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军阀皇帝> 第十四章 当了官,还不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当了官,还不小(1 / 2)

() 海洋见到曾国藩这个晚清第一重臣的时候,是在曾国藩的书房“求阙斋”。

“求阙斋”之名由来,海洋倒是知道一二,因为以前不小心看到过一本课外书,书上刚好讲到这一段。话说曾国藩认为:“一损一益者,自然之理也。物生而有嗜yù,好盈而忘阙。”为防盈戒满,“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耆,皆使留其阙陷。”故以“求阙”名其斋,此书斋享誉于晚清政坛和文坛。

海洋执了晚辈礼,恭恭敬敬地站立着,却不时用余光悄悄打量着这个晚清重臣。曾国藩此时刚年过四旬,留有短须,中等个子,身材略显肥胖,不着官服,倒是穿了一件青sè长袍,貌不惊人却双眼如潭,目光如电,锐利有神,一瞧便知是极有城府之人,此时正坐在书桌之后,提笔挥毫,对海洋毫不理会。

海洋暗自嘀咕:这就是后来晚清的顶梁支柱了吗?看着倒是更像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年文弱书生,哪里有半分三万湘军统帅的威严!

半响,曾国藩才搁笔,抬头对海洋说道:“世侄看看我这副字如何?”

海洋闻言,只得上前几步,仔细端详,却见纸上用楷书所书就:天下成大事者,半是天缘,半是勉强迁就。

海洋对书法知之甚少,但又不便推辞,毕竟这也算是一项考究了,若是回答不出来,就会让曾国藩瞧扁了。他虽不懂书法,可是他毕竟是后世之人,从后世不少书籍里看到过一些书法家对曾国藩书法的评价。

海洋道:“大人的字,苍劲有力,楷书遒劲挺拔,以刚为主,结构严谨,气韵内含,不露圭角,显露出唐杯的风韵、汉碑的雄浑,刚柔相济,可称佳作。”海洋小小地拍了曾国藩一个马屁。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再说拍马屁又不用本钱!我乐意,他开心,何乐而不为?

曾国藩果然受用,笑道:“想不到世侄对书法也有如此见地,果然不错。”

海洋一听,便知道自己算是通过了第一轮的考究,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

“乾为阳,阳为刚,坤为yīn,yīn为柔,刚柔不能平分,应以阳为主,或以yīn为主,不然两者都不存。初学书法,应从唐楷入手,专习一家,然后可采摭众家职场。学习书法一是用笔,二是结体。作字之道,点如珠,画如玉,体如鹰,势如龙,四者缺一不可。”曾国藩侃侃而谈他对书法的见解。

海洋自是不知所云,但是也只得硬着头皮听下去。

“那你来说说,我所写的这句话是何意?”

“小侄愚钝,请大人赐教。”海洋哪里敢胡乱揣测这个老狐狸的心思,只得打了个太极,装傻扮懵道。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嘛,否则一不小心猜错了,那岂不是糟糕?

曾国藩看了海洋一眼,哪里不知道海洋心里的那点心思,也不深讨,话锋一转,道:“字如人,古人有云:重剑无锋,为人处事不能太过于锋芒毕露,要懂得收敛。”此话就是明显地在教导海洋了。

海洋恭敬道:“多谢大人教诲,晚辈定会牢记心中。”

曾国藩笑道:“贤侄不须多礼,我观你言谈举止,大方得体,xìng格沉稳,有大将之风,以后成就不可限量。你老师倒是推荐了一位大才给我。”

“世伯谬赞了,小侄当不得如此评价。”海洋谦虚道,打蛇随棍上,既然他都称了贤侄了,他自也不能太过见外不是?

曾国藩道:“贤侄过谦了,想当年我跟你老师同年进士,你老师有经天纬地之才,就连先dì dū说杨铎之才堪比刘墉。他原本可以入翰林院的,后来却不知道为什么,他却辞官归隐了,后来我听闻他跟随林公则徐去了广州。唉,朝廷失去一位将相之才,我深以为憾啊!”

海洋听闻,倒是愣住了,没想到老师竟然还有着这样辉煌的经历,林则徐?这又是一尊大佛啊!要说满清晚期海洋最佩服的就是林则徐了。不过既然老师满腹经纶,连皇dì dū夸他,怎地就到了流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海盗军师呢?

“贤侄,如今长毛猖獗,战事吃紧,国家内忧外患,长沙城外,林、李二贼已经率军攻破了好几座城池,士气正盛。你曾游历西方诸国,理应熟悉西方火枪战队的演练,本官就委派你为镇远营统带,负责cāo练镇远营。”曾国藩思考一番,才道。“不过镇远营倒是不容易带,这还须你慢慢思量。”

镇远营统带?那不就是一营之长?不容易带?再难带还比得上一群成天打家劫舍凶狠彪悍的海盗,他们最后还不是服服帖帖的。

一来就坐上统带之职,海洋内心大喜,急忙道:“多谢大人赏识,我一定不会辜负大人期望,训练出一支百战雄狮,荡平乱贼,保护社稷。”

曾国藩点头道:“好,你那王家村一战可是大大涨了我的脸面,我已经上报朝廷为你请功,过些时rì便有了信儿。你手下的那一百人战力不凡,而且善用火枪,就把他们一并编入营,成立火枪队,作为你的亲卫军,由你全权负责。”

海洋抱拳行礼道:“标下领命。”

“时间紧迫,耽搁不得,你明rì便走马上任。”

“是。”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