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汉宣中兴录> 第86章:半路风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章:半路风雨(1 / 1)

() 宣帝此时也没有想好到底该如何惩罚张建,刚想让张建起来,就听到守在外面的小高说道:“公子,有人找张建。”

张建问道:“是谁,让他等会儿。”

小高道:“是你的家人,说是河南太守前来拜访。”

宣帝一愣,自己的行踪如此隐秘,没有想到居然一踏入雒阳城,就被盯上了,不由得恼怒地看了张建一眼。

张建也不知道自己回来的消息是怎么散播出去的,看见宣帝的脸sè,连忙说道:“陛下,属下真的没有泄露,就是刚才也仔细的叮嘱了家人,不要外泄我这次回来的消息。”

宣帝知道张建一向办事谨慎,这也许是一个意外;但是这样的意外是不是太多了,在函谷关的时候自己就差点遭遇不测风险。现在到了这里,张建还没有露头,居然就被当地的最高官员知晓了。而且最让宣帝震惊的是一个商人只是来看看自己的生意,一郡太守居然就紆尊降贵地亲自来拜访,商人的势力竟然扩张到了这个地步。

张建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看着宣帝yīn晴不定的脸sè,心里没有着落,正想要解说什么,却是什么也说不出来。好容易鼓足了勇气,还没有张口,就听道宣帝微笑道:“好啊,你去见见吧,朕就在这里休息休息。”

张建只好应声道:“是。”正要转身出去的时候,宣帝忽然叫住了他,说道:“你去吧,回头让冯奉世给你讲讲苏秦的故事。”

其实不用冯奉世说,张建也知道宣帝所说的苏秦的故事。就是当年苏秦身佩六国相印回到雒阳的时候,简直就是万人空巷,这样前所未有的壮举。就是当时仍然是天子的周显王听到苏秦的归来,也是惊恐万分,连忙派人夹道相迎。但是为什么宣帝忽然提起了苏秦的故事了呢?眼见这个和自己从小就在一起的主子,变得愈来愈让人琢磨不透,张建不禁惶惑起来。

河南太守屠耆堂亲自来拜访张建,也是因为在张建在雒阳的地位虽然没有像在长安一样举足轻重,但是也不容小觑,只是张建每次到雒阳都是来去匆匆。后来,张建的一个下人被屠耆堂收买了,所以这次张建一在雒阳现身,屠耆堂就立刻赶到了这里。

张建虽然不在朝中为官,但他是宣帝钦命的刺探消息的专使,所以关于屠耆堂的种种情况,他也知道不少,知道整个人原来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儒生,不知道怎么投了霍光的缘法,一步步高升,直到成为河南郡的太守。

已经是九月天时,雒阳的秋sè最是迷人,所以张建说要到自己的后花园里面去看看,屠耆堂也就同意了。后花园的面积不大,起先料理这里的家人还不时地修整一下,但是后来见到张建也不常来,索xìng就不再管它。青石铺成的小径杂处在枯黄的衰草之中,蜿蜒向前,难觅踪迹,虽然满目肃杀萧条之气,倒也不显得有多苍凉悲戚。

屠耆堂看了看,不仅捋须赞道:“真是好地方,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寥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张建这几年也读了几本书,知道屠耆堂读的是宋玉的《悲秋》,经过刚才的一番话,觉得这个屠耆堂并不像市井之中所说的那个糊涂蛋,陡然听到他读起宋玉的词赋,就说道:“太守大人,怎么发出这样的感慨?”

屠耆堂淡淡的一笑道:“说起文章来,本朝人首推司马相如,雍容大度之下尽显一代风liu,的确是好文章。”

不仅张建听得糊里糊涂,就是在园子另一侧的宣帝也不禁愕然,他怎么也想不到屠耆堂居然会和张建谈起来文学来。

张建笑了笑道:“太守大人,怎么和我这个满身铜臭的人说起来这些?”

屠耆堂道:“你不是非常人,无论什么事情做到极致了,都是一门学问,都是应该写入史册,流芳后世的。你经商做得好,就是你的学问,这一点我不如你。”

张建没有想到屠耆堂居然会这样说,一怔之下,说道:“在下不才,还请太守大人指教。”

屠耆堂道:“指教谈不上,我只是随便说说,我觉得做什么事情到了最后,都是‘一法通,万法通’,比的就是做事的人。孟子虽然说什么:‘天时、地利、人和’,但是说到底还是人。”

张建道:“这些和我有关系吗?”

屠耆堂道:“就这样说说,现在是秋天,很快冬天就要来了,我听说上次在京师的兵变中,只有张先生没有牵连进去?”

张建心想:“终于切入正题了。”但是面上却也没有带出来,就说道:“在下一向是奉公守法的。”

屠耆堂冷笑道:“如果张先生不是和手握大权的张安世走得这么近,怎么可以幸免于难呢?要知道,打击商人本来就是高皇帝定下的国策,张先生凭什么可以对抗一国之政呢?”

张建没有话了,一旁听着的宣帝却也难以平静,外面居然在风传张建和张安世的关系,可自己竟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

屠耆堂看到张建被自己揉搓的不置一言,笑道:“张先生是明事理的人,有时间还要多多指教本人啊,这就告辞了。”

宣帝不愿意自shi身份,让别人知道自己听壁角。就连忙从侧门走了出去,刚刚在位置上面坐定,就听见小高说道张建来了。

张建也不知道这个主子,为什么在听完自己叙说的见面经过之后一直不说话。宣帝心里也是喜忧参半的,高兴的是张建一点也没有隐瞒见面的任何情况,这个手下毕竟对自己还是忠心的;担心的却是屠耆堂那一番听起来貌似无心的言语,虽然有些不着边际,但是却隐藏着深深的潜台词,就是官商勾结。

宣帝在河南的这番经历,京师的张安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所担心的只是宣帝什么时候才可以回来,不然的话,宣帝一直在外面,他该如何向天下人交待。为着这件事情,丞相蔡义已经堵住他问了好几回,说什么天子耽于逸乐,可见是身边有了佞臣,说着就要亲自到宣帝驻蹕的五柞宫去。张安世一肚子委屈,却也不好说什么,只好一面派人将朝廷发生的事情写成奏折,派人以最快的速度传给宣帝,并且言明以微臣愚见,陛下应及早返京为幸。

等到张安世请安的折子到了宣帝手中的时候,宣帝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在外面的这一段时间,虽然没有遇到什么真正的危险,但是对于宣帝来说还是获益颇深,只是原本打算去颖川的,却是没有成行。回去的时候,张建的身份也就完全公开了,索xìng就带着一百来辆车子,组成的几百人的庞大队伍,浩浩荡荡的从雒阳回京,而在他们后面就是押解黄霸进京的差人。

堪堪到了弘农郡辖地的时候,天气突变,连着几天的大雨,道路泥泞,宣帝一群人也就被迫滞留在京兆尹辖地湖县和华yīn县之间,一个叫做泉鸠里的地方,准备等到天气晴朗的时候再动身,可巧的就是押解黄霸的人也在这个地方停了下来。

一路上,黄霸在河南郡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有人家在路边侯着,什么吃的穿的一应之务,全都不用黄霸cāo心,连带着押送的四个人也跟着得利,自然高兴。但是到了弘农郡之后,一来天气突变,二来这里也没有什么油水可捞,押解的几个也就变了脸,处处作践黄霸。要不是跟着宣帝身边的冯奉世看不过去,平rì里还周济几下,不然的话,黄霸不知道被作践成什么样子。

黄霸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被押解进京,自己也只是就地免职,这也没有什么,但是被两朝天子驾前的第一红人张安世亲口下令押解进京。黄霸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不过是一介小吏,怎么能猜得透这些台阁重臣的心思,也就没有多想,却不曾料到遇到了冯奉世这样的一个谈友。

冯奉世这几rì和黄霸聊得正是投机,一个是少年多智,最喜谈笑,另一个则是深沉练达,久经沧海,这一路上黄霸到也不寂寞。冯奉世早就想要把黄霸的事情告诉宣帝,只是谁都可以看得到宣帝最近一段时间火大得很,跟着的人动辄得咎,昨天小高还因为一件小事被训斥了一顿。这样的情况下,冯奉世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每rì里开解黄霸。

宣帝呆在房中,眼见外面的雨还是下个不停,心里也愈发急躁起来。透过密密的雨幕,却见到外面的雨地里躺了一个人,就问道:“那是谁?”

一边的冯奉世早就希望宣帝可以有机会知道黄霸,这次见到押解的人又在作践黄霸,却也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任着他们这样做。黄霸也早已经习惯了这种遭遇,就这样像是一片落叶在苦雨秋风中瑟瑟发抖。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