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汉宣中兴录> 第114章:回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回来了(1 / 1)

() 因为最近大小事情都透着顺利,宣帝的脸上自打皇后崩逝之后,第一次有了笑容。

宣帝的变化也使得身边大大小小的人儿都大喘了口气,好歹算是轻松下来,再也不像往常那样事事十二分的小心,深怕触到了宣帝的眉头,反惹得一身不自在。

所谓天子事天下事,后宫的一团雍容雅穆的氛围也让朝廷上下活泛起来,就是张安世这些办老事的旧臣也觉得以往滞手的政务得心应手。

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都是在鲜血换来的。田广明自杀之后,一批天下人目为霍光私党的人也渐次入狱,于定国秉持宣帝的旨意,或杀或流,折腾的大小官员叫苦不迭。

眼见着霍光就要倒了大霉,下面的郡县的官员也开始蠢蠢yù动,想要从上面传下来的只言片语中揣测朝廷后面的动向。但是出乎大家意料的就是宣帝在斩去霍光得力的几只臂膀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动静。

事情还是那些事情,天下事本来也就是那么多,说是头绪纷杂,细细归结起来也就是吃饭穿衣的问题,《洪范》八政,首推食货,也是常理。

宣帝虽然对圣人之道并不是那么崇敬如恒,但是“足食足兵”的话却是至理,所以在派出了一些人巡视天下之后,也就在想着自己也出去走一趟。

这次是去西边,那里的羌人越闹越凶了。大白天的光景,金城郡就要关着城门,传出去,天朝的体面何在。

汉代皇帝巡狩例有制度,宣帝以上诸dì dū有巡视关中以避暑的成例。只要援引前朝的成例也不用担心下面人的聒噪,但是宣帝却是想要重温幼时的风光,足迹不肯仅仅限于西边而已。当然,宣帝也不会像孝武皇帝统帅十八万骑军沿着长城内外尽情地风光一把,就是内帑丰盈,宣帝的xìng格也不是那种显摆的主。

思来想去,宣帝还是想要听听身边人的意见,小高是多次随着宣帝出巡的,但是最远也只是去了河南郡,还担了一路的心思,猛然听到宣帝问着自己如何出去的时候,心里虽然是百般的不愿,但是天子策问,臣下怎么可以没有对策。

思量了半响,才赔笑道:“皇上,微臣的意见就是还是像上次一样,找几个侍卫,陛下扮成客商,属下都是随从,就在三辅转转也很好啊。”

宣帝一听,满心不是味儿,沉着脸道:“朕问你,就是这样给朕打马虎眼的。”

小高吓的一跳,连忙说道:“陛下,臣还是要担着您的安全不是。上次在泉鸠里,属下的心都快跳了出来,属下是陛下调教出来的人,虽然愚夯了些,但是却不是怕死畏首畏尾的人,这点陛下也是知道的。只是,属下闲时的时候听着朝廷里面大人们说什么,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况且是陛下。属下也是为天下人考虑啊。”

宣帝一听,知道小高顾忌的也是正理,君臣几个人白龙鱼服,说什么也是担着风险。但是自己也不是长于妇人之手的纨绔子弟,是自幼就遭逢不幸的铮铮铁汉,怎么就会被这些吓倒了。想到这里,宣帝慢慢的道:“你的话就不要说什么了,朕今晚就出宫,你给朕找几个武艺高强,办事得力的侍卫,跟着朕,别的就不用了。”

话已经说到这里,小高也就不敢再说什么,就匆匆置办宣帝微服的事宜了。

皇帝离宫,朝中的事体还是要安排一下,张安世留守是一定的了。因为赵充国还在京师,宣帝索xìng也叫上了他。

但是张安世到底不放心,和赵充国一合计,就由赵充国到上林苑的驻军中,找到了自己的老部下辛庆忌,挑选了一百名面生的武士扮成客商的模样,分作五队,在宣帝的一行人的后面遥遥的跟着。

当然,场面的事情还是要做够,宣帝的仪仗还是大摇大摆的除了城门,在京的文武官员除了随行的之外,也都是送到三十里之外。

宣帝一行人却悄悄地在车骑的前面出了城,就此向西而行。

他们的目的地是凉州刺史部的八郡。

就在快出了右扶风的时候,宣帝等到了已经数十年没有回家的李陵,他是来祭祖的。

本来依着赵充国的意见,就是直接沿着渭水上溯,越过上邽、冀县,在天水郡和陇西郡的交界处行走,转过首阳,就可以最快的到达陇西郡的郡治狄道,或者折而向南,也可以到达南部都尉的驻扎地,也就是临洮。

之所以如此,因为赵充国知道宣帝的来得目的,就是为了到金城郡看看羌人到底闹到了什么样子。

但是,宣帝却想着的就是同行的李陵,李陵的祖籍就是在天水郡的成纪,想着这么多年李陵在自己的麾下兢兢业业,自己却没有什么封赏,况且又不是自己的臣子,又是半师半友的身份,说什么宣帝也要还了这份人情。思前想后,宣帝就说先去天水郡看看。

天子的口就是金口,常人说话都有覆水难收的理,何况天子,自然人人都没有异议。

李陵早先年对仕途中的种种勾当却不知道什么高下,不然也会就此沦落到匈奴。此番重回中原,仕宦之心是没有了,但是老而弥坚,自己又是十分勤谨的人儿,几番摸打下来,也养成了人jīng般的心思。忽然听到宣帝这样说,知道是宣帝体恤自己,但是却没有什么表示,只淡淡地说道:“臣什么意见也没有。”

宣帝一愣,笑道:“朕说过了,在外面,朕就是京师里面来的贩马的刘大官人。你是我的帐房可不要忘了。”

李陵告了声罪,心思却早已经飞到了外面,自己虽然是陇西人氏,但是自幼确是在京师长大,本来对这里也没有什么印象,只是老父惨死,自己又背着投降夷狄的骂名,在陇西的士大夫中李氏早就是前人踹,万人骂。这次回来,就算是可以在列祖的坟茔上面祭拜一下,自己家族百余年的声名就是烟消云散,说什么也是不甘心。

同行的小高和三名侍卫却没有李陵这样的心思,因为老是在皇宫中圈着,人人看见这里迥异于高楼台阁的景致不由得心胸大块,就是宣帝虽然自幼在多处奔波,这样的景致却也是第一次见到。

就要藏在群山中的红rì在慢慢抖落着最后的光芒,到处崎岖不平的山地,却常常可见的是长及头颈的青草。揉碎在晚风中的氤氲雾气夹着长草青翠的气息在舒缓的流动着。极远处是黛sè苍天的边际,也在不时的浸润着皸染的一抹亮sè。淡淡的浮云凝在空隙之中,仿佛也被这样的苍莽之sè所迷醉。

这里,是英雄的华彩舞台,是亿万苍生刚烈之气的源泉。

然而,一切狂躁与嚣暴都是这样的从容。

ps:

七月毕业事,茫然四顾时。

稍待诸事平,还来就秃笔。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