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山河殇> 第二十四章 登堂拜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登堂拜母(1 / 2)

() 早晨醒来,昨rì的酒尚未完全醒,刘屹与司马岳二人依然感觉有些头晕。不过刘屹思家心切,顾不得头晕,一起来便与司马岳出了武昌城。二人未带随从,骑马走在城外田间小道之上,又谈论起昨rì宴会上的耳闻。

“此番前来江州,路途之所见,昨rì之耳闻,再加亲见陶侃之为人,我料其应该不会有不臣之心。就算有举兵内向之意,亦非为乱,意yù增其权势而已,今皇兄加以大司马之位,位极人臣,足以彰显其功绩。安和,你如何看?”

“世同之言,我亦赞同。然我恐昨rì江州将佐官员宴请我等是受意于陶侃,乃借众人之口言其忠诚,惑于朝廷。想我义父去世已近五载,我只是义父之区区义子,就算义父有恩于众人,也不至于如此厚待于我。”

“安和,你的疑心病又犯了,此事我倒觉理所当然。当年苏峻之乱时,温公首唱大义,响应者众,陶侃虽名为盟主,而处分规略一出于温公,义军众将亦皆受其节度,贼平,朝廷论功行赏,诸将皆有晋升,感恩于温公亦属人之常情。且我闻温公之处世,忠义孝悌,朝中官员多与之亲善,我的大舅庾亮亦视温公为莫逆之交。再说你虽为温公义子,但曾随其左右数年,视若至亲,此乃举国皆知之事。故我觉得昨rì众人之言,皆出于真心。”

“义父之为人,确实是我辈之楷模,昨rì众人之情我亦看在眼中。然此行我等身负皇命,万不可有所疏忽。陶侃之本意尚待观察,我等亦须多方求证江、荆州兵马是否一切如常。世同,今rì见过家母之后,我等便以游山玩水之名,于江州四下查访一番,如何?”

“不急、不急。今rì就于你家住下,一来你可与伯母三载未见,岂有进门就走的道理;二来也可掩人耳目。待明rì再寻访也未迟。安和,不如你现在先说说,应如何寻访?”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陶侃果真要举兵内向,数万之众所需粮草辎重必从荆州运至江州前线,千里转运未必能做到不被人察觉。首先,我等只需在各郡县粮仓处察看一番便可知。其次,便是去集市之中,察看粮铁布帛之价可有异变。”

司马岳听后笑道:

“安和,与你一同出来,我可真是省心。想必你连去何处已筹划好了吧?”

“豫章。我意先去豫章郡。豫章处于江州之中心,北临大江,东接鄱阳,兵粮转运极为便利,若从荆襄调动兵马,必是沿江而下至豫章,再由豫章转运。另外,我选择去豫章还存点私心,义父之墓就在豫章,我yù前去祭拜。”

“安和,分析极为有利,温公亦乃我所钦佩之人,我当与你同去祭拜。”

“当年义父去世之时,我便心存疑虑,昨rì王愆期与李将军之言,更加证明了我之所疑。义父待我恩重如山,我定要查出究竟。”

“世间传言颇为神秘,昨rì所言之郎中也颇为蹊跷。安和,你不会是想去豫章开棺验尸吧?”

“刘屹安敢打扰义父。义父之夫人、二子尚在,就算果真要查明义父死因,也须征得他们同意。且昨rì王愆期与李将军言之,曾请数位名医前去医治义父,皆未发现异常之处,若义父真是为人所害,其手段yīn毒,亦非常人可知。再加此刻我只是有所疑虑,未有真凭实据,故一切仍要秘密进行。世同,你也要装作毫不知情。”

“这个自然,我亦知其中利害。”

二人骑着马边走边谈,已来到刘屹家的位置,只是不见原来那个小屋,而代以一座庄院,庄院门上还书有“刘府”二字,刘屹正觉奇怪,难道是自己三年未回家,因而记错了路?

“安和,你看那‘刘府’二字是否眼熟?”司马岳指着庄院门前牌匾问道。

刘屹仔细看了看,立刻认出了,大惊道:

“这莫非是皇上御笔所题?”

“没错,此就是皇兄为你所题。去岁,我不是离开建康两月,便是到此为你修建了这个庄院。”

刘屹听后,立刻跪在地上谢恩:

“臣寸功未建,岂敢受皇上与王爷如此大恩。”

司马岳扶起刘屹道:

“安和,你又来了。再说此处并非朝廷封赏,何恩之有?建此庄院的开销用度皆是皇兄宫中支出与我王府俸禄,未动用朝廷府库。皇兄不是曾言,我等是兄弟三人,今子为其母建庄院,合情合理。”

“只是…….”

“安和,我知你是何意,我与皇兄就是怕你多想,方才未告知与你。我也相信你rì后可为本朝立下不世之功,只是伯母已年近五旬,难道你忍心让其还住在那yīn冷的小房之中?皇兄与我的父皇、母后皆已逝去,我等深知‘子yù养而亲不待’的痛楚,希望你不要再尝到这样的痛楚。好了,说了半天,该进去了。”

刘屹怀着复杂的心情敲了敲门,见一仆人前来开门,问道:

“你是何人,来此何事?”

司马岳走近门前,言道: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