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大生毕业那阵,全国人才市场将放未放。
以西山省为例,该省地方院校的毕业生,若是要到外省去工作,那是要交“跨省培养费”的。
很多毕业生对此颇有怨言,说,好容易有单位相中我,却还要人家出钱,简直一点道理都没有。
可地方高校这时也会振振有词,说,我们培养了你三、四年,本是要让你们这些毕业生服务于地方的,如今你们去外省高就,那是为外省的经济建设作贡献去了。我们地方高校,收取一点培养费,也是合情合理的。
真所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在跨省培养费上,毕业生毕竟是弱势的一方。用人单位若肯出这跨省培养费,那还一切都好说。若是不肯出,那些找到外省工作的毕业生就只能空欢喜一场。有决心大、家境好的,就自己掏腰包,更多的人,只能是骂几句娘,然后满心滴血地、眼睁睁地看着外省工作机会如同一个有缘无分的女子一样,风情万种地从自己身边溜走。
怪不得有社会学家曾像写广告词一般地指出,“流动,也是一种进步。”
现在社会已经进步,八零、九零后们,自然不在受此限制。赵大生他们,却刚好处在社会将流动而未流动的节骨眼上。
被跨省费弄残了的毕业生们,都在诅咒、抱怨。
赵大生也诅咒、抱怨。
赵大生的诅咒与抱怨多少不太走心。这就好比有个村妇说哪家谁谁谁不好时,旁边的人总要在jīng神与言语上予以附和与支持的。赵大生的诅咒与抱怨多少有这个意思。
关于跨省培养费,赵大生内心有自己的另一个说法。他说:“这事情,看着是坏事,其实也可以将它弄成好事。关键是看你怎么弄。”
弄!
赵大生这“弄”字,说得意味万千。
好好的一个“弄”字,给赵大生这么三说四说,怎么听,都觉得他在说男女之事。
不过,赵大生听起来似在说男女之事的“弄”,可事实,他又的确是在说跨省培养费的事。
因为赵大生他自己身体力行,就把这“坏”事“弄”成了一桩“好”事。
那天招聘会,“二化”的面试官问赵大生跨省培养费是多少时,赵大生眼睛都没眨一下,就报出了一个8000元。
说实话,赵大生报出这个价格之后,心中有那么一刻,还是极度担心的。
眼看找工作这事,跨过这1%,就可100%地得到了。
可那一刻,1%毕竟还没跨过。
没跨过时,99%仍是99%。
所谓“功败垂成”,大多都是最后的1%没跨过。
赵大生能不能跨过这1%?
赵大生报出8000块跨省培养费时,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公元一九九八年,世界和平已经四五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也有二十年。但8000块钱还算是一笔不小数目。
在赵大生老家,一九九八年,就算是最好的猪肉,也还只是五块钱一斤。8000块钱,那都可以买1600斤猪肉了。
1600斤猪肉,那得吃多久啊?
要是换成生猪,算它200斤一头,那也得有整整8头。
赵大生老妈算是勤快的了,可一年忙忙碌碌,生猪也只能养2头。
8头生猪给赵大生老妈来养,那可得4年。
4年,一个大学本科都读完了。
堂堂三江市第二化工厂,愿意为一个末流高校末流专业的毕业生去花费1600斤猪肉么?
或者说,堂堂三江市第二化工厂愿意用8头猪去招录一个末流高校末流专业的毕业生?
赵大生也算是掐头藏尾的老手了,但此时,在人家没有明确表态前,他赵大生是没有把握的――尽管刚才面谈时,双方都有了良好的化学反应。
但此时毕竟涉及到了钱的事,而且是8000块,赵大生就一点把握都没有了。
8000块钱,8头生猪。
赵大生那时自己都怀疑,他全身上下那100多斤肉,连带搭送骨头,都不知道值不值一头生猪的价钱?
又更何况……
……又更何况,咳咳……
赵大生这8000块钱,还打了2000块钱的埋伏。
实际上,赵大生所在高校对于本科生的跨省培养费,不是8000,而是6000.
这狗rì的赵大生,张口之间,就多要了400斤猪肉。
双方短暂沉默的那一刻,赵大生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来了。
赵大生甚至有些后悔。
“赵大生啊,赵大生,到这个时候你还分不出轻重?你为了多要400斤猪肉,可能就要把工作都弄没了。”赵大生在心里责怪着自己。
赵大生要不是心脏足够强大,他几乎都要向人家改口,道出实情了。
好在沉默的时间总共才持续半分钟不到,这时,只见“二化”的两位面试官笑着说道:“8000块,好说!”
这话一出来,赵大生的心顿时从嗓子眼咕噜一声停落了回去。
赵大生暗舒一口气的同时,旋即又后悔起来。
刚才后悔,是怕自己多报了。
现在后悔,是怪自己少报了。
赵大生心中说道:“看这阵势,我报9000,大约也是没事的。”
狗rì的赵大生!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