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明1639> 第十七章:皇太极入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皇太极入京(2 / 2)

至此,许多唯周延儒马首是瞻的官员纷纷出言声讨皇太极等人,非要凌迟处死他们不可。这样的一面让朱慈烺大感意外。可就在这个时候,御史大夫兼翰林编修黄道周,出班奏道:“万岁,臣以为万万不可处死皇太极等一干人。我大明乃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又岂能与尔等蛮夷一般见识?如此只会损我大国风范”

崇祯皱眉问道:“那黄爱卿的意思是?”

黄道周顿首道:“昔rì唐太宗义释突厥颉利可汗,换来了边塞数百年的和平,高祖皇帝亦是如此才换来四方来朝。臣以为万岁何不效法先贤,以德报怨?以大义感化虏酋等人,让其感恩朝廷,再释放归去,如此不是不用一刀一兵,便平定辽事么”

“万岁,臣附议。”

“万岁,臣也以为皇太极该放,不该杀。”

清流派的文官纷纷出班附和黄道周。

崇祯帝默默不语,自从他与朱慈烺私下谈了一次话后,现在他对这些文官已经有了成见。听到这么一番话后。心中不满之意甚之又甚。可他又不想被这些文官说是忠言逆耳的昏君,当下也是沉着脸不说话。

“黄大人难道忘了数个月前虏靼兵临城下的困境么?”周廷儒反驳道。

黄道周冷哼一声,反问周延儒道:“莫非周大人认为皇上不如唐太宗雄才伟略?”

周延儒脸sè急变,大声喝道,“皇上圣明,天地可鉴,世人共知,比之唐太宗有过之无不及。只是唐太宗当年生擒颉利时,整个大漠已经被唐军控制住,如此放回颉利,也是无甚关系。”他顿了顿,又向朱慈烺一抱拳。道:“可今天不同。太子殿下虽然擒得皇太极,盛京亦被摧毁。可多尔衮手中还近十万兵马。辽东仍在满洲虏靼手中,洪承畴大败便是最好的证明。这个时候放走皇太极他们,那么太子殿下所作的一切岂非白做了?”

周延儒句句带到朱慈烺,说得他心中很是受用。看向周延儒的眼神也没有往rì那般厌恶了。

黄道周大喝道:“我大明天下百姓,何止万万。百万jīng锐之师随呼随至,难道还会惧区区蛮夷,杀了皇太极,岂不是向四方证明我大明天朝惧怕满洲虏靼。那么我们大国的风范何在,礼仪气节又何在?”

周延儒当即哑然,他怕再说什么会损了皇上的面子。当下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朱慈烺见到黄道周大言不惭,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不满,冷笑道,“黄大人,你不知道辽东前线边军将士有多少战死沙场,更没有见过大辽河水被血染红的景象,自然能够在这里昂着头说什么风范,礼仪。我就打个比方,今天有一伙强盗冲进你府中,杀你儿子家丁,抢你财物女人。你还会像现在这么镇定地留他们吃顿饭,好言相劝他们以后不要再干这些事了?然后就直接放他们离去?你说,你会不会?啊?”

“我…..”黄道周顿时哑然,继而反道:“殿下这是歪理邪道!”

“什么歪理邪道”朱慈烺从鼻子里冷哼出一声,驳道:“国事难道不也是如此么?自万历年来,虏靼兵犯我大明屡年不止,就两个月前,就残害了我京畿一带百姓何止数万,如果不是本宫冒死出关,今rì的山东百姓也已经遭殃了。你现在在这里说什么风范礼仪?当rì虏靼打到通州时,你为什么又不表现出你个人的风范气节,向父皇申请让你前往虏营说服他们退兵。依我看你根本就没有把朝廷的安危当回事。而且还很让人怀疑和虏靼子有勾结。这般向父皇申请释放虏靼皇帝”

黄道周脸sè大变,急跪落地,磕头不止道:“皇上,微臣对朝廷忠心耿耿,rì月可鉴,绝无与虏靼勾结。”

“哼”朱慈烺很鄙夷地看了一眼黄道周,冷哼一声,

那些支持黄道周的文官们心中惊骇之时,想不到太子自辽东回来竟如变了另一个似的,言词锋利之极,口才堪是天下无人能及。都暗暗庆幸自己没有出去说话,否则就要吃大亏了。

崇祯向朱慈烺投去赞许的目光,继而脸sè一严,道:“太子休得胡言,黄大人的忠心,朕是知道的。黄大人快平身吧”

黄道周告罪起身后,那还敢多言,只好退回列去了。

陈新甲和周延儒对视了一眼,两人都为朱慈烺的言词而感心有戚戚。想起前两rì得罪朱慈烺一事,两人就不由冷汗湿衣。忙出道一起奏道:“臣等认为太子所言极是,请皇上下旨将皇太极等人处于极刑。”

卢象升看见朱慈烺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心中也十分欣喜。出班奏道:“皇上,太子所言甚是,皇太极等人决计不能放,可枭首示众以慰天下百姓的心,鼓舞边关将士的士气啊。”

崇祯终于露出笑容,点了点头,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太子与周爱卿、王爱卿还有卢爱卿所奏不无道理,放走皇太极无疑是纵虎归山,如此,传朕旨意先将皇太极负枷游街,以振奋京师百姓和京营将士之民心、士气,明rì在午门前剥皮点天灯!”

“万岁圣明!!”

百官齐齐跪下,高呼起来。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