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前面就是通山县。”侯将军对李自成说道。
“城内有多少守军?”李自成问道。
“探马回报,说城内无一兵一卒。”侯将军说道。
“吴三桂和清军在什么位置?“李自成问道。
“吴三桂大军还在咱们伏击他的地方一直没移营,清军往广东方向追去了。”侯将军说道。
“一直没有移营?看来吴三桂非死及伤,那进城吧。”李自成说道。说完,带领残军往城内走去,他们穿过破烂的城门进入城内,放眼望去,街上飘落着枯枝败叶,偶尔有野狗在街尽头闪过,不时有脑袋伸出窗户望一眼就缩了回去。一些店铺的门大开着,屋里积满灰尘。李自成摇摇头继续往前走去,街角处一老头坐在那里晒太阳,李自成跳下马走了过去,问道:“老人家,这城里的人呢?”
老人头也不抬,似乎没听见,“老人家。”李自成喊道,他轻轻拉了拉他的衣服,老人一斜倒了下去。
“皇上,他已经死去多日。”侯将军看了看老头面部,说道。
“给口吃的吧。”一老妪背着一小孩慢慢向他们移来,她伸出枯枝般的手无力的叫道。
“快,给她点吃的。”李自成说道。
侯将军从一军官手中接过馍馍递给她,老妪慢慢坐下放下小孩,说道:“孙子,有吃的了,你快吃。”
连喊几声,小孩垂着头没有应答,“小满,小满。”老妪喊道,喊声越来越小,她抬起头看了李自成一眼,慢慢的垂下头去,一行泪水在脸颊上滚落下来,身体也斜向一边。侯将军急忙伸手去扶,喊道:“老婆婆,老婆婆。”
没有应答,他伸手在她鼻下探了探,“哎!”摇摇头站了起来。
这时不知从哪里钻出几个小孩,抢老妪掉落地上的馍馍,“分点食物给他们。”李自成对军官说道。
“这里有馍馍,不要抢。”军官喊道把馍馍递给他们。
小孩接过馍馍拼命朝嘴里塞,一群衣衫不整的灾民从屋里涌出来,喊道:“给点吃的吧。”
军官看看李自成。
“分给他们吧。”李自成说道,说完,拿起一个馍馍递给一老头,问道:“老人家,这城内还有其他人吗?”
老人接过馍馍使劲咬了一大块。
“你慢点,别噎着。”李自成说道。
老人吃完馍馍歇了口气说道:“多谢将军,这城里其他几处还有一些灾民,都怕当兵的不敢出来。”
“侯将军,你马上带领几百人去寻那些灾民,分点食物给他们。吕将军你带领几百人,去收拾一些空房给兄弟们住下,不可再滋扰百姓,违者杀。”李自成下令道。
“兄弟们跟我走。”侯将军和吕将军各带领几百人离去。
“老人家,咱们是农民军,自家的队伍,我带领大家打天下,就有为了吃口饱饭。”李自成说道。
“自家的队伍?这些年战争不断,苦的还不是咱老百姓,当兵的来啦!抢人的抢人,抢粮的抢粮,你看看这一座好好的县城,满目苍凉十室九空,哀鸿遍野孤寡老幼。其实咱老百姓就要一个安定的生活,可以安心的种地,一家老少在一起就知足啦。”老人指着大街小巷说道。
李自成浑身一颤,自言自语:“难道我错啦?”
“报,将军,探马来报,在湖北通山县发现李自成的踪迹。”李副将奔进帐内对吴三桂说道。
“湖北通山县?”吴三桂问道。
“是的,在湖北通山县发现李自成及残部两万余人。”李副将说道。
“想不到他李自成给咱杀了个回马枪,马上传令下去,全军火速赶往通山县。”吴三桂下令道。
“看把你急得,伤都好了吗?”畹芳问道。
“早好啦,终于有李自成的消息,能不急吗?走,上马。”吴三桂说道。
“皇上,吴三桂已经拔营朝通山县奔来。”侯将军对李自成说道。
“他这么快就探到咱们所在?这个吴三桂的确厉害,这小小的县城无法抵御吴三桂大军的进攻,你们可有什么计策?”李自成问道。
“城南有座‘九宫山’易守难攻,咱们不妨去看看。”侯将军说道。
“好,即刻就去。”李自成说道。
通山城南,大道上一溜尘土腾起,一行人急急的往九宫山奔去。
“皇上,这就是‘九宫山’”刚到山脚下一将军指着山岭说道。
李自成朝山上望去,只见山势险峻奇峰林立,林深路窄云雾缭绕,他跳下马来说道:“好一处风水宝地,走上山。”说完,往山上走去。
“爷爷、爷爷,山下上来了一队官兵。”一青年跑进山寨对一老者说道。
“有多少人?”老人问道。
“就十几个。”青年说道。
“快,带我去看看。”老人急忙往山寨外走去。
“老人家,你好。”远远的李自成就招呼道。
“你们是?”老人待李自成他们走近了问道。
“我们远道而来,路过宝地,上山来看看。”李自成说道。
“哦。”老人仔细打量着李自成他们一行人,他见李自成面带紫气,器宇不凡,浑身透出一股帝王气势,急忙说道:“请山寨奉茶。”
“那讨扰那,你先请。”李自成说道。
“将军可是从京城而来?”老人问道。
“老人家好眼力,这是什么地方?”李自成问道。
“这是唐庄,老朽及族人世代居住在此。”老人答道。
“山外战火纷飞,山内安静祥和,这九宫山可有什么奥秘?”李自成问道。
“这九宫山方圆百里,有如星罗八卦,外人很难进到山内,你们能进来注定有缘。”老人说道。
“请厅内奉茶。”说话间已来到一大厅外,老人请道。
李自成他们走进大厅,分宾主落坐,已有妇人奉上香茗,李自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嗯,好茶,这是上等‘龙都香茗’。”
“这位将军百忙之中能品尝出此茶来历,老朽敬佩,只是….”老人欲言又止。
“唐公有话不妨直说。”李自成放下茶杯说道。
“老朽夜观天象,天象大乱,紫微星坠落,天狼星即位,白虎星暗淡,朱雀星隐隐,这是天意。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乱之后有大治,天意不可违,违抗天意只会劳民伤财徒劳无功。”老人说道。
“天意,什么是天意?那朝那代不是打来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我就不信什么天意?”侯将军说道。
“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帝王胸襟不可缺。”老者说道。
“你…”侯将军起身抽出佩剑。
“侯将军不可无礼。”李自成呵道。
“唐公莫怪,你继续说。”李自成对老人说道。
“九宫山,九五之尊帝王临位,宫门楼阙隐于其中,这是前世注定,望将军三思。”老人说道。
“依唐公之意该当如何?”李自成问道。
“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望将军为天下百姓着想。”老人说道。
“多谢唐公指点,我等告辞。”李自成起身说道。
“将军慢走。”老人起身送别。
李自成带领众将走出山寨,回头望去,山寨隐于迷雾中无寻踪影,“真是一处隐世修身的宝地。”
“三弟,你们回城把弟兄们都散了吧。”李自成对侯将军说道。
“皇上,别听那老人胡说,咱们还有军队,实在不行还可以去四川和张献忠会合。”侯将军说道。
“我一直与张献忠不合,汉中一战就不往来,继续打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兄弟战死,老妪临死那眼神,我一生难忘。我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些年我们带给老百姓的是希望还是灾难。”李自成说道。
“我们本可以带给老百姓希望,都是那该死的吴三桂投靠清军,咱们才会一败再败。”侯将军说道。
“这不能怪吴三桂,我今天突然明白,咱们起义以来深受百姓拥护,要粮给粮要力出力,一路凯歌打进北京城。自从大军进入北京城,将士们就贪图享受各自邀功,为所欲为,致使民心尽失,百姓遇咱们如洪水猛兽,安能不败,真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吴三桂与满清十数年交战,满清确容得下他,而我们却逼迫他投靠异族,我的确没有帝王胸襟,不能严于三军约束部下,才会有今日之祸。”李自成说道。
“大哥,这都是兄弟们之错。”众将士说道。
“神州大地十室九空,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我意已决,你们回城留一部分粮饷给百姓,其余的分给兄弟们,让他们各自回家吧。”李自成说道。
“大哥,我们愿继续跟着你。”众将说道。
“那好,三弟你回城去遣散兄弟们,我们会在山上给你留记号。”李自成说道。
“是,大哥。”侯将军说完往城里奔去。
“将军,探马来报李自成一夜之间失去踪迹,通山县方圆数十里没有一兵一卒。”李副将对吴三桂说道。
“一夜之间失去踪迹?难道他李自成遁地了不成?把所有探马都派出去,一定要把李自成给我找到。”吴三桂吼道。
“生那么大的气干嘛?担心身体。”畹芳劝道。
“当我见家人惨死路边,抚摸着他们冰冷的身体,看着他们祈求的眼神,我就发誓一定要亲手杀了李自成给他们报仇。”吴三桂痛苦的说道。
“不要难过,我们都理解,先进城再说。”畹芳说道。
吴三桂带领大军走进城内,“将军,这个老头知道李自成的一些情况。”李副将带着一老头来到吴三桂跟前,说道。
“你知道李自成的情况?说说看。”吴三桂问道。
“一月之前来了一队军队,他们把食物分给大家,才救了这一带数千灾民的性命。但就在几天前,他们留下几万粮饷,叫老朽组织大伙分给灾民后就不知去向。”老头说道。
“你下去吧。”吴三桂说道。
“三桂,这李自成是不是探到咱们要来,提前跑啦。”畹芳说道。
“两万余人的残军不伦往哪个方向逃总会有踪迹,李副将你多派些人马出去,挖地三尺也要把李自成找到。”吴三桂说道。
“是,末将这就去办。”李副将说完离去。
转眼一月过去。
“有没有李自成消息?”吴三桂问李副将道。
“方圆数百里都找遍了,没有半点消息。”李副将说道。
“有没有其他消息?”吴三桂问道。
“马将军来信说他们在虎头岭遇到伏击,他掉入陷阱,大军在马夫人带领下杀退伏兵。”李副将说道。
“他有没有受伤?”吴三桂急忙问道。
“来信未提。”李将军说道。
“我表妹那么厉害能带兵打仗,三桂你也教我武功嘛。”畹芳求道。
“好,好,教你,孔将军有没有来信?”吴三桂问道。
“有,他来信说正准备攻打资阳。”李副将说道。
“看来他们进展都还顺利,你下去吧。”吴三桂说道。
“三桂,这李自成一时也找不到,你答应我的事该办了吧?”畹芳等李副将退下后问道。
“我答应你什么事啦?”吴三桂问道。
“你答应灭了李自成就娶小清的,想赖皮。”畹芳蘘道。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