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法海僧人(1 / 2)

() 历史上名为法海的僧人有数位,名最着者为金山寺法海禅师。

关于这位得道高僧的公案众多,曾有一则驱赶咬伤人兽的白sè蟒蛇进入长江的记载。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jǐng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的故事中,有道高僧法海禅师可能就是据此创作。

然而,伴随着明清时期封建礼教对人们心灵的禁锢而激起的反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只能在故事里寄予反封建、反**的期盼,在后人演绎的地方戏剧《白蛇传》版本里,法海禅师逐渐被塑造为破坏人间爱情的负面形象,最终成为封建伪善的代言人。

随着禅文化的普及,真实法海禅师现今已逐渐为人们所了解。

法海禅师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

其父裴休宰相,字公美,唐代济源地方裴村人。

出身名宦之门,世代奉佛。

裴休宰相于当时各宗派教旨均深入研究。

他在唐代长庆年间(821-824)考中进士,历任节度使、礼部尚书、太子少师等职。

大中六年(852),裴休升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居相位五年,为官廉洁、治理有方、博学多才、文书俱佳。

其身后《新唐书》、《旧唐书》都曾为他立传。

据《金山寺志》记载,少年的裴文德便接受父命,并由时任潭州(长沙一带)观察使的父亲亲自送往湖南沩山去修行,拜在当时禅门沩仰宗创始人‘灵佑禅师’足下为弟子。

古来禅林的说法,裴文德剃度时获赐法名“法海”

,人称法海禅师。

剃度以后,其师灵佑禅师rìrì命其苦行,前后为常住劈柴有近三年时间,又为常住五百余僧众运送生活用水近三年时间。

有时实在辛苦,也会略动念头。

一次,他大汗淋漓地担着水桶自语:“和尚吃水翰林挑,纵然吃了也难消”

这一语之下,每一餐大众吃完饭都肚子不舒服,饮食不能消化。

师父灵佑禅师听说了这件事以后,于法海禅师每rì来身边小参时,意味深长地对他说:“老僧打一坐,能消万担粮”

从此,大众腹中隔阂即完全解除。

法海禅师深感惭愧,即收摄身心,苦行服务大众僧。

禅师的胞姐曾因挂念亲弟弟,远道由都城往湖南地方看望弟弟。

不忍法海禅师长途往来运水的折腾,乃向寺院施舍脂粉钱,为常住修建了工程浩大的饮水磵,当地民众美其名曰“美女磵”

,从此解决了沩山全山大众长途搬运生活用水的困难,直到今天,这条饮水间的磵石还依稀存在。

造磵通水的相关公案,在禅宗丛林传为佳话。

不久,法海禅师行单上的苦行生活圆满结束,开始三年的闭关修行。

各类劳作外缘均通身放下,一心参禅。

三年圆满时,不开关门,师父灵佑禅师亲自到关门外直呼“法海”

之名。

返回首页 没有了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