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古代诗词多在青楼之间流传,杜维从未上过青楼应酬,所以自然也少掉了宣传的机会。
好在王瑜来了,而且也发现了这些诗作,立刻便自告奋勇想要把它整理出版,让杜维大叹遇到了知己。
这一叹,让他睡了三天的书房。
这也让武顺好好的说了妹妹一把:喜欢现在的生活吗?喜欢?那看看人家王瑜是怎么做的!
虽然武顺、王琇友好,但是女人之间本来就不能用常理度量;两人都觉得杜维是良配、两人都觉得不介意妹妹跟着杜维,但是杜维身边的人若多了,这可是很困扰的事情。
唯一的好方法,就是委屈对方的妹妹了。
好在家里还有杨氏,适时的对两位孕妇教育了一回,这才平息了这还来不及展开的风波。
「娘娘,我有个主意。」不以谋略见长的薛琦,难得的抢先开口一回。
「说吧。」
「咱们在那诗会地点的对面,同样包下一块地方,自己也来办个诗会!」薛琦兴致勃勃的说道:「那rì是旬休,人cháo必定是少不了的!」
「但诗呢?人呢?」武后却不这么乐观,她知道自己诗才不差,但也没有好到可以强压过所有长安士人;而有常山公主的诗会在前,很少人还会选择办在同rì、又看似跟风的另外一个诗会。
「可以透过会馆想想办法。」脑袋极快的杜维说道:「去年的科举中,会馆接济的许多士人后来都已经陆续为官。即使是没能中举的,也都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或许能让他们来共襄盛举。」
杜维说着,忍不住yīn侧侧的一笑:「顺道看看,知恩图报的能有几人?」
武后赞许的看了杜维一眼,不过随即却是一阵担心:好好一个孩子是不是被自己毁了?记得从前他多纯、多天真?
如今都要当孩子的爸了。
「就这么办吧。」武后收起了杂思,jīng神一振:「他们要办在曲江池,咱们便办在曲江畔的芙蓉园!他们有……唉,他们能邀的人可是比咱们都还……」
杜维看了看薛琦递来的清单,上头可是有天才少年杨炯、短命神童王勃,苦逼青年骆宾王,除了缺一位远在四川的身残志坚卢照临,唐朝初期最受欢迎的男孩团体──初唐四杰如今就到了三人。
再看看老一辈的上官仪,这位没什么政治神经的老先生大概是冲着谁的面子,乐呵呵的要去担任评审,丝毫不晓得此举大大得罪了武后。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份名单十分吓人,其中还包括好几个历史上不见经传,但是时下却颇具才名的文人雅士,算得上是星光闪闪的阵容。
至于杜维这边,能邀到的除了武后、杜维,掠阵的薛琦、张郁,其余的不是身份上不了台、就是诗才不足以参与盛会。
「罢了,与其寄望那些士子,倒不如咱们先想好应对的方法。」
杜维的意见虽然可行,但武后却不喜欢命运被cāo持在他人手中,仍是否决了杜维看似不错的主意。
除了默默不语、但却十分紧张的侯英之外,武后和薛琦讨论的十分热络,倒让杜维一时无话,只得找了个理由,去拜访杨华、路思归、钱大娘等长辈们,说了会话、吃了些茶点,等到返回偏殿时,武后才刚刚拟出了一个方案。
杜维在宫中是随意惯的,所以武后也不以为意杜维的走动,事实上,她更希望这样的随意可以影响流言,在杜维身上牢牢刻下自己一派的印记。
反正都是猜测,最好是把他当成自己的面首,这样也算逼得他和自己在同一艘船上了。
杜维对武后的想法只隐隐有些猜测,但却不能清楚得知,不过既然武后有这样的指示,有时候插不上话、或是知道武后想说些隐晦的话题,他就会自个出去走走晃晃,顺道拜访宫中长辈们。
对于武后的智商,杜维是一点怀疑也没有。
原先还以为武后此时没什么政治经验,难免会吃些闷亏,但事后看来,那多半是武后有计划的预谋。
就拿北方的城池来说。
当初浩浩荡荡,号称要制比二都的北方城池兴建计划,因为朝中各派的角力、以及工匠实地的探勘,最终是被连手腰斩了。
杜维还以为武后会很愤怒,但仔细一看:虽然城池并未修筑,但是在运送物料、调集资源的同时,中原──北地之间的交通,可说是大大的被疏通了一回。
加上看似作为妥协的、七座较小的城池,每一座都在交通要害之上,对于不善攻城的北方民族来说,如果他们没能在短时间攻破坚固的城池,就要等着面对来自中原、行军速度大幅提高的jīng锐唐军。
重点是,这还是由国库掏钱,让武后省了一笔巨大的开销。
总之,在经过这些事情之后,杜维一点也不敢小看这位历史上的女皇帝。
正当杜维想得出神,武后突然一拍案几,大声宣布:
「就这么定了!」
武后眼神扫过了眼前的杜维、侯英、薛琦,最终停留在杜维身上,语气不容置疑的说道:
「竟然敢在哀家的生rì作怪,真是……咳,总而言之,一定要让他们的场子很难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