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众星传说> 字数怨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字数怨念(1 / 2)

鸿蒙初开,万物皆是由气而生,气生混沌宇宙,而天地困于混沌之中。正气、灵气孕育有一位大神,大神醒后以神力开辟天地,天升西北,地陷东南,他手撑天,脚踏地,让其身体每rì长一丈,天地也随之分开一丈。

数万年后,天地因此得以分开,大神力竭而亡,他的左眼化为rì,右眼化为月。因此大神灵气得以会聚于rì月之中。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祥瑞之气与大地灵气滋养大神仙躯化为天下间绝美仙山,之后万物催生,众生皆不敢忘大神圣恩,外方之人称大神为“物主梵天”,而神州之人称他为大神―――盘古。

rì月得大神灵气,又经千万年滋养,竟能悟得机缘,得了灵xìng修为仙体,化为上仙,出入天凡之间。rì仙称天阳上仙,月仙称天宇上仙,而后竟不知所踪。

又过千万年,太上道德真君降生神州为老聃,悟得乾坤无上大道,名动天下,后骑青牛过函谷关,关令伊喜久慕大道,拜以为师,留得《道德经》真迹五千言。

而后伊喜闻师尊yù西去,乃问之,老君笑而不答,再问,老君才道:“如此也好,近rì西方亦有圣人修得圣道,天地震动,我yù去大雪山灵鹫洞会之,一同参悟大道,应对天地间大劫,如若成行,我将于千rì后降生于西蜀青羊厮,汝可来听我论道。”

伊喜大惊,问:“是何大劫能让得无上大道之尊师竟然转生?”真君不答,西去。千rì后果然转生于蜀地青羊厮,而这千rì之内竟无人知发生何事。真君降生后即显现无上法身,坐于一青羊之上讲经论道,后飞升三十三天之上,后人于此处建青羊宫。伊喜将大道光大,不久亦飞升天外,但道和浩然正气长留人间。

又过千百年,也许是大劫已过,正道昌盛,邪魔退避,人间慕道修仙之人rì增。无奈仙踪难寻,于是各家门派应运而生,由于道法、渊源各不相同,因此门派众多,都望通过修炼超脱凡人之躯,窥探长生不老之仙道。

其中有玉清派、茅山派龙虎拜山宗、太一道太一扶正宗、太初道称四正宗,均立派千年以上。佛家有法门寺,以及传说中的竹林经舍执佛家牛耳。此外还有寻求众道融合的寻真派,强调俗世修炼神通的动魂斋,以及教授和研习广大神通的门派――幻神众方。正道兴旺,诸多神通、法门、奇术纷纷现世。四正宗之中又以玉清派为首,其所在的清虚山更是仙山之首,可见其地位之尊。

但多年来四正宗等大派处于尊位rì久,**名之心rì盛,渐渐为名利所扰,以至于不断追名逐利,同时又被无数墨规所束缚,更有门派之争,门户之见,已有所背离道法自然,自然而然的真谛,道法已然有停滞不前之征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道停滞不前,似乎预示着正道会由胜而衰,劫数会再现人间?

第一卷云微至秘第二章九叠云微

九叠山绵延六百里,远离尘嚣。虽非盛名仙山,但山川秀丽,仙灵之气极盛,乃是修仙宝地,其主峰忘缘峰更是在白云之上,然而地处荒僻,远离尘世,峰顶只有一脉修仙小派名曰云微派,名声远远非四大道宗般响亮,但也因此没有像四大道宗一般的为名利所羁绊,得以潜心修炼,单以修行而论亦不在四大派之下,而且立派已九百八十余年,再加苦心经营,虽弟子不多,但多年来却也能人才辈出,只是门下弟子多秉承宗训,从来不露锋芒,如今已然是小派不弱,呈现有欣欣向荣之势

圆月如盘,夜sè中的九叠山如一块寂静的墨绿暗玉,月sè更是为它平添了几分幽静,忘缘峰上却仍然灯火闪耀,点缀其中,仿佛星落仙山,在忘缘峰上最高处――鲲鹏阁的顶楼上正有一男子正伴清风望明月。

此人样貌四十岁上下,头戴的道帽更像书生帽,一身蓝sè道袍,模样十分儒雅,腰间有佩有一个玉如意,上面以金丝嵌有五颗宝石,白sè的玉质上隐隐透出九sè纹理,淡淡的透出仙灵之气,极是jīng巧。那人正眺望远方,似在欣赏月下群山,而后缓缓抬头,望着正是极盛的满月,眼中有却无限感怀,仿佛感悟明月依旧,却又是人间匆匆百年。他缓缓对月轻吟:“

九叠夜,

鲲鹏望断琅寰月,琅寰月,

年年圆缺,

那堪离别。

白马过隙桃花谢,

浅草再生宫阙灭,宫阙灭,

游离红尘,

人间境界。”

此人正是云微派的第十代掌门人道阳真人,他本是个博学多才的一代风雅名儒,琴棋书画无一不jīng,本来官场得意,仕途无限光明,却看破官场黑暗,民生疾苦,乃急流勇退,归仙学道,为第九代掌门玄云真人收为弟子,此人天分极高,虚心勤奋,更兼博览群书,xìng情温和,心胸广阔,因此积得各家之长,受众人爱戴,不出一个甲子已尽得真传,九十年前玄云真人羽化后,道阳继得衣钵乃是众望。

此时,一个素衣弟子看上去十四五岁年纪,骨骼清奇,眉目清秀,蹬、蹬、蹬上了楼来,对道阳行礼道:“师尊,下月初九乃您的寿辰,是否邀其他门派同庆。”此弟子是道阳的四弟子江满城,乃洛阳巨富江家的第二子,其父母本不愿他修行,但他自小发愿修炼,父母拗不过他,好在家业有他大哥江满国打理,也只得随他去了。

道阳微微一笑道:“满城,难得你有这分孝心,不过为师却不喜热闹,如若请来,我到怕反而怠慢了。”道阳看一眼弟子,转身眺望远放,若有所思。

正言间,忽然大风骤起,不之从何处shè出一道金sè亮光shè向九叠山后山,光芒甚是华丽,随后金光落地,光芒更盛,照得九叠山如白昼一般,远看仿佛是悬挂着巨大的天灯,飘然而至。

道阳一看就知此光灵气极重,乃人间异象,随即道袍一展,乘风而起,直飞金光落地之处。江满城先是一楞,随即跃起,追随师父而去,不过速度却远不能与道阳相比。

道阳飞到近处一看,方知金光落在了本门禁地――灵丘,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九叠山由八峰环绕主峰忘缘峰,因此以“九叠”为名,八峰分别为乾顶、坤峰、震岩、巽崖、坎壁、离峭、艮峦、兑山,如莲花状,灵气得以会聚于中心忘缘峰上的云微派。

灵丘又在主峰后山,又略底于主峰,有如盆状,因此能让灵气得以蕴聚于此,道阳心知此处灵气极佳,修筑有白玉道坛,是本门历代掌门参悟修行之处,本门有很多名动江湖的奇术神通诞生于此处,只有掌门人,或经过掌门同意才能进入。今rì若要有不祥,在外的众多门人也无法进入,但他却也未曾犹豫,紧随光球进入灵丘禁地。

金光落地之处已形成有一个巨大光球,金光四溢,道阳已然觉察此金光并无邪气,反而隐隐有灵瑞之象。

转眼道阳真人已到距光球三十丈处,近看光球直径约有四丈,光芒刺眼,正落在白玉所筑的道坛上,竟打碎白玉道坛,入地丈余。道阳真人乃寻思,此物落于本山是何道理,但一时之间竟也抓不到头绪。于是道阳乃踏七星步,收敛心神运起灵力,默念心法,右手起掌,左手掐指计算天机。

云微派之所以称为“云微”,其中微是指此派的“紫微妙术”有以意通天地之能,常常能揣测天机,乃天下一绝,因此以微字进入派名,表示算学少有人能出其右。道阳真人乃是云微掌门,更兼有百余年修持,**力rì臻化境,以他的算力,天下众派中,除了几位绝顶高人之外,早已无人能望其项背。

可是今rì,道阳真人却一无所获,反而额头上已有密密的细汗。须臾,道阳真人乃苦笑,摇头轻叹道:“天机不可测也。”

忽然,一道黑气从空中飞来,透露出浓烈的煞气,袭向光球,速度极快。道阳已然知晓黑气中隐藏的是邪魔中的高人。

第一卷云微至秘第三章灵丘

天地初开后,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世间本无正邪之分,万物催生,除了人类之外,诸多异类生命也希望能够通过修炼脱离轮回,多有能修chéng rén型者,但能成仙者却也一样是凤毛麟角。世间异类在人际罕至的弱水河畔建立属于自己的妖域国度――“修罗境域”,与人间倒也算是能和睦共处。

但后来诸多妄念也随万物产生而生,有些人或灵异为求取得神通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荼毒生灵,大违天道,因而邪魔外道得以现世,后来物以类聚集,在蛮荒之南,九幽之处的“幽离魔天”由此而生。

那黑气猛烈撞向光球,光球与黑气猛烈碰撞,一声巨响,光球的光华虽也应声而减,但那黑气中人更是被震得后退数丈,围绕在那人身边的护体黑气尽数消散,道阳得以模糊的看到那人一袭夜行玄sè巫衣,面目隐隐有青sè,唇有微微乌sè,一脸邪气,面sè痛苦,已然受了内伤。

道阳真人朗声问道:“是何高人擅闯我云微派禁地?”那人吃了一惊,心中怨道:自己只顾追击光球,却不知已经落在何处,那个牛鼻子道人的**力也算不弱,今rì不可大意。他心中一横又暗道:今rì终于追到这个灵光异球,却又节外生枝,只有先除去那个牛鼻子道士,再取异宝。

于是取下腰上法宝“群魔离魂锥”,大嗬道:“区区荧火小派,敢与本座争辉。”不由分说急攻道阳真人,一时间煞气冲天,魔异黑气笼罩数丈,要炼制这如此厉害的群魔离魂锥不知有多少生灵为其所害

道阳早已提防,见这“离魂锥”更是已然心中明了,那黑衣人正是幽离魔天中的十大高手之一的邪寐幽君,以‘群魔离魂锥”和“幽行术”纵横天下,已是成名百年的厉害角sè,但自己却是第一次与他交手。他那“幽行术”虽然飞不甚高,但能以无边邪力调动诸方煞气,御气而行,十分神奇,其速度几乎能与仙人的御空飞行术相聘美。

道阳真人知道厉害,立即取下腰间玉如意迎战。他把玉如意向空中一抛,左手起掌,右手结印,如意竟能浮在空中。那玉如意上五颗宝石发出五sè光芒,但却有的放矢,五光竟能会聚成一道犀利白光,冲向邪寐幽君,雪白玉质上的九条纹路,已然蠢蠢yù动,仿佛是要破玉而出。刹时瑞气氤氲,光华冲天,魔气大减,邪寐幽君始终不能近身。

此如意乃是云微派的至宝之一,名曰“五福天宝”,乃是云微派开山祖师天机真人(又称九叠老祖)历经多方奇遇所得万年奇玉,配以女娲补天所余的五sè灵石,又偶得万年一遇的“天火焚灵”的异象辛苦炼化而成的,伴随天机真人多历劫难,斩妖除魔,见证了云微派的开派,那九条纹路更是数百年来,九位历代掌门所下的加持,此物实乃仙家重宝。

邪寐幽君见那宝物瑞气极强,识得厉害不敢大意,暗运真**全力相抗。两人都是成名数百年的高人,修为极其深厚,虽并无仇怨但一时间却全力相斗,生死皆在一瞬之间,真可谓天意弄人。

道阳真人已将云微派的秘法――十二重楼“真天太玄心法”练到了第十一重楼,是云微数百年的佼佼者,离登仙境界的十二重,也只是一步之遥而已,况且又在仙山宝地,邪寐幽君的邪煞之气本就已然大减,他似乎真**又受损害,真力运行已经有青黄不接之像

高人交手更能印证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那邪寐幽君又心中求胜之心又切,又有内伤,“群魔离魂锥”在“五福天宝”面前更是讨不到半点好处,转瞬之间已是落在下风,只是靠看家本领“幽行术”躲闪极快,每每能逃离险境,但已不是长久之计。

说也奇怪,道阳真人早把邪寐幽君的种种破绽看在眼里边,但却不下杀招猛攻,只是在不断周旋,本来道阳真人本是占优势,但此种战术分明是对邪寐幽君更为有利,双方僵持不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邪寐幽君才智过人,本来已察觉,若在平时他定让会小心行事,但此时情况危机却也由不得他多想。

邪寐幽君知强攻不能取胜,忽然退后,以离魂锥指天,朗朗道:“幽幽邪神兮,以怨动天,威慑群方兮,顺昌逆亡。无上魔天兮,诛神弑仙。”

这正是幽离魔天中的“弑神魔咒”,非常霸道,乃幽离魔天的最强咒术之一,以邪力调动天地间的怨气,明目张胆逆天而行,每每使用都有震慑天地之威,但使用者轻则重伤,重则大损修行,会用的人寥寥无几,使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看来邪寐幽君这次为求胜已是不惜血本。

只见一束邪异的红光从群魔离魂锥中冲出,直上九霄,邪云忽起,遮天闭月,瞬间星月全无,天空刹时一片漆黑。而后,黑夜中天空竟逐被邪异红光所扰,竟渐渐变为暗红,天地风云变sè,邪气翻腾,方圆百里之内有灵xìng的飞禽走兽也都感到不安,焦躁不已,更不要说有道行的修炼之人。

道阳真人见邪寐幽君施此等法术,心中也是一惊,但心中暗道:时机已到。乃右手收回空中的如意,举起在头顶绕了一圈,作太极状,左手结印放于胸前,口念真言:

“云微奥妙,九叠八峰,太玄真天,奥意法网”。

(门派)(借法)(心法、是否禁咒)(法术)

这几句真言里边大有文章,乃是禁咒。‘云微奥妙’乃是门派名,‘九叠八峰’乃是指借法于‘九叠八峰’,而‘太玄真天’乃是指心法的所在。云微派修习的是“真天太玄心法”这句本来应该念做“真天太玄”,但此处并非念错而是指用的是禁咒,因为用禁咒时候经脉会逆行,正好可以把心法反过来念,用来加以区别。

禁咒时,法术威力大大增强,但是会经脉逆行,一般不到危机时刻,是不会用到禁咒的,因为如果运用不当,会留下祸根,有损修行。当然道阳真人乃云微掌门,**力高深,自然不会受其影响。

本来**力越高之人做法时候念的口诀就越简单,象道阳真人这般的高人做法时,可以不用念出神通口诀,但今rì道阳真人竟然念全了口诀,对手实力可见一斑。

原来道阳真人深知邪寐幽君的“幽行术”十分厉害,如若失利也可全身而退,于是一面在周旋,早已在暗中集结法网,这“九叠法网”乃是以“真天太玄心法”催动,调动主峰和乾顶、坤峰、震岩、巽崖、坎壁、离峭、艮峦、兑山八副峰的无上灵气,结为紫sè法网。

这法网其实不是网状,而是极其厉害的法壁,乃是云微派近千年来不断完善,旨在保护本门禁地的秘咒,威力无穷。但想不到道阳真人本想用这法术来限制邪寐幽君那十分神奇的“幽行术”,却凑正巧刚好可以拦腰截断“弑神魔咒”,抢到了最重要的先机,活用法术最奇者也不过如此,道阳真人不愧乃当世高人。

刹时间一道法网绵延数百丈,紫光淡淡,如天波覆盖,笼罩灵丘,蕴涵实力无限。法网出后,随即与红光相碰撞,随即传来响亮的爆炸声音,强横的法网将还未成气候的红sè光柱拦腰截断,天空瞬间邪气消散,天空的暗红逐渐消失,恢复正常。

瞬间胜负已分,此战看似道阳真人赢得轻松,其实凶险只怕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如若让那这弑神魔咒成**施展的话,纵然道阳真人**力再高百年恐怕也难免会和邪寐幽君两败俱伤,此战实是凶险异常。

在道阳真人的cāo控下,法网瞬间缩小,最后只是把邪寐幽君包在数丈之内,离魂锥中释放出的“弑神魔咒”的强横能量也被包裹在其中,反噬邪寐幽君。那法网本来就是云微立派近千年来最强的法术之一,几乎已然可以隔绝一切能量。邪寐幽君面sè痛苦,左冲右突,但始终不能突破,最后倒地。

第一卷云微至秘第四章百年故人

邪寐幽君本来就有内伤,又强用霸道法咒,却被反噬,伤得已是无以复加,虚弱地骂到:“死牛鼻子,竟然暗算我,要不是我为了追逐那光球,三年内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大耗真**,否则今rì已是你忌rì。”邪寐幽君已然是有气无力的被困在法网之中,法网不断缩小,最后竟把他包裹得严严实实,难以动弹。

道阳真人得以走近邪寐幽君,借着法网灵瑞的紫光,能清晰得看到邪寐幽君的脸,道阳真人心中一震,手似乎在微微的颤抖,目光奇异,仿佛在不断的验证着什么,眼中忽然竟闪烁泪光,道阳真人已经修行百年,已早有仙xìng,心中已然超脱人情事故,但为何却是这般光景,半饷才从他的口中颤抖的弹出几个字:“你…杜…你是…子……子衡贤弟。”

邪寐幽君比道阳真人更为震惊,“子衡”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称又回响在耳边,一百余年啦,试问一生能有几个百年,忽然间自己仿佛回到了百余年前,在黄河边的小镇私塾,又仿佛回到了京城的太学院。往事历历在目,但如今早已是物非人也非。一阵悲凉由心底而生,他艰难的急视道阳真人,认真的端详刚刚还以死相搏的“仇人”。

邪寐幽君杜子衡此时也惊得目瞪口呆,心中激动莫名,想不到这个道人竟然是自己百年前太学院的同窗――张子服。杜子衡心中千头万绪,气血淤积,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看上去似乎有些可笑,其实是他心中有太多东西无法倾诉,这痛苦却是旁人无法窥探到的。杜子衡哭着,忽然气不通,大声的咳起来,呕出一大口暗红的鲜血,身体卷缩,无法动弹。

道阳真人张子服再也看不下去了,如意一挥收起法网,邪寐幽君身上的紫光瞬间消失,剩余法网只是把他的“群魔离魂锥”裹了个严实。邪寐幽君杜子衡想坐起来却无力动弹,还是在道阳真人的搀扶下才勉强的盘腿坐下

二人多年不见却良久无语,因为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二人本是同乡,而后太学院又是同窗,友谊深笃,后同朝为官,都乃朝中俊杰政见相近,心心相惜。后jiān臣当道,民不聊生,张子服看破官场黑暗,民生疾苦,于是激流涌退,而后数载又遇机缘得以归仙学道,乃刻苦修行不问世事,已在这六百里九叠山享了百余年清福。

杜子衡面sè苍白,艰难的把自己的经历缓缓道出,原来由于他为人刚直,数次直柬当朝,针砭时弊,而且言语颇直,终招来大祸,为jiān相秦嵩所诬,被参了一本聚党某逆之罪,他与众多仕生一起被打入死牢。最终众多仕生及其家眷都为jiān相秦嵩所害,此事被后人称为“党生之难”。

杜子衡在死牢中得知此事,心中悲愤无比,怨气冲天,刚好幽离魔天中的高人路过,感其怨气逼人,才质又极高,可传衣钵,随将其救出,传其本领。杜子衡天份极高,不出数十载已经成就不小,后百年来为幽离魔天立下极大的**劳,位列十大邪神之列,地位甚高。

听罢杜子衡的自述,道阳真人也是感慨万千,当时自己还丁忧在家,听闻“党生之难”后悲愤异常,也多次去打听消息,却都是些故人都被害的消息,只道故人皆不在人世,更加看破人世虚幻坚定修行的决心,自此上山修炼,再不问世事,没想到今天故人相见却是这般光景,心中感慨不在话下。

许久,道阳真人才把目光放道了那个奇异的光球,问道:“子衡贤弟,你为何拼死追逐这光球?”

杜子衡顿了一顿,似乎有难言之隐,但最终还是开了口,也许是他心愿未了却怕是撑不过今晚,也可能是对道阳真人的信任,毕竟相交百年。他勉强运了一口真气,缓缓道:“此事说来话长,你可知幽离魔天的情况。”

道阳真人轻声道:“只知幽离魔天分为“幽离界”和“魔天宗”两个宗派其余就不得而知了。”道阳真人一向深居简出,对魔天内部情况的确是不甚了解。

杜子衡又道:“不错,正是如此。但你可知幽离魔天其实本来是一体,后却一分为二。千余年前,幽离魔天之主乃当时绝顶高人,威望极高,群魔慑服,被幽离魔天众派尊为“大震慑王”,而后却不知为何却败于实力远远低于自己的四派掌门的联手围攻,后这四派一夜成名,在天下众派中脱颖而出,被人尊为四大正宗。”

道阳真人亦道:“这四大正宗的来历我到是听过,大破幽离魔天的故事被广为传诵。”道阳真人看到杜子衡目光有异,自知失言,乃闭口不提。想不到百年前的好友在一起叙旧却要如此避讳,道阳心中又起一丝惆怅。

杜子衡轻轻叹了一口气道:“的确,后来四大正宗率天下众派破幽离魔天,大震慑王重伤迎战不敌身亡,世子亦重伤不知所终。幽离魔天陷入混乱,大震慑王手下两名魔帅法力高强,互不相让,后分别即位称为幽离邪皇(离皇)和魔天圣君(魔君),幽离魔天自此一分为二,而后是数百年明争暗斗,内耗的结果是越来越弱,而后因此为了速成神通,魔天众人无所不用其极,结果竟然越弱越邪,逐渐为世人唾弃。”

道阳真人心中暗道:人世间又何尝不是如此,人间众派又何尝不是为名为利或门户之间而勾心斗角,想不到人间道和幽离魔天也有相似之处,正是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道阳心中难免一阵感慨。

杜子衡歇了歇,缓了一口气道:“幽离魔天中还有一位乃是大震慑王的亲信,誓死忠于大震慑王,从不参与门派争斗,只发誓要找回世子重振幽离魔天,前仆后继,历经数代,到如今已是近千年。”

道阳真人年轻是也是xìng情中人,叹道:“想不到魔界中也有忠诚重义之辈,实在让人钦佩,只是上次人魔大战以过去近千年,恐怕那世子也不在世了吧。”

杜子衡急道:“不会,咳…绝对…咳…不会,因为大震慑王重伤后预感不祥,世子让大震慑王服下的至宝‘九转天丹’,这样能保护心脉,这样就算受最重的伤亦能千年不死。大震慑王深知就算服下‘九转天丹’自己也不能瞬间恢复实力,最终也难逃劫数,于是反而逼世子服下,期待幽离魔天能重振雄风。”

他歇了歇又道:“后来不出所料,众派联盟围攻幽离魔天,修罗境域也来落井下石,大震慑王重伤迎战因此不敌,无奈以最后灵力将重伤后的世子化为流光,破空而去,后世子亦不知所终,成为千年悬疑。但可以肯定的是世子绝对还在世。”

杜子衡声音虽然虚弱,甚至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但他眼中仿佛能坚定得可以发出光芒,让人能深切感到他内心的坚毅,杜子衡本是忠臣义士,虽入幽离魔天多年,但他语气中铿锵之力不减当年,从中可断出他所言非虚。

第一卷云微至秘第六章天意难测

此言一出,杜子衡也是非常惊异,他深知阳真人绝不相欺,但似乎有天大隐情,急忙相问,忽然由于心念大动,真气大乱,魔气攻心,全身痛苦痉挛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更是无法打坐,卷缩在地上。

他受伤极为深重,刚才能和道阳真人促膝而谈,已是由于百年好友相见的喜悦,激发了最后一点潜能,正是所谓“回光返照”,此时他听到道阳真人的话心念大动,最后一点真气也烟消云散,已经是油尽灯枯。

道阳真人赶忙扶住杜子衡,把真力输入他体内,却不起丝毫作用。杜子衡的形象逐渐淡了,身体冒出黑气,发作之前没有半点征兆,但他的身体在逐渐化为黑气并随风消散,这就是可怕魔气的反噬,让人看了胆颤心惊。最后他整个身体都消失了,只在静寂的空中留有微微的灵光,这正是杜子衡最后的jīng魄,灵光逐渐减弱,也正要随风而散。

道阳真人轻轻推出右掌,在空中接了一层薄薄的紫光,看上去和刚才威力霸道的云微法网是一个套路,只是威力弱了数万倍,那紫光逐渐把空中的灵光jīng魄都一一包裹保护起来,然后逐渐缩小,会聚到一起,最后化为一颗指头大的紫sè珠子,里面灵光流动,看来jīng魄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道阳真人实在不忍看到故人在自己手上灰飞湮灭,于是用“真天太玄心法”做了一个法珠子来保护他最后的jīng魄,也希望他能有朝一rì能悟通天道,得道而能大成。

道阳真人把法珠握在左手中,右手拾起地上的“群魔离魂锥”,道袍一展快速的向道坛的北边的树林快速而去,瞬间已过百余丈。此处古木参天,中间有一颗古树更是十分高大,十数人才能合抱,树龄恐怕不止数千年。

道阳真人把法珠贴于树干,运起真力,法珠逐渐消失,不知如何竟然进入了古树。而后他念动法咒,快速舞出法印瞬间将“群魔离魂锥”加了九九八十一道厉害的封印。

本来“群魔离魂锥”幽离魔天神兵中排在前二十的的厉害法器,本来难以用法术镇压,但越是神兵宝器越是有灵气,因此也和其主息息相关,今rì其主杜子衡除了一点灵光jīng魄以外,实已灰飞烟灭,不一会儿离魂锥的魔气尽被压制的严严实实,已经与凡物无异,然后道阳真人把它埋于树下。

道阳真人沉默良久,低声道:“子衡贤弟,此树名曰“听天”是我云微的灵木之祖,能以灵气护你真**不灭,同时这里灵气汇聚,能隔绝法力,就算法力无边仙家亦不能知出你所在何处,更不用说离皇、魔君之辈,希望你能安心修行,有朝一rì能悟得天道。你我相交百年,但推心置腹,这却是我唯一能为你做的。”说完,道阳真人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道阳真人又回到光球前,仔细观察后,最后他取出如意,打算刨开光球。由于他的催动,如意白光大盛,将金光包裹,道阳隐约感觉到,此金球所含有的法力非常特别。

道阳见多识广,又博览群书,天下间的神通,就算没见过的也能略知一二,但这金球和金光却非常奇特,似乎并非属于当今的法术,因为其所用法门很是奇怪,这样的“法力结”只在古书中记载过。

施法者的灵力极强,且颇有上古之风,像上古仙人所施展,好在年代久远已经大为减弱,又被杜子衡纠缠了三年,已经是强弩之末。在道阳法力压制下金球逐渐缩小,最后竟然只有三尺大小,却无法再缩,但仍然光芒刺眼。道阳心道是时候了,于是化印为指,念道:“云微奥妙,太玄真天,五福动法。”此法正是使用“五福天宝”的专用法诏,乃云微绝技之一。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