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授大唐> 第一百四十二回 商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二回 商标(1 / 2)

() 有些事情可以冠冕堂皇的说,但注定只能偷偷摸摸的做。

就像杜维虽然对多罗说的是正气凛然,但心里倒不全然是这么想。

杜维虽然不怀疑多罗的人品,但再怎么坚强的人品,在利益面前多少会显得有些软弱,这是历史曾无数次重演的片段。

如果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住都住不暖,那要如何去和他谈论忠诚。

因此,杜维在知道了铁勒人生存的艰辛,二话不说的揽下商队之事,此举保证了拔野古部族未来生活所需的来源。

在农业上面,杜维也派人着手寻找合适的作物,并让多罗派些子弟前来学习,反正有模拟出北方环境的实验田;工部已经派人取了几车当地土壤,又透过布幔来调整光线、疾风的影响,尽最大的可能模拟出当地地貌。

这样的方法很笨、很花钱,但却同样能够见效。

「与其担心花钱,不如担心事情能否做的完善!」这是武后对苏义说的话,杜维觉得十分有潜力成为一代名言,作为后世公务人员的楷模。

不过他同时也在暗自腹诽:小的替您赚了多少钱,妳才有这底气说出这番话?

所谓口是心非,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

虽然嘴上抱怨,杜维对这样得情况却颇为陶醉:一来是钱财累积的成就感,二来是享受武后对自己的依赖……

当然,这是杜维自己的感觉,武后可没有闲暇管这点小事。

承德元年,大唐与倭国在海上交战,遭到唐军的强势击溃;就舰数来说,倭国的船只并不比大唐少,但比起吨数、规模,大概就像大象和土狗的差别吧?

毕竟是岛国,如果没有几艘象样的船只,等于是被囚禁在大海的牢笼里头。所以倭国在贞观年间的唐化运动中,也没有忘了替造船、航海技术升级。

所以在海战之中,倭国大半的主力船型,几乎都是大唐淘汰前的那批船舰。对于唐军来说,这场遭遇战就跟练习一样,对着旧船只抛掷石弹,以及用瓦罐内装火油、外头点燃布块的土制炸弹,把倭军炸了个不亦乐乎。

战事进展既然顺利,那武后为何还会如此忙碌?

事情得从第二回的海战说起。

本来以为第一战已经歼灭了对方主力,想不到隔了月余,对方竟然靠着几艘快船突破了封锁线,更要命的是:那和唐军眼下的主力快船几乎是一模一样!

往后看去,尝试闯过封锁的船队有数十艘,几乎就是山寨板的大唐新式水军,连一向沉稳的程名振都感到一阵惊怒。

长安城中出了jiān细。

尽管大唐依然如砍瓜切菜一样,把这批水军处理得干净利落,并且发现了里头构造简单薄弱,倭国只是照抄了外型。但程名振仍然不敢大意,把这件事情用最快的速度送回长安。

武后得了消息,立刻着手进行调查,准备趁机好好整顿一下长安。

不过,这一回就没有杜维的事了,除了没事陪着多罗可汗以外,杜维也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臣请皇上治礼部杜维之罪!」

第一次,杜维的名字出现在朝堂之上,由负责打小报告的御史大夫,理直气壮的大声弹劾。

「杜维之罪有三:一者,出身卑贱,以媚惑事主,而窃居其位;二者,任职礼部,却不思教化,反而提倡商事;三者,以官身经商,有违法制……」

话才说到一半,感觉后头有人偷偷拉了拉衣袖,御史一回头,便听到一阵细语。

「那是太后的产业。」

御史接收到了新信息,脸上表情丝毫未变,但话到嘴边却以变成:

「以官身而重商事,有违圣人之教!」

就算他将整句顺畅说完,也不可能有人会动杜维,更何况中间还来个转折,可想而知这次的弹劾就这么不了了之。

言官最重气势;气势一强,对方再怎么有理也不敢不低头自辩;气势一弱,对方就是理亏也能站得住脚,反而让自己沦为众人笑柄。

原本以为这一次的弹劾,就这么因为「信息有误」而画下句点,但人群中却又站起一人,缓缓出列请求上奏。

那是长安令──包照。

「臣要弹劾礼部尚书杨思敬包庇之罪,以及礼部主事杜维目无君上之罪。」包照平常是个好好先生,总是本本分分、小心翼翼的对待长安城中复杂的关系网,许多人还是第一次看他主动弹劾他人。

「这话怎说?」武后皱起眉头,虽然是在帘幕后方,但殿内众人仍能感到一阵冰冷的寒意。

「臣忝为长安令,职掌长安县,长安城中一砂一石、一草一木,都属于微臣职责。今杜维纵容长安车行、长安建设以降一共六十三家公司,使用长安之名登记,此举置我大唐国都于何地?」

包照怒气不息,接着说道:「若是有人以大唐之名登记,放在饭馆、酒楼上头,我大唐子民该要如何见人?」

若是杜维在场,想必会偷偷的藏起身上那份登记表……申请名称:大唐贸易公司。

武后知道包照的个xìng:不是怒到了极处,他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的。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