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授大唐> 第一百五十一回 无名小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一回 无名小卒(1 / 2)

() 此时已经是承德二年的年底,唐军赶在冬天来临之前,狠狠的扫荡了朝鲜半岛,当然,主要是辽东一带的高句丽故地……之所以称作故地,是因为高句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了。

这场仗打的漂亮至极,一战废其主力,除掉了高句丽权臣渊家父子,让偌大的高句丽一下子失去了倚靠,接下来连战连退,退到后来连国主都仓皇的抛下了国都,狼狈的往北方逃窜。

只是李绩这次作的有些狠,除了早早归降的百济、新罗以外,那群凶悍的高句丽人遭受到了李绩毁灭xìng的打击。

许多年后,由于身为名义上的领袖,大唐皇室的几名成员代表zhèng fǔ到朝鲜省的首府──乐浪市来进行视察,并在当地朝鲜裔议员的陪伴下,发表了对于当年唐军行为的声明。

声明中指出:「历史因素造成的遗憾,是我们无法忘却的伤痛,人们必须谨记:不能去重蹈历史的覆辙……」

而朝鲜裔的议员也代表朝鲜族人友善的响应:「在族群融合的过程中,难免有着不少摩擦……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些冲突之后带来的理解,用宽阔的心胸来包容彼此的差异……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记得这件事:我们都是一家人!」

这一场颇具历史意义的场合,虽然遭到几个「珍爱地球、反对开发」的环保组织闯入抗议,要求大唐停止建造在倭岛上的几座电厂,却无损于整个仪式的和平象征……不过这是后话,所以暂且不提。

回到唐军获胜的消息。

由于是唐军久违的大胜、对手又是二位先帝为之头疼的高句丽,所以前线的将领们都迫切的想把消息传回去。

这时候,一个铁勒小兵自告奋勇的挺身而出。

「小的本为草原上的马奴,从五岁起开始牧马,前后一共二十余年,虽然曾从薛延陀造反,却蒙契必将军不弃、收留小的于帐下……小的无以为报,自认马术不逊于任何人,斗胆请将军将任务交给小的,小的必定会在最快的时间内把消息传回去!」

契必荷力把话转达给李绩,并且带来了那名马奴,李绩考虑片刻,看着那名马奴笑道:「老夫早在高句丽确定投降时,就已派人送信回去了,你的好意老夫就心领……」

「茂功有所不知。」契必荷力见李绩不起兴趣,赶紧在一旁劝道:「这小子是在马背上生的,从小就和马儿一同长大,论起马术,只怕全大唐没人比得过他,驿站的信使哪里能和他比较?」

「但是……」李绩虽然也急着送信回去,不过冷静的习xìng仍让他保有理智,当下仔细的想了想:前面既然已经送了一封战报,那么这一次又该写些什么?

其实他也担心送得太慢,害怕问罪的诏书只怕随时会送来,虽然高句丽已亡,但当地势力仍如盘根错节一般的难以清理,只能用时间来慢慢化解;若是这时被调离高句丽,只怕这次的战果就要毁于一旦了。

但马奴不理解李绩的顾虑,见到李绩迟疑,只觉得是他不相信自己,当下便气得嗷嗷乱叫,什么粗言鄙语都差点就要出口。

李绩见他激动,反倒是下定了决心,提笔写下了一封战报,又另外写了一封书信,交给马奴,叮咛他务必要送到本人手上,这才放马奴离开。

马奴怀里揣着两封信,骑着自己驯服的骏马,风风火火的往长安城而去。

从平壤城出发,经由海路、乘坐快船到了山东道,马奴便开始了长距离的冲刺,中途几乎没有休息,吃喝全部都在马背上解决,除了在驿站换了三匹马以外,马奴从头到尾没有任何的停顿。

马奴没有父母、没有家人,甚至也没有名字,但他的天xìng告诉自己:受了恩惠,就要回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不知道这场胜仗有什么意义,在他那纯朴的脑袋中,只知道:打赢了高句丽人、大伙心情都好,只是将军们在烦恼着该怎么把讯息传回长安。

「有什么好烦恼的?派人送信不就得了?」听到伙伴们的私下议论,马奴不太能够理解。

「小马啊……你也动动脑。」伙伴笑着对马奴解释道:「还不是因为那群王八羔子在背后捅刀子?」

「捅刀子?」马奴不大习惯这么生动的比喻,愣了一阵才会意过来,但仍是怀疑的问道:「但……但大伙是自己人啊?将军又不是为自己打仗,如果让高句丽人打过来,那大家不都要遭殃?为什么他们要在咱背后捅刀子?」

「有什么办法?」一旁另一个同袍接过话头,语带无奈的说道:「读书人都一样的……他们就是瞧不起旁人。」

众人谈起了这个话题,各个都是显得义愤填膺,纷纷举出自己受到文人歧视的经验。

马奴却还在想方才听来的消息。

「小洛,你读过书,你说看看说将军是在担心什么?」马奴看到一旁的黄面男子也没有参与众人的讨论,便偷偷上前问了一句。

「担心什么?担心送命呗……」小洛叹了口气,说道:「将军功劳那么大,一定会有很多人忌妒的,但是将军此时又不在长安,只能任由那些小人欺蒙圣上。若是圣上不信也就罢了,若是相信了馋言……」

小洛是军府子弟,当年在父亲四处奔走下,也曾除了军籍、入官学读过两年书,虽然只是略通文字,但已经是军中罕有的文化人了。

他也很享受众人的吹捧,往往是毫不保留的发表自己的高见,只不过里头的内容和市井小民的臆测差不了多少,可信度非常之低。

被昵称为小马的马奴,却十分看重小洛的意见,听完了表情更趋凝重,yīn沉着脸在那里默默不语。

前面说了,他的想法十分单纯;他猜测:为什么有人欺瞒皇上?还不是因为获胜的消息还没传回去。既然是这样,那么只要有人赶紧把消息送回不就好了吗?

抱着这样的念头,小马大着胆子找上了契必荷力,并在他的推荐下得到了这个差使。

对于李绩、任雅相等大人物来说,考虑的是整个长安城的势力结构;李绩猜测:此时的长安一定是暗滔汹涌,就算武后、杜维有心相助,但前者并不是太真诚的盟友、后者又是年幼力微,能够撑下这压力到什么时候,李绩是一点把握也没有。

若是问罪的诏书到了辽东,那这次就真的是前功尽弃了吧?

高句丽人会重新聚集,新的权臣也会接着出现,然后又是盘踞地方、不尊大唐,产生一系列鲜血和仇恨的恶xìng循环。

和李绩等人担心的不同,小马想得单纯许多:

只要能把打胜仗的消息传回长安,任那贼人再怎么蒙蔽皇上,也没有办法向契必将军、和李将军问罪了吧?

但若自己没能及时赶到,让问罪的诏书先到了辽东……

小马一咬牙,本来想在洛阳停留片刻的念头也消了,加紧速度往长安快马奔去。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