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授大唐> 第一百六十一回 歧州刺史(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一回 歧州刺史(中)(1 / 2)

() 「歧州刺史空缺一事,诸卿有什么看法?」

武后早已见过了奏折,也不知道是什么态度,语气不轻不重的把问题丢给众臣。

许圉师首先跳了出来。

「刑部侍郎李叔睿为人方正,可任此职。」

毕竟是收钱办事,许圉师很尽责的主动推举了赵郡李家的李叔睿,但也仅止于此,他一点也不看好李叔睿有任何的机会。

李义府的人品就差了些,他也收了不少家族的好处,但是因为还没有探出朝堂上的风向,所以选择闭口不语。

太原温家、南阳张家、陈留元家,各家势力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所请托的人也卖力的出面推销,一时间好像把朝堂当成了菜市场。

只不过,当他们发现几位大人物都没有开口,也大概猜的出来:他们心中必有属意的人选,自己只是在暖场罢了。

于是闹了一阵,也没有讨论个结论出来,这些虾米级别的小官便乖乖闭上嘴巴,准备恭迎大老们出来说话。

「李叔睿不是不行,但他任职刑部才满一年,恐怕是……」

听到李义府这么说,于志宁眉头一皱:这么看来,弘农杨家也想要出手了?

果然,杨思敬一闭口,柳奭便跳了出来;他是王皇后的舅舅,早年也曾经一度拜相、权倾一时,后来因为武后对王皇后的陷害,和王家人一同受到牵连,流放外地。

王琇的生母柳氏已经不在人世,最为亲近的除了叔叔王仁祈,就属舅舅柳奭了,虽然因为要隐瞒身份而不敢见面,但在王仁祈的透露之下,柳奭已经得知这位外甥女还活着的消息。

本来他虽然被召回朝中,但是雄心已无,鸿胪寺卿的职务又没有太多杂事,让他每天都如行尸走肉一般,全然没有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

但现在可不同了,外甥女仍然活得好好的,而且和杜维两人情投意合,这让柳奭不禁重新燃起了斗志,准备在朝堂上大大的争一口气!

「臣推举王仲翔,仲翔仁孝,可以担此重责。」

初唐名将王方翼,是王琇的堂兄,为同安公主之孙,的确是世家和宗室都可以接受的选择。

崔知温本来属意王仁祈的一位族弟,但王仁祈考虑到十弟才能平庸,于是便做主,拔擢原本担任肃州刺史的王方翼。

中州刺史为正四品上,上州刺史从三品,这一点差距并不算太过,况且王方翼政绩卓越,若不是脾气太臭,早就可以升任京官了。

「柳子邵这真是内举不避亲啊?」许敬宗呵呵一笑,但话中内容却是不大友善。

「仲翔大贤,哪怕子邵不提,老夫也打算举荐。」崔知温接口说道。

「仲翔确实是上上之选。」苏义本来就打算凭良心说事,既然王方翼确实是个好人选,那他也不会加以刁难,哪怕他知道于志宁还有别的人选。

回头望了眼杨思敬,苏义明白杨思敬得顾虑弘农杨家的利益,已经和崔、王二家做了协议,这在世家之中只是正常之举,但对于志宁这份为国举贤的心思,苏义仍是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仲翔确实是不错的人选,但是他如今已是刺史,与其继续外放,不如先回京中磨练几年?」

于志宁缓缓开口,说出的也是难以反驳的道理,让其他人一时语塞。

「老夫推荐甄子元。」于志宁顿了顿,又道:「子元任职户部侍郎已有数载,如今正是外放历练的时候。」

「在下也同意。」

「赞成。」

「无异议。」

跟随在后头得虽然只是于志宁的应声虫,加在一起仍然是不容小觑,只听这群人讲了半个时辰,才堪堪把甄封的优秀之处说完。

甄封板着脸皮,不然只怕会尴尬的低头摀脸:他还真是受不了这样的场合。

朝议开始了将近两个时辰,关于歧州刺史一职,众人才筛选出最后的两个选择:王方翼以及甄封。

要杜维来说的话,当然会支持王方翼这位大舅哥,哪怕甄封是个十足的好人,在两个人都差不多杰出的状况下,当然是要帮和自己较为亲近的人。

况且杜维早已听说,王方翼之所以在外多年,就是因为那副脾气而没办法返京任职,若是让他当了京官,只怕光是用来弹劾的奏折,就能让长安纸贵了。

众人谈得热络无比,但卢承庆却是听得手脚冰冷:在这议论的过程中,全然没有提到他的名字!

那也罢了,反正自己并不稀罕。

然而依照惯例,这两人作为最后决选,无论结果如何,必定会有一些调动;王方翼胜了是最好,毕竟户部侍郎甄封怎么升职,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位子。但若是甄封胜了,那王方翼的级别正好足以冲击户部尚书之职,到时候自己可说是全无抵抗之力啊。

趁着朝议中间的休息,卢承庆没有心思去喝茶吃饼、聊天说笑,而是直接找上了王仁祈。

「王公,我看仲翔这回胜算不小啊。」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