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在监国之时,就已经清楚世家的强大,其实并不愿意和世家有所冲突,但她同时也知道一件事:如果她想要做出一番事业,那便不得不面对世家这个难题。
世家的势力盘根错节,朝堂之中只要是稍有权势的人,几乎都和世家离不了关系,小到宫里太监、大到中枢官员;可怕的是,那些世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却是挤破了头要和世家有所关连,这才是让武后最为困扰的一点。
不过,至少现在还有另一人,不畏惧世家的权势,愿意和武后并肩对抗世家。
这人当然就是杜维。
「今年的科考就要实行新制……这样会不会太过莽撞了?」薛琦担心的问道。
在议事厅里,只有武后、薛琦,和杜维三人。
「莽撞也得做!」武后斩钉截铁的说:「不然只会平白助长对方气焰。」
「若是因此刺激了世家,那岂不是……?」薛琦仍然试着相劝。
所谓的新制,就是明代之后科举的「糊名、誊录」的规定,此举有助于考试公平,可以回避考官的偏袒、可以避免私下的利益输送,此举也获得礼部尚书杨思敬的支持。
「倘若眼下风气不变,十年之后,朝堂无人矣!」
虽然感佩杨思敬的气节,但杜维并不打算让这位老先生去扛下压力,所以便绕了个弯,找到武后这里来一同参详。
「德安怎么看?」不同于薛琦、侯英对杜维的称呼,武后并没有用「六郎」这样较为亲近的称法,而是选择严谨的以字相称。
「世家势大,这不是一两年能处理的事情……倘若要花上十年、二十年,科举之事难道能耽误这几十年吗?」见薛琦开口yù言,杜维赶紧又安抚道:「我也知道世家反弹必定强烈……所以我们得要小心行事。」
听见杜维说出「我们」二字,武后的眉头微微一挑、愣了一愣,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嘴角浮起一抹微笑。
「是啊,我们会有办法的。」
杜维没有察觉武后有什么改变,只是点头接过武后的话,说道:「不知道这几家之中,强弱之势大致如何?」
「博陵崔自然是居首的,但清河崔也不遑多让,两家虽然系出同宗,彼此间却是水火不容。」薛琦答道:「其次是范阳卢、太原王、荥阳郑三家。至于陇西李、赵郡李,则是七家之中较不受人注目的。」
「因为他们和皇室走得近,被其他氏族认为格调不高。」武后不像薛琦有许多顾虑,毫不客气的说道:「范阳卢胆小怕事,但无甚野心;荥阳郑以文风著称,向来是冷淡孤傲;太原王从前最爱生事,如今才稍微安分了些……其实这几族中近年都没有杰出子弟,覆灭之期必不远矣!」
杜维点点头,心里也知道武后此言是发泄居多,就算这几家真的是子孙不肖,也有足够的底蕴支撑到另一个杰出人才来振兴。
「其他氏族虽然不比这七家,但都是不能小看的对手,像是独孤、像是贺兰……」薛琦劝道:「从长计议吧!咱们可以再想些办法出来。」
杜维宽慰似的对薛琦笑了笑,却不打算依照薛琦所说行事,顿了顿整理思绪,缓缓开口说道:「若是要科举新制得以推行,势必要和孔夫子打交道吧?」
薛琦叹了口气,但仍是拿起笔来记下。
「做为经学大家郑玄之后,郑家也免不了要好好打理。」杜维说到这里,停下来等待薛琦的抄写。
武后此时也插口说道:「两个崔家,势必要和其中一家谈看看的。」
杜维一听,脸sè立刻塌了下来。
「我知道博陵崔的事……如果你有本事,能把清河崔说服下来我也没意见。」武后知道杜维想到什么,笑吟吟的对他说道。
「另外,六郎……还有一家你也可以试着争取。」薛琦突然想到了什么,脸sè变的有些古怪:「太原王家。」
「我和王家又没有什么渊……咦?」杜维突然想到了王琇。
「没错,王家近年颓势明显,你若主动示好,王家想必是不会拒绝的。」薛琦斩钉截铁的说道。
「但是……琇儿的身分……」杜维想到王琇虽然出宫多年,但却因为担心连累而一直不敢与家人联络,这样要王家如何相信自己和王琇的关系?
「王家族长是王琇叔父,头脑不好、但人品不差,你或许可以和他透露一些。」武后毫不客气的给出评价,让杜维稍微觉得有些尴尬;虽然第一次听到这人,但毕竟是王琇的长辈,那也是自己长辈了,听武后这样说实在有些刺耳。
「我会问看看的。」杜维叹了口气,终究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天sè渐晚,几人也达成了共识,杜维没有多做停留,便起身告辞回府。
「阿琦。」见杜维背影消失在殿门前,武后突然对薛琦笑道:「妳猜猜看,这小子能把差使办的得当?」
「我不知道……」薛琦摇摇头。
她对杜维的能力很有信心,但是……那是世家啊!那是巨大到令国家都为之忌惮的世家啊!
「我倒觉得,他可以。」出乎意料的,武后冒出了这么一句:「我觉得他可以的。」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