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大呼:“助董卓为虐者,乃李儒!谁去擒来?”
李肃应声愿往。
忽听朝门外发喊,人报李儒家奴已将李儒绑缚来献。
王允命缚赴市曹斩杀;又将董卓尸首放于街上暴晒!
董卓尸体肥胖,看尸军士用火放其脐中为灯,膏油流了满地。
百姓路过,莫不手掷其头,足踩其尸。
王允又命吕布同皇甫嵩、李肃领兵五万,至郿坞抄籍董卓家产、人口。知
却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闻董卓已死,吕布将至,便引了飞熊军连夜奔凉州去了。
吕布至郿坞,先取了清月。
皇甫嵩命将坞中所藏良家子女,尽行释放。
但系董卓亲属,不分老幼,悉数杀之。
董卓母也亦被杀。
董卓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皆斩首。
收籍坞中所蓄,黄金数十万,白金数百万,绮罗、珠宝、器皿、粮食,不计其数。
回报王允。
王允乃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众官,酌酒称庆。
正饮宴时,忽人报:“董卓暴尸于市,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
王允大怒:“董卓伏诛,士民莫不称贺;此是何人,独哭?”
遂唤武士擒来!
擒至。
众官看之,无不惊骇:原来那人不是别人,乃侍中蔡邕!
王允问:“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你为汉臣,乃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为何?”
蔡邕道:“我虽不才,也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晾。”
众官惜其之才,尽力救之。
太傅马日磾亦密跟王允道:“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杀之,恐会让失人望。”
王允道:“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
当下王允不听马日磾之言,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
一时士大夫闻者,尽为流涕。
后人论蔡邕之哭董卓,固自不是;
王允杀之,亦为已甚。
有诗叹:“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且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居陕西,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蔡邕。
王允道:“董卓跋扈,皆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
使者回报李傕。
李傕曰:“求赦不得,各自逃生可也。”
谋士贾诩道:“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
傕等然其说,遂流言于西凉州道:“王允将欲洗荡朝廷矣!”
众人皆惊惶。
扬言道:“徒死无益,能从我反乎?”
众人皆愿从。
于是聚众十余万,分作四路,杀奔长安来。
路逢董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引军五千人,欲去与丈人报仇,李傕便与合兵,使为前驱。
四人陆续进发。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