阁“轻易顺从”背后的猫腻。

大家可别忘了,张璁他们此次冲着京城来,是因为有很重要的“正经事”(议礼升官)要办。现在好不容易才走到这一步,想就此让他们回去?估计再傻的人也不会答应吧!

所以,当张璁看完这封赶他们回南京的奏疏以后便立刻作出反应!

“哼!开什么国际玩笑啊?我看他们根本不是想把问题解决,而是想在这个问题上把我们解决!老子跟皇帝大人那么熟(开始拉关系了),以我对他的了解,很明显‘本生’二字绝非出自皇帝大人的本意!”

于是,张璁大叔即使人在凤阳,但仍然写上一封奏疏给小皇帝说明目前情况(“两考”不可并存),并且严厉指责一众内阁大臣的卑劣行为。

“好!有种你们就别走,咱俩现在马上就过来!”

随后,张璁﹑桂萼两人一路向北直奔京城而去。

当皇宫里的嘉靖皇帝知道自己又一次上当受骗以后,他发誓:“以后,打死我也不会再相信内阁那帮老家伙说的话了!”

眼看局势呈反方向倒,“议礼派”那边的形势一路看涨。内阁首辅蒋冕以及礼部尚书汪俊已经感到无能为力,于是他俩也只好向皇帝大人申请致仕。

对于这两个不听话的下属,嘉靖是不会挽留的。而接下来内阁首辅的位置则由毛纪接任。此时,内阁成员包括毛纪、费宏以及刚上任的石珤;此外,礼部尚书一职则由吴一鹏代任。

另一边厢,在经过连续几个月的徒步拉练,张璁、桂萼两人终于在五月二十四rì(戊子)这天来到了京城。此时,朝廷上下对于“议礼派”早已心恶痛绝,而张璁更被众人视为首恶。

而正当张璁、桂萼他们满怀希望地进入京城的同时,一个新的对手已经在不远的前方等着他们的到来。此人正是杨廷和的儿子─────杨慎。

杨慎,字用修,于弘治元年(1488年)出生在四川新都,正德六年殿试考取状元,现任翰林院修撰。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