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授大唐> 第一百五十四回 朝堂(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四回 朝堂(下)(1 / 2)

() 当rì的会议,就在两人的分别陈述、武后的几句训勉之下结束了。

但众人都知道,这件事情不会就这么结束;最简单也最有可能的一种方式,就是:一方给予道理、另一方施予钱财,如此两边都得了好处,看起来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果然,武后在第三天做出了决断:

「李谨行驭下不严,于靺鞨、百济二族冲突一事有失察之处,本应革职处理,然念其有悔悟之意,罚俸一年、降职留用,而靺鞨乱首重者斩之、轻者徙之。」

至于黑齿常之,武后并没有太过提起,只是用「奖赏对方出使」的名义,给了黑齿一族优厚的赏赐──自从有了杜维理财,武后洒钱阔气了不少,说话做事也都更有底气了。

颁布旨意的是薛琦和杜维,在薛琦宣旨的时候,杜维一直注意黑齿常之的表情;他知道这位看来又矮、又瘦、又黑的男子,也曾在历史上留过大名,原因只是因为特殊的姓氏。

另外还有一点印象的,就是他几次反叛、又几次归顺,最后还能够长久的待在唐军体系之中,可见他的确是有些本事的。

奇妙的是,一般人们总对叛臣没有什么好印象,但黑齿常之却没有给人这样的感觉,或许是因为:他反叛的理由,都是为了受到唐军压榨的百姓。

像这样子的人品,有可能因为赏赐而被拉拢吗?

杜维已经打听了事情的经过:

一群移居百济开垦的靺鞨人,因为忌妒百济人的收成,竟然用了最野蛮的作法,闯入村庄抢夺钱财食粮。

百济人自然不甘心,便组织了一队青壮男子,杀回靺鞨人的村落去报仇;但无巧不巧的,大唐的官兵选在这个时候出现,

一伙人被带往官衙,派驻当地的李谨行本来想各打五十大板,但一看底下是老乡,这五十个板子当然要打个折,变成了训斥几句,而另一边的百济人却扎扎实实的挨了顿板子。

百济人先是被靺鞨人杀了十数个青壮、后又被李谨行有失公允的判罚,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便找了黑齿常之出面处理。

由于降将身分,黑齿常之本来想要低调生活、低调行事,但听了这等不公不义的事情,顿时按捺不住情绪、火气上涌,冲去找李谨行要个说法。

黑齿常之在百济也算是赫赫有名,李谨行不敢怠慢,摆出好酒好菜的诚心招待,同时因为自知理亏,也说了不少委婉表示歉意的话语。

黑齿常之对李谨行也颇有耳闻,知道李谨行在大唐、和他在北地的表现,完完全全就像两个人;他残暴、野蛮的一面,只会在北地展现,到了大唐便换上一张谨言慎行的客气面具。

虽说传言夸张,但黑齿常之仍然留了个心眼,并没有太快放下戒备。

一桌酒席喝到尾声,突然一个小卒跑了进来,低声对李谨行说了些话。

李谨行听完,眼睛一亮,转头对黑齿常之笑道:「兄弟,这件事情解决了!」

「怎么说?」黑齿皱着眉头问道。

「我已下令那些家伙归还虏来的女人、抢走的财物,全都送到兄弟你的府上了!」

李谨行说完哈哈大笑,全然没有注意到黑齿常之紧紧握着的拳头。

这是大唐的将军?分明就是山贼!

自小熟读汉书、史记的黑齿常之,对于中原一直有种特殊的情感,虽说当时曾经想要和唐军一战,但是从情感面上来看,他其实是非常向往大唐的。

「我不需要。」常之忍住火气,僵硬的回答。

李谨行没有留意到黑齿常之的不自然,他的想法很单纯:黑齿常之素有威名,如今一看果然不是寻常人物,不如就把族中堂妹嫁给他,顺道看能否将他拉拢过来──其实李谨行本来考虑的是杜维,但他样子生得太过yīn柔,看起来不是良配。

「我有一个族中的堂妹,正好到了要出嫁的年龄,我看不如……」

话没说完,黑齿常之却已经忍不下去,一个拍桌、便开始怒骂起来。

这么一拍一骂,脸皮就彻底的扯破,再也没有斡旋的余地。

杜维知道了事情来由,对于李谨行本来的好印象再次毁灭:原先还觉得他只是太过直接,仍不失为一个爽朗的好人,但如今看来,还真只是个粗鲁不文的莽汉罢了。

亏得李绩处理的迅速,不然才刚平定的高句丽恐怕又得乱上好一阵子了;要知道,此时唐军大多已经回调往北方、往西南,这么算一算,在高句丽的唐军只有刚好能够管理的人数而已。

杜维和薛琦走出了礼部迎宾的房舍,来到东市闲晃、顺便用膳,一路上杜维都是紧蹙着眉头不语,让本来开开心心的薛琦有些泄气。

「六郎可是急着要回家?」薛琦虚弱的笑道:「既然这样,那么……」

「不、不是。」杜维赶紧摇头,对薛琦解释道:「我在想,刚才那黑齿常之好像不大心服……」

薛琦奇道:「但那黑齿常之没有说什么啊……他不是收下赏赐了吗?」

杜维摇摇头,如果事情就只有这么简单,许敬宗哪里还需要抽手不管?

比较可能的状况:是李谨行、黑齿常之两人回到百济,李谨行底下的靺鞨人安份一阵子,然后一样照抢照杀,就此无限的循环下去。

这些近乎未开化的靺鞨人,如果没有重重的责罚,是不会记取教训的。

而在黑齿常之心中,大唐这个宗主国的形象也毁了,当初大唐要进攻高句丽三国时,除了打着为先皇复仇的大旗之外,还列举了如「国主暴虐不仁、百姓孤苦无依」一类的大义名分。

但现在可好了,李谨行的作为无疑是大唐自己打自己的脸,如此一来,大唐在藩属国的名声也要受到波及。

考虑到这些因素,事情根本不算是解决。

杜维想到这里,也没有心情再逛下去,拉着薛琦便回到了宫中复命,果然,武后听薛琦说完,表情一下变得yīn沉、坐在那里不发一语。

「娘娘……?」薛琦大着胆子上前问道:「您看,咱们该当如何?」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