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碰」的一声,一艘船舰挨了一记石弹,在左舷上开了一个骇人的大洞,船身开始不受控制的往左倾斜。
「浅野大人!」小兵惊慌的跑上前来,着急的喊道:「船身破洞了!这样下去,恐怕捱不到回程啊!」
「废话!」浅野一声大吼,劈头就是一阵痛骂:「你当我没有眼睛吗?不想法子,在这边净说些废话!破洞?瞎子都看得出来!」
虽然愤怒,但浅野仍在拼命的绞尽脑汁,要为自己找一条生路,不是为了苟且偷生,而是为了身上背负的使命。
一定要撑到新罗!
那是上毛野将军交代的任务,目地是为了让新罗、高句丽从陆路给予唐军压力,不然倭国始终无法突破唐军对海陆的封锁。
倭国向唐国商人购买的船舰中,已经折损了大半,余下的部分只能暂时保留,留到之后与唐军的决一死战。
正因为如此,倭国眼下并没有轻启战端的余地,只能试着与高句丽、新罗连系,合三国之力同时进攻,这样才勉强还有一搏之力。
但问题来了,要如何突破封锁,成功到达新罗?
这并不是游泳能到的距离,小船无法承受风浪,但稍大一点的船只,又可能被唐军拦截。
浅野这次搭乘的是仿唐军的快船,速度虽然快,但唐军阵中快船更多,速度更快,浅野虽然一度冲出了封锁线,但对方追上来的速度更快,只扔了几个石弹,自己这艘船眼见就撑不下去了。
眼看左舷已经开始进水,浅野在这时候下了一个决定。
「对着唐军主舰,全速冲撞!」
抱着这样悲壮的情绪,倭国船舰全力往唐军主舰撞去,不过才稍一接触,这艘船便散了架,带着满怀悲壮的堕入海底。
「哼,闹剧。」领军的唐军将领只是个小校尉,他不屑的看了一眼沉入海底的船舰,大手一挥,下令回军。
在此同时,位于百济的唐军,却正遭受高句丽的猛烈攻击。
虽然在北境被唐军大举攻略,大半领地多已被唐军攻下,高句丽的基础却仍未动摇,损失也还只局限在北方的一些小城市,战略重地如新城等地,都还在掌握之中。
和大唐一样,高句丽的权力被掌握在数个大家族的手上,唐军在北边打的再欢,南边的家族依然是不痛不痒,甚至还对此感到有些幸灾乐祸。
这可不是主政者愿意看到的景象,所以还是得做出适当的响应:既然北面战场讨不了好,高句丽只好向南边进攻,而且是拼了命似的进攻,不管是百济还是唐军,遇上了一定都是一阵狠打。
唐军对此的应对却是不闻不问,前线的部队一再避让,甚至是不客气的进到了新罗领地,在那里窜来窜去的,让高句丽追不胜追,只得不断的深入新罗,一面打唐军、一面占地盘,一时间看起来希望无穷。
截至六月,高句丽在北线战场,已经抱着死守天险──鸭绿江到底的决心,只是和唐军一昧周旋,不让唐军有过河的机会,但也不管唐军在对岸做了什么。
不过在南面,高句丽靠着优势的军力和熟悉的地形,倒是占了不少城池,让唐军只能避其锋芒,不敢和高句丽有实质接触。
在南北两线同时面临威胁的情况,渊盖苏文召集了大小军官、连络了周边部落,来一场研拟战情的会议。
「李绩为人谨慎,往往谋定而后动,但是数十万大军若要渡河,事前必定可以见到端倪……」
太宗的老对手渊盖苏文这么分析,曾经数度及退中原军队的他,是高句丽全国上下的jīng神支柱,高句丽的南面战线,也是由于他的判断才有今rì的优势。
「唐军若无李世民、李靖一类的统帅,就只是群没有主人的狗罢了!」
渊盖苏文在朝议上这么狂妄的说着,看来上一回的「庞孝泰事件」,着实给了他不小的信心。
由于薛延陀为首的铁勒人反叛,唐军临时从东线抽调出契必荷力、萧嗣业等军力,导致东线战力失衡,加上连络失当,沃沮道行军总管庞孝泰连同十三个儿子,同时在战场上壮烈捐躯。
在此时的大唐,这件事是不可提起的话题,每回只要一提起这事,几位经历过的将军们,总是气得目疵yù裂,一副恨不得生吞了高句丽似的。
不过,此时的高句丽可说是志得意满、信心爆棚,只差没有考虑办个庆功宴,讨论该怎么处理唐军,藉此来个分赃──唐军的配备,恐怕是当时世上最好的吧?自己当然不能错过了。
「纵观唐军先前所有的行动,都是从海上发起……这一次他们也在海上布置出全力以赴的模样,但这只不过是唐军的计谋!」
「他们想要藉由我们分心的机会,一举渡江发起攻击。」
「所谓分心,就是牵制住咱们的注意力!」
「牵引咱们的部队有三:一为原在新罗、现属百济的驻军,一为海上的程名振军,一为在熊津登陆的刘仁轨军。」
渊盖苏文主持了这场战情分析大会,其实就只有自己的发言,不过众人却是听得津津有味,觉得战情十分乐观。
「将军,请问咱们真的只需追击,不必采取任何行动吗?」一个年轻小将起身,疑惑的对渊盖苏文问道。
「只有一点要注意:不要让他们往北接应江边唐军!除此之外,只要追击便是。」
小将默默领命,乖乖坐了下来,听渊盖苏文又说了一阵,这才宣告结束这一场战前会议。
相对于高句丽,唐军却是一反常态的安静。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