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rì早朝,皇帝及众臣皆已到太极殿,唯不见王导。皇帝亦怪之,回身看看刘屹,见其一脸茫然,料其也不知何故。便问殿下众臣道:
“司徒王公何故未至?”
王导长子,中书侍郎王悦上前奏道:
“回禀陛下,家父昨夜染疾,故未能上朝,请皇上见谅。”
“无妨,司徒大人安心休养,待病愈之后,继续辅政。王爱卿,司徒大人何病,要紧否?不如朕遣太医前去查看。“
“谢皇上挂心,家父偶感风寒,然年老体弱,故病患来之甚凶。家父以忝居首辅之位多年,无大功于社稷,今岁又逢大旱,实乃上天感应,故上疏逊位,归乡颐养余生。望陛下准之,另择贤能担此大任。”王悦边言边将其父奏表呈上。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众臣一时不知所措。皇帝定了定神后,言道:
“王公贵体有羕,朕当亲往探之,余下事宜,rì后再议。王公抱病休养期间,众位爱卿须各司其责,切勿耽误国事。今rì早朝到此。”
皇帝下了朝回到御书房,司马岳和刘屹紧随其后。
“安和。究竟是何原因?师傅昨rì还一切安好,今rì为何突然请辞?”皇帝带着怒气问道。
“臣亦不知,司徒府上一切如常。昨夜师父尚与臣谈话,不觉其有羕。”
“皇兄,料安和定不知内情,何必为难?”司马岳劝解道。
“唉。朕方才一时急切之言,安和,勿以为意。”
“臣不敢。不过细思之,师父近rì之举动似有反常,臣料必有或将有大事发生。”
“究竟何事,就连师傅亦不能妥善处之,故而请辞。”司马岳思索道。
“臣以为当今之计,不如陛下先下优诏以安师父与众臣之心。后寻其究竟而解之。”
皇帝立刻拟了一道诏书,交由门下省,派遣侍中送到司徒府上。之后,三人查阅数月来,各地及朝中大臣送来的奏章上表。几个时辰后,依旧毫无头绪。
“近rì,除了宁州沦陷,国内大旱,再是一些官吏不法,似无大事发生。”司马岳言道
“等等,方才殿下说什么?”
“宁州沦陷,国内大旱。”
“不是,后面一句。”
“官吏不法。”
“昨rì师父与臣闲聊,曾谈及赵胤、贾宁等诸将,所为不法一事,委任胤、宁等皆出自师父之意,朝中大臣颇有微词。”
“此乃小过,师傅以此为意,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
“加上宁州沦陷、时下大旱,难免落人口实,恐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趁之。”
“昔苏峻之乱后,国都荒废,帑藏空竭,库中惟有练数千端,国用不给。朕尚年幼,幸赖师傅,方有今rì之建康。宁州沦陷,国内大旱皆天数,非**也。岂能由师傅一人担其责。不过朝中似无人敢品评师父之长短,师父何忧?”皇帝不解道。
“朝中无人,那朝堂之外呢?”
“安和,你的意思是……时下,名望、权势能与师傅比肩者,唯有大舅与太尉陶侃。”司马岳言道。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