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各家学说的兴起,各个修炼宗派也开始了飞跃式发展。
悬空金顶,大觉寺,紫微星宫,凌云峰等各大修仙宗门盛极一时,端得是强者如云,高手如雨。
在各宗门的传承和记载当中,那些顶尖强者,不乏有渡劫飞升,成仙得道的存在。
经过时间的沉淀,无数大宗门经过了自己的发展,都有了自己的信仰和坚持,由当年到现在,最强盛的三脉当属道、佛、魔。
即便是也分裂成很多宗门,三脉子弟从来不会否认自己脱离于此三脉之外,哪怕强横无匹,纵横当世的宗门也不会例外。
此后万年中,皇室虽然没有昏君自毁根基祸乱朝纲,可较之从前仁武而贤明的君主,却平庸很多。皇室权利逐渐衰弱,宗门诸强不断强盛并开始无视政令,甚至公然抵抗大嵬皇朝。在自己宗门的范围之内,建立国中之国。
宗派的强盛,民心的迷惑,皇室的积弱,大嵬皇朝如同深海中独自航行的扁舟,在风雨中摇曳,一不小心就会船毁人亡,持续数万年的强盛皇朝将走向毁灭。
一时间,宗派之强威胁皇室,引动天下风云,群虎噬龙之象始现!
……
大嵬历五万七千三百六十五年,元魔宗强者莫罗只是在一个赌约之下,夜入皇宫强抢公主为妾,点破微妙的局势,皇家威严不复存在,各宗各门好像是一群除去了最后一丝羁绊的野兽,相互攻讦,甚至大打出手,不再顾及那个没落的皇族。
无数的宗门被强横的力量碾碎,无数的信仰在现实的争斗中灰飞烟灭。
皇族,就在这个风雨交加的世间默默生存,甚至被一些宗门奚落欺凌,还要拿出一些宝物换取自己对天赐大陆名义上的统治。
司空家好像已经习惯了宗门强者对他们的颐指气使,也习惯了敢怒不敢言的生存条件,一夜之间被拉下神台,只成为了一个势力较大的世家而已。
谁也没有想到,渐渐被人遗忘的皇族就这样卑微的生存下来,他们带着无尽的仇恨,也带着被羞辱之后的怨毒,开始了积累和复仇之路。
其实,当时的宗门强者们都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
司空一族把持皇朝数万年,他们的积累是别人无法想象的,皇族拥有的强者数量也并不比许多顶级宗门少,甚至还要超过很多。尤其是他们的修炼资源。经过几万年的积累,在顶级宗门眼里的天材地宝,在皇族眼中不过是一株较为上等的材料罢了。
只不过,这些积累和隐秘,曾经是皇族最后的秘密,并不为人所知。
司空家不想跟那些宗门拼斗,不过是因为当时的大势已成,如果强行下诏,令宗门臣服的话,司空皇族必将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会化为历史的尘埃,被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中。
所以,司空皇族为了保存实力,也为了rì后的崛起,甚至恢复曾经的绝对统治。他们选择了隐忍。
忍受侮辱的言辞,忍受轻蔑的目光,忍受世人的冷眼,忍受宗派的欺凌……
为的,就是rì后再次登上那座带着无尽光环的神坛。
数千年的等待后,宗门势力为了自己生存的土壤,为了天下第一的名头,更为了修仙资源的掠夺,已经不再像从前那般,对皇室心存忌惮。
各大宗门把其他宗门看成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道、佛、魔的各大宗门之间龌龊不断,却没有在意那个“没落”的皇室,或者直接选择无视司空姓氏的存在。
经过多年的乱斗,很多宗门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而且宗派内部也充满了竞争和争斗。这些高高在上的修仙者抛弃了曾经的纯粹,更抛弃了牺牲,为的只是让自己得道成仙。他们可不会管自己死后是否洪水滔天。
到这时,修仙路上的前行,不再代表美好与祥和,也不再代表光明与正义,它很多时候代表的是杀戮和掠夺,更多时候代表的强横与狠辣。
天下纷乱不休,各大宗门相互算计,各大学说相互责难甚至相互诋毁!
此次动荡,史称宗派之乱。
……
大嵬历五万八千九百六十九年,皇室一代天骄司空智降生。
在之后的历史评论中,就算是太皇司徒烈的成就都在他的光芒之下略显暗淡。
司空智的人生如骄阳耀世,数不尽的风流人物都不及其万一神采。
历史记载,司空智是大嵬皇朝在位最短的一任帝皇,也是寿命最短的一位皇帝,享年仅二十八岁。
当年司空智的逝去,被誉为皇室最大的损失,也是大嵬皇朝最大的损失。他的逝去,令司空家痛失大才,也令万民追思。
遥想当年,司空智大葬之时,无数人为之扶灵,近乎所有人都为这位英年早逝,也是令人敬重的皇帝披麻戴孝,痛哭不已。
皇室秘辛中所述,司空智出生便身怀奇脉,经常遭受病痛的折磨,可是他却毅力惊人,睿智无比,从小便显露过人的智慧和天赋,琴棋书画样样jīng通,兵法谋略信手拈来,在其八岁的时候,便得到了家族的认可,正式顶替自己的叔父,登基为帝。
司空智登基之后,几乎没有小孩子的顽皮和幼稚。
他小小年纪便成熟稳重,爱民如子,在权谋方面更是老辣果决,神鬼莫测。短时间之内令无数权臣心惊不已。
当年认为他是小孩子并准备看皇室笑话的权势家族曾经一度彷徨不安,并在他的刚烈与怀柔的手段下心甘情愿俯首称臣。
在此期间,司空家甚至没有动用一分一毫的武力,便使那些与皇家貌合神离已久的权利世家甘心归附,还不敢有任何的不恭与跋扈。
朝堂之上,司空智一言九鼎,他所决定的事情,无人敢有所质疑。
民间关于他的事迹与传说,是许多百姓所津津乐道的饭后谈资。不再像从前那样轻蔑不屑,民间与官家每每谈及皇室,尤其谈到智皇之时,心中有着无尽的佩服与敬畏。
智皇在位三年,于民间言出法随,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可笑当时各大宗派还抱着隐居山野,寻求天道,万民敬仰的幻想,对皇室不屑一顾。
当然,那时的智皇只是治理州府,整合朝堂,对那些自高自大的修仙门派不加责难,甚至还保持足够的尊重。
十二岁的智皇只花了四年的时间便整合天下群雄,还万民一个朗朗乾坤,在凡间重新树立皇家威严。
从此,大嵬皇朝再次问鼎天下,隐隐有了龙啸九天之意。
宗门众人这时才有所jǐng觉,不过在他们看来,那个十二岁的孩童所做的一切令他们有所感慨。
只不过,凡人一界的惊叹,也仅仅可以让他们jǐng觉而已。
此后,年轻的智皇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他勤于政务,政令开明,完善历法,训练军士,加强朝廷管制,提高皇室威严,丝毫不敢有所懈怠。
站在权利巅峰,智皇的威信可谓是空前绝后,可他却轻叹一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谨小慎微的一句话,便可看出智皇的凌云壮志,也可看出他的稳重成熟,胸怀天下的仁心。
智皇很明白,宗派大兴之势已经不可能被杜绝,他怕自己死后,大嵬皇朝再次陷入曾经的窘迫困境。
相比如此,当年的他不愿意用皇室的力量去跟宗派之间硬碰硬的激发一场战争。因为他好像看到了那场战争之后,满目苍夷,百姓流离失所的荒凉。
所以智皇只是引导各大宗派的仇恨,令他们自相残杀,最终走向自我削弱。
为此,智皇忍受了别人所不理解的痛楚与诘责。
骄傲如他,为了自己所要守护的人,抛却了自己的高傲,向那些嚣张跋扈的宗门势力表示谦逊姿态,向那些自高自大的所谓“强者”低头。
可是这并没有让那些唯天道至上的宗门清醒,反而更加肆无忌惮。
此间,宗门势力竟然还妄想在强盛的朝廷之中扶持自己的势力,俨然把凡间朝堂当成了各大宗门的另外一个战场,巩固他们在世间的超然地位。
而权臣有了宗派势力的支持,对于权力的yù望也史无前例的膨胀起来。
有些战争,终究是无法避免的。
宗派的咄咄逼人,权臣的贪婪无度。那些自持强大,yù壑难填的势力,于掠夺的凶残暴虐,yīn谋的yīn暗毒辣,最终让智皇忍无可忍。在其二十岁的时候,终于颁布一纸诏令,发动一场旷世之战。
谁都没有想到,当年的智皇只是一声轻叹,挥手间便把那些权臣家族在世间抹去,是那样的突兀异常,也是那样的雷霆万钧。其中,包括他最心爱的皇后所出身的家族,在智皇出手之后,曾经显赫一时权倾朝野的家族,除了一片焦土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
皇朝与宗门之间的战争,是皇室唯一一次展示出自己所有的力量,也是智皇生命里唯一一次御驾亲征。也正是那场战争,让他近乎油尽灯枯,更让他确立了自己万古一帝的光环。
那并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但绝对是一场血漫万里的战争。
魔道顶级宗门元魔宗,道家顶级宗门紫微星宫,佛门顶级宗门大觉寺,三家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宗门在智皇算无遗策,近乎残酷的手段之下被无情碾碎。
当时,天下大哗,宗门之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对智皇的诋毁和恐惧达到史无前例的至高点。
在各大宗门小心防御,甚至合纵连横准备与大嵬皇朝决死一战的时候,智皇却带领着司空家jīng锐和大嵬皇朝军士返回朝廷,好像从此对宗门之战不再感兴趣,也没有再次追究他们责任的意向。
只不过,这次雷霆手段,让宗门看到了皇家的力量,并不再像从前那般肆无忌惮。
等级不到十六年,偌大一个天下被智皇治理的井井有条,宗门势力不再挑动天下风云,朝廷和皇室的威严更恢复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当时年仅二十四岁的智皇已经两鬓如霜,绝脉的折磨和长期的cāo劳让他的脸sè苍白,身体虚弱。
无数名医为他诊脉治病,却没有太大效果,对于生死病痛的折磨和威胁,他也只是微笑着面对。
那时的他,就像是一个温和而年轻,却又好像历经沧桑的智者,即使天下间所有人都知道他病魔缠身,将不久于人世,也无一人敢挑衅他的威严。哪怕是站在天赐大陆顶峰的修炼者,也对他充满敬佩,没有丝毫的轻视之心。
在司空智人生中最后的四年里,他仍然勤于政务,得皇子司空岭时大赦天下。
智皇在位的最后一年,确立天下九城,一百零八州,十万四千郡,并迁都中州通天山,赐名天昭皇都,成为天下权利巅峰之地。
大嵬朝自那时起,推行募兵制,天下大定,开创又一个盛世。
大嵬历五万八千九百九十七年,司空家一代天骄智皇离世。
……
之后数万年间,天下因昏君jiān佞引发叛乱,可司空家好像得到上天眷顾,每每危局之时必有人杰出世,虽不如一代天骄司空智那般璀璨星空凌耀当世,可也保住皇朝传承久久不息。
大嵬历九万八千年,司空家族走向没落,皇室无奈推行府兵制,为万年后群雄割据之格局奠定基础。
那次皇室的没落,虽然也引得权臣与顶级宗门不尊皇令,可他们却不敢再做出丝毫逾越之事。
元魔宗、大觉寺、紫微星宫,当年哪个不是锋芒毕露?又有哪个不是实力雄厚?不都因为在司空皇族积弱的时候不断挑衅,极尽羞辱,才在皇室强盛时的威严下被彻底碾碎,最终走向毁灭,连一份完整的传承都没有留下?
本应传承万古的宗门成为前车之鉴,哪怕再强势的宗门和权臣,在没有下决心毁灭司空家族之前,都不愿再彻底挑衅皇室。
之后两千年,各方势力虽然都在积蓄势力,可谁也没有把握一统天下。皇家威严虽然有损,但谁也不得不承认,司空一族仍然是当世一等一的强横势力。至少在表面上,大嵬皇朝仍然是天赐大陆的正统。
大嵬历十万年整,久远的传承终于让皇朝得到万民的信仰,天昭皇都引发神迹,成为天赐大陆诞生之后,被冠以神朝之名的皇朝。
也许只有大嵬朝整整传承到十万年的那一天,民众才相信这个世上确实有真正的神仙存在,也相信除了自己这个世界之外,还有其他世界的存在。起码,降下旨意,展露神迹的存在,肯定是仙界中的存在,或许是更高层次的存在,反正凡人界没人有这个能力。
神迹降临,司空家被上天立为天赐大陆正统,天下众人纵观大嵬皇朝十万载,莫不感慨万千。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只不过,神迹终究是神迹,它不可能改变多年形成的势力格局,更不可能以所谓的天道之力,再次帮助大嵬皇朝一统天下。
也许相比于神朝之名的确立,相信神仙存在的凡间界,在前路茫茫的修仙路上,终于有了光明的目标,对于仙界的追逐,也愈发狂热。
随着修仙路上的再次兴起,大家突然发现,历史上有着太多太多的谜团得不到解释。
传说中,太古时期大神通者比比皆是,可他们却从来没有在天地间显露过自己的身影。难道那些强横无匹,早就成仙得道,早已通晓长生秘法的大神通者,挡不住岁月的侵蚀,在不知名的地方默默陨落?
如果说太古时期太过遥远,那么远古时期修仙界辉煌一时,哪怕战争中极大一部分文明传承,或者很多种族被湮灭在历史当中,也应该有遗迹流传下来。
随着远古的消逝,那些传承好像是被历史尘封在时间的长河当中,哪怕羽皇大兴修炼界的政令之后,那些传说中的遗迹传承也丝毫不见踪影,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完整的远古传承流传于世,这又是何道理?
而中古诸族争霸时期,人族早已有了自己的生存土壤,并开始了如嫩芽般蓬勃成长的初始文明。那些在太古时期就已经称雄一时的顶尖族群,在人族传说中,因为某种原因打破时空屏障,走向遥远而未知的星空。
他们又去了那里?
难道他们在的世界就是所谓的仙界?
难道他们就是人类的休闲族群所追寻的神仙?
近古时代,距离人族大兴最近的一个时代,也是古代诸族文明朽灭无踪的时代。那些强横万世,雄霸千古的族群,难道就随着顶尖族群的离去,任由人族宰割?
就算人族有着无数种族望尘莫及的韧xìng,就算人族有着超乎寻常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远古诸族几乎完全失去踪迹,也是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仅凭几个在大嵬朝偶然出现的异族,还不足以说明天地间诸族走向消亡,尤其这些族群遗迹没有显露的情况下。
修仙路,一条通天的大路,却有着无数的残酷考验和艰难险阻。
世人都在寻找这条道路的正确方向,却谁也没有找到过它的尽头。
无数的迷局,无数的劫难,为的是什么?难道就仅仅是为了成仙而成仙?
仙,无法给出答案!
修仙的人,给不出答案!
修仙路上的前赴后继,生命路上的多舛坎坷,到底什么是仙?到底为何成仙?
敢问……
仙之后,又会是什么?
是更多的谜团?
还是更高的追求?
或者是修仙路上的终点,亦或是永远无法找到的答案?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