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汉宣中兴录> 第106章:乌孙发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乌孙发兵(1 / 1)

() 赵充国已经不知道多少天没有和京师联系了,自己的三万骑兵一直在祁连山北面的开阔地带中慢慢的游弋,他在等待的就是常惠指挥的乌孙的五万骑兵对匈奴西线主力的合围。

汉军在昭帝时期一直和匈奴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但是在昭帝驾崩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首先就是因为匈奴势力的再度西进,首当其冲的就是乌孙。

因为在孝武皇帝时期,汉朝将公主刘细君下嫁给乌孙王昆莫。可巧的就是,当刘细君到达乌孙的时候,匈奴人也吹吹打打将自己人嫁给了昆莫。

不过,这种情况后来让汉朝zhèng fǔ知道了,朝臣的一致意见就是乌孙首持两端,有不轨之心,不应该再加以笼络,这件事情倒是引起了朝野的一片纷争,倒是当时的孝武皇帝致力于宽复民力,申明不再动武。

后来,昆莫很有办法,两个人一个是右夫人,一个左夫人。刘细君是右夫人,在匈奴人之上,这也堵了很多人嘴。

只是到了昭帝的时候,刘细君又一次尝遍了人间的疾苦,她再婚了,不过这次却是自己第一任丈夫昆莫的孙子岑陬。

这件事情再度在朝廷中引起轩然大波,就是刘细君也几次上书,无非就是一个词,“誓死不从。”不过,当时的昭帝却因为和霍光在朝政方面龃龉以久,面对着霍光提出的“岑陬禽兽行”的说法置之不理,就直接批复道:“从其国俗,yù与乌孙共灭胡。”

这样一来,虽然是堵死了霍光借着“遵循旧制”的名义继续辅政的路子,但是也搞得刘细君就此蒙受难以言喻的伤痛。

不过这样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在刘细君死了之后,又一个汉代的宗室郡主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男人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之后,婚姻已经成为一种契约,达到目的契约。

仅此而已。

这些与乌孙交往的事情当然为乌孙校尉常惠所熟知,但是自从他到乌孙以来,就没有感觉到什么天朝上国的感觉。

乌孙是西域大国,在匈奴屡屡遭受汉军打击,元气大伤之后,乌孙所要获取的就是对西域的主宰。

他们有这个实力。常惠当然比在朝中的那些大臣们更清楚乌孙的兵力到底有多强,仅仅在乌孙昆弥(乌孙王号)所在的赤谷城,就有常备军十万人,更不要说分散在各地的军队了。这样强大的力量,对于这些向来凭借实力来说话的游牧民族来说,掌握的兵力就等于掌握了一切。

在常惠接到宣帝让他统领乌孙骑军出战匈奴的命令之后,最大的苦恼就是怎么来统率这支数万人的大军,自己的身份是乌孙校尉,是名义上的乌孙最高的统治者,但是毕竟这里是乌孙,不是自己可以耀武扬威的校尉驻地。

宣帝的意图很明白,就是让乌孙担当起这次主要攻击匈奴的任务,毕竟一场大仗下来,死伤的都不是汉军的士兵,而是实力削弱的乌孙,以及备受打击的匈奴主力。

这种战略意图,只有宣帝和制定这次作战计划的李陵知道。

对于宣帝来说,卞庄刺虎的典故太熟悉了,与其让自己的军人在冰天雪地里拼死搏杀,不如将乌孙和匈奴两个部族的人纠缠在一起,最后得利就是汉军。

所以,宣帝才会将自己的十几万大军分散开来,一点点地将匈奴的主力驱赶给乌孙,就像是围猎一样,旁边的人在大声地呼喝着,剩下的就是张牙舞爪的猎狗发起最后的一击。

常惠只能从宣帝模模糊糊的旨意中来揣摩宣帝的意图,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宣帝的目的就是这次要死的就是这些蛮夷之族子民们。

但是,让常惠最恼火的就是岑陬的儿子翁归靡却不是一个善茬,饱读汉代诗书的他,也沾染了汉文化中政治斗争的绵泽,当然知道常惠的发兵并不是什么一本万利的事情。

而且,翁归靡的狡诈之处就在于匈奴大举来犯的时候,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实力完整的使用,而是借着自己是汉zhōng yāng的属国的名义,将这个皮球踢给了宣帝。

翁归靡的目的很清楚,如果汉军不出兵,那么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就会降到最低点,因为西域各国在名义上面是奉宣帝为天子的。

宣帝当然清楚翁归靡的意图,所以在决定出兵的旨意发给了常惠之后,就一直在督促乌孙的出兵。

常惠为这出兵的是不知道找了多少次翁归靡,但是翁归靡就是一句话,:“匈奴来势汹汹,乌孙国小力弱,恐怕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抵挡。”

常惠在也忍不住了,心想:“你们这些混蛋,不知道贪了多少好处,宗室下嫁的西域,仅你们乌孙,而且还是两次。”当然,更让常惠不忿的就是,这些不知礼仪廉耻的东西们,汉代的两位郡主哪个不是嫁了几次。想到这里,常惠的口气便的异常严厉,说道:“昆弥(乌孙王号),皇上为了解救你们的危难,已经派出五路大军,你的密探不少,当然知道我说的不假吧。”

翁归靡四十来岁的年纪,只是在长安带过一段时间,显得和常惠常见的乌孙人有些不同,汉语很是流利,当即嘿嘿笑道:“校尉大人,我也没有办法,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屡屡遭到匈奴支持的车师国的攻击,各方面损失都很严重啊。骤然出动数万大军,的确是有困难,还望你和大皇帝说清楚。”

常惠哼了一声道:“你也在长安呆过,相信也知道不遵天子号令的下场,南粤的事情你还记得吗?随后是什么结果,不还是身死国灭,你可以和他们相比吗?”

翁归靡当然知道常惠说的南粤,就是在高皇帝登基就存在的南粤王,后来因为国内的人叛乱,随后让武帝就此平定的事情。乌孙偏在西陲,在关系上面当然无法和南粤相比。但是转念一想,现在已经不是汉武帝的时候了,汉朝的力量也没有那时候这样强大了。想到这里,昆弥的语气顿时强硬起来,揶揄道:“常校尉是熟知典故的人,怎么会忘记当年的博望侯张骞第一次来我们乌孙的情形。”

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极为舒畅,坐在下面的乌孙诸臣当然也知道这些,也就随着昆弥笑了起来。

一时间,室内尽是yín猥的味道。

常惠回头看看自己的属员,只见到他们个个面红耳赤,心里也是极为恚怒,心想当年的事情也值得这样拿出俩炫耀。

当年张骞通西域之后,就曾经上言武帝,力陈乌孙的力量强大,可以引以为外援,共同对付匈奴。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孝武皇帝就命令张骞率领人员出使乌孙,带足了各种赏赐的物件。但是,让张骞极为恼怒的就是,当时的昆弥昆莫居然将汉朝等同于匈奴,不仅言语傲慢无礼,而且根本不向汉天子行礼。这些事情后来被西域各国引为笑谈,只不过因为张骞极力的隐瞒,才没有在汉zhōng yāng传开,不然的话,说不定早就打起来了。

现在,常惠听到翁归靡又这件事情拿出来说,恼怒之下,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半天,常惠这才收摄了心神,冷冷的看着笑作一团的乌孙诸臣,忽然厉声道:“好了,不要笑了。”

乌孙诸臣还在笑着,猛然听到常惠的一句断喝,都不禁怔住了,就连翁归靡也愣住了。

常惠不管身边shè来的异样的眼光,慢慢的走上去说道:“翁归靡,你不要忘了,我天朝数万大军已经西出玉门关,既然你对匈奴人没有什么兴趣,那么这次出兵的目的也就可以改掉了,你难道想要背叛天朝,那么就请你尝尝汉军铁骑的滋味。”

说到这里,常惠冷冷笑道:“我虽然是乌孙校尉,但是我可以征发的西域各**队总数大约有十几万,这些人在加上我天朝的数万大军。嘿嘿,就算你乌孙是铜墙铁壁,也会在瞬间变成齑粉的。”

常惠说完,看着已经是面无人sè的翁归靡,忽然yīn冷的一笑道:“你既然在长安呆过,本朝的书一定读了不少了,那么你一定知道五步之内,我的剑就可以将你的头砍下来。你想知道什么是血溅五步吗?”

翁归靡不再说话,常惠的武功他是见过的,自己虽然自负勇力,通国无人可及,但是在常惠的面前也只有一个结果,束手就擒。

更何况,常惠的右手已经放在了剑柄之上。

度量形势,就算自己可以在常惠的剑底超生,但是诛杀天使的罪名,就会让整个乌孙陷入困顿。他是熟知汉朝典故的人,知道为了天朝的颜面,汉天子是不惜任何代价的,当年的武帝也未必就是为了几匹汗血宝马,而是因为大宛扫了天朝的颜面。

想到这里,翁归靡笑了笑道:“何必呢,我们还是至好兄弟嘛。”

待到常惠拣选了乌孙五万铁骑,由翁归靡统领,随行的还有翁归靡的小儿子左大将大乐。

正当常惠挥师东向的时候,赵充国当然不知道这样的一番波折,好在常惠及时报告了自己的目前的动向。

赵充国因为在临行前受到宣帝严加戒敕,除了行动小心翼翼之外,主要任务就是监视乌孙大军的行动,适当的时候尾随溃散的匈奴的骑兵,伺机打击一下。

但是,让常惠和赵充古出乎意料的就是,匈奴的主力都失去了踪影。

现在,直接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和单于分崩的右谷蠡王的辖地。

大战,一触即发。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