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章近九千字,小开很大方
“你以为自己是无底洞是吧,”厉星王端着一大桶水走到“青铜案”旁边,道:“那就看看你这个脸盆儿大的无底洞能盛下多少水!”
既然手电筒不管用,照不到你那小洞洞里的庐山真面目,那也别怪哥们儿来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的手段了~~心念到此,整桶水哗啦啦都倒在了铜器中……
当然厉星王也怕此举可能会损坏文物,以至于若这件青铜案是什么三代古物价值高昂的话,如果被行家看出曾被灌过水,价值有可能降低。古玩这个东西求的就是古,本来sè泽暗黄一看就是久埋地下的古瓶,如果有人看着不好看,再帮它打打蜡自以为可能会卖个好价钱,其实恰恰相反,若对它洗新处理,结果,一文不值,充其量也就是个花瓶钱!
不过此青铜案太过蹊跷,而且它的外表质地看上去都想刚刚铸造而且一次也没用过一样,好奇心驱使下,厉星王也不想管那么多了,大不了待会儿再用布擦干yīn凉它!
水,灌进去了,结果却令厉星王大失所望,或者说,意料之中,之所以说大失所望,是本以为它能有什么神奇之处,就像张果老的酒葫芦一样,永远也灌不满。意料之中,现在是科技时代,事物运行都要符合物理法则吧,这“铁盆子”也就那么大点的容量,怎么能祈求它像张果老的酒葫芦一样呢?想想方才自己灌水之前的激动心情,到现在看真有点痴心妄想了,可笑。
现在水倒了有半桶,而青铜案也已经被灌满了近三分之二,由此可见它根本就是个普通容器罢了,不过这时候厉星王仍然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或者希望,因为方才“盆”zhōng yāng的小洞“吸收光线”的本领着实邪门、蹊跷。张果老的酒葫芦灌不满,前提是先把它灌满,然后无论你再灌多少酒,它总是不会溢出来,那这尊青铜案是不是也有相似之处呢?
装水不容易,但灌水却是个很容易的活,心中年头一到,厉星王一发狠,一抬桶底水哗啦啦全被倒了进去,就要灌满的时候他变慢了动作,改为细水长流地向里倒。
溢出来就溢出来一点,大不了待会儿在擦一下桌子,厉星王突然感觉现在的自己很可笑,竟然在执迷似地验证一个也就能装下三分之二桶水的铜盆子能否装得下一桶水。最后再倒一点,水面必然溢出无疑,厉星王的视线都已经转移到旁边桌子上的一块擦桌布上,水一溢出来,还是有点麻烦的。
只是当厉星王转过视线,并没有看到脑中想象的水漫桌子的场景,而是,当水桶中的水全部倒光之后,青铜案竟然滴水未溢!他又马上去盛了半桶水,再倒将进去,仍然没有一滴水溢出,铜案里面的水面始终保持着满溢将溢的状态,但却没有一滴露出!厉星王扔掉空空如也的水桶,一屁股坐在了身后的椅子上,神物,还……还是鬼物?
由于里面装了一桶多水,加上铜盆的自重,凭厉星王一个人的力量一时还难以搬动,扔了还是留着卖掉,是个问题,试想一下你敢把一个这么邪门的东西摆在屋里吗,三更半夜指不定就有什么jīng灵还是邪灵从里面蹦出来跟你玩,虽然鬼怪有无还需再论,但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厉星王现在只能归功于鬼怪之力了。
正当他努力地想把水重新倒出来,对它再做处理的时候,盆壁一周,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正游动着的蝌蚪!由于厉星王正在努力搬青铜案,里面的水自然不停晃动,为了证明自己是不是看花眼,他暂时停下了动作,水面愈来愈趋于平缓,等水面完全平静的时候,他终于看清楚了,游动在盆壁一圈的哪是什么蝌蚪,而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奇怪了,在自己的记忆里,以前铜盆里面壁上,根本就没什么文字啊,为何现在却出现了一圈密密麻麻。而且都像是古体的小字!他尝试着伸出手指头去触摸盆壁,想感觉一下有文字的地方有没有yīn刻的凹痕或者阳刻的凸痕,平平如也,而且还能发现当手指没入水中的时候,文字竟然出现在自己的手指上。
这说明那些文字只是投shè到盆壁上的投影,一定是自己给铜盆灌入了水后,因为水的折shè缘故或者产生了其他光学效应,一些被隐藏的文字投影到盆壁上来。那原来的文字隐藏在哪里呢?厉星王隔着水层看了看依然显得深邃而黝黯的盆底小洞。
“墟者,深壑也,人间有归墟,为天下江海之水汇聚之所,吾曾得一部残卷,上诉上古周时有一国名星,其国子民自称源于天外,来于天外……”
好歹也是本科生,文言文还是有一定水平的,至于古文字,由于厉星王以前曾看过几本民国印本的,盆壁上的古字虽不能说全部认识,但看着也都很眼熟,找到一个看似开篇的地方,费了半个多小时的功夫,稍稍看懂了有两百多个字。
感觉上这些文字在讲一个神话传说,但作者的语气却又很严肃,不像是在纯粹地杜撰一个虚妄之谈,又根据这个青铜案处处透露着古怪与神奇,厉星王本能地认为莫非是高人遗留地什么信息?
好奇心驱使,厉星王继续瞪大眼睛,读起恰好能看清比划的盆壁小字,理解起来虽然吃力,但其中所诉所讲的内容,却让他大感兴趣,不知不觉间忘了看文言文已经古字的疲累。
就已经理解的一点内容来讲,主要说了这样一件事,做这篇文章的其实是个道士,道号曰无尘真人,但“我辈中人,多呼吾‘无尘斗主’”,也就是其他的道士却都喜欢称他“无尘斗主”,从字面上理解,这个真人似乎很喜欢打斗的样子,而且都成了打斗界的狂人老大,斗主,所以才被称作“无尘斗主”。这个叫“无尘斗主”的道士曾经获得一本上古残卷,残卷上写的多是上古时一个叫“星国”的西周强国故事,星国人自称来自天外,祖源也是天外,常说自己民众不是人间之人。残卷中讲:人间有归墟,是天下江海之水汇聚的地方,天上有星墟,是诸方星辰集纳之地,墟中有神,名为墟神,是中千世界之主,墟神统治星界,创造一个中千世界十亿星辰。而星界,是一个异世,不属于人间,甚至不属于三界六道,是一个dú lì且特殊的世界。
而无尘斗主根据星国残卷中讲述的种种传说,于一次打坐修炼之时突发奇想,把自己手上拥有的分别属于儒释道魔的四本功法秘籍,提炼其jīng华,花费七载,终于创造出一门无上法门,名为海墟归元功。“总四家之言,纳于一体,如渺渺海墟,归于一元,此鼎,名天墟鼎,其中有吾所施印法,纵然吞天下之水,亦满而不溢……”
“满而不溢,满而不溢!”终于看到这四个字,厉星王震惊地不行,“果然这鼎是被施了法术的,不然绝不会有那种违反自然常理的情况出现!”
接下来的语句涉及静脉、穴位,以及很多像是道家修炼的方法类的词句,应该就是那无尘斗主自创的“海墟归元功”功法了,原来厉星王认为道士只不过修养身心调和心xìng讲求天人合一罢了,却没想到还真能施放法术,这个天墟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看到此处,想到这里,一个词突然蹦入厉星王的脑海:修真。
天墟鼎中投影的文字中有记载的星墟以及墟神的传说,在无尘斗主得到的那本古星国残卷中,里面讲诉了星界被毁,墟神覆灭的“往事”,这些东西厉星王只当做神话来看,毕竟连无尘斗主叙述的时候都用了“传言”两个字,连他老人家自己都不清楚。墟神为中千世界之主,关于这个厉星王考虑了一下,关于世界概念他还是了解一二的,据佛道典籍中的某些说法,我们现在身处的世界名叫娑婆世界,而娑婆世界有多大,可以这样概括,一个小世界由一rì一月构成,一千个小世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所以各家典籍中常有三千大千世界的说法,这是先人的宇宙哲学观,但与现在的科学宇宙观却有不谋而合的地方,由小到大,层层嵌套。有人就曾说,单纯从空间上来论,太阳系也许就是先人所说的小世界,而整个银河系就是一个中千世界,一个星系团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佛经典籍中讲一个佛陀所教化的区域就是一个大千世界,由此可见其空间范围的广大浩瀚难以想象!
若墟神是中千世界之主,那么换句话说,娑婆世界的墟神就是掌管着有两千亿颗恒星组成的银河系的老大了,这一说法实在新鲜,但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超自然超科学的事物海了去了,连“天墟鼎”这么牛x的东西都存在,无尘斗主所记载的那些也并非没有可能。
法术,功法,真人,传说,神话,如此多的信息让厉星王不自觉考虑到一个以前经常萦绕在自己脑海的词语:修真。因为自己以前在网上看过不少玄幻修真,现在联系关于牛x天墟鼎的种种,那海墟归元功莫不是一门修真功法?也许中飞天遁地那种大能大力没有可能,但现在厉星王想,能像无尘斗主一样能施法把一个容易变成怎么灌水都灌不满,就已经够牛x了。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就已经坚定了弄懂甚至于学习这门功法的决心。
天墟鼎中的水他当然没有倒掉,而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都沉浸到查字典,查典籍,看道家医术弄懂鼎中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上来,忽忽一周过去,投影到内侧鼎壁上的内容总算都弄懂了,不过他也发现了一点,鼎壁上的那点内容根本不全,根据上面的记载,还有很大一部分海墟归元功的功法藏在藏在哪黝黑的鼎底小洞中,“待功力rì涨,墟中之迷自然得晓”。
无尘老鬼这就是纯粹的卖关子了,原来鼎底的那个小洞是他根据自己对“归墟”的体悟,所施法铸造的一个小型归墟,正由于这样才会水注而不满,海墟归元功有一部分内容还藏在鼎中归墟中,要等到有缘人功力增长之后,后面的内容自然会得见。
有缘人?厉星王心中不解,难道那老道早就知道会有人接手他的这些遗物不成?
一周之后,厉星王开始了对天墟鼎中所载功法的试炼,仅仅一次修炼,就有了丹田发热,全身轻盈的感觉,再修炼几次,有周身百骸皆同,上下一起甚至于脱胎换骨的感觉。如此便是修炼海墟归元功第一境第一层的效果了。海墟归元功共有五个境界,第一境五行制化境,第二境四相无真境,第三境两仪归元境,第四境一合太极境,第五境天墟无极境。每个境界又有三层的划分,第一境界第一层,按照功法中所说,就等于普通“修真界”的筑基期。海墟归元功的特别之处之一,就是筑基之快超乎寻常,一般情况一个月就可筑基,不过有一道小小的关卡,若能突破关卡,一个月就可以筑基功成,进入第一境第二层,若不能突破关卡,将要在第一层上耗费三年时间!
海墟归元功下练元神,中练玄罡,上练暒曈,元神厉星王还懂点,至于玄罡、暒曈是何物就不理解了,不过按照功法中的说法,后两者的解释应该都在隐藏在“归墟洞”中。因为“玄罡”要到四相无真境后期才能修炼,至于暒曈则要到两仪归元境时才可以,既然目前离自己很遥远,厉星王也就没有深究,况且就算想深究也无法深究,谁知到该如何看到那连光都照shè不进去的“归墟洞”中是什么模样。
五行制化境第一层的功法修炼一个月下来,厉星王自感小有所成,因为现在的自己体力充沛,jīng力旺盛,以往在外面送外卖又兼工做跑堂,一天下来,回家后无不是神疲力乏,全身酸痛,现在却感觉有使不完的力气,用不完的经jīng力,忙碌一天之后就跟没事人一样,晚上打坐修炼一小会儿白天工作所损耗的那一点半点jīng力体力也就完全恢复。妙处无穷,不可言传。
不过有了这样的变化之后,以往本就对自己工作动摇的心思,现在波动的更加厉害,自己体力好jīng力充沛之后,难道能做的只是多送几份外卖,多打几份兼职工,然后多挣几块别人像施舍一样给你的工资吗?也许自己需要改变一下。打工的rì子,有种漂泊流浪无依无靠的孤独感,更何况对孤儿身份的厉星王来说。
这天,厉星王又像往常一样,顶着六月份火辣的太阳送外卖,在为一家小型公司送的时候,因为天气实在太热,便想着抄稍微远一点的两座楼之间的林荫夹道过去,虽然比走大路是远了点,但起码一路上都是yīn凉,大可以休闲地避开头顶的太阳散散身上积累的火气。
夹道并不宽,而且显得偏僻,行人一般都走大道,很少有从这里经过的,厉星王独自一人提着送外卖的篮子不紧不慢地走着,总算这在蒸腾的大都市里找到一丝凉爽。可就要穿出这个夹道的时候,前面的路口突然拐进来几个青年,若不是敞着怀,便是直接脱掉了上衣,显然也是因为这鬼天气的缘故。
几个人好像是为了乘凉才进这个偏僻的小道,只见他们倚着墙或直接坐到地上,严严实实地堵住了厉星王的去路。看到正赤着上身倚着墙的一个青年,粗壮手臂上纹着骷髅头,厉星王就认出了这伙看上去为什么那么脸熟的人,不是武校的张强那几个家伙还能是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