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修真真难> 第四十八章 《诗经》之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诗经》之妙(1 / 1)

() 谢涛打开书仔细一看,发现贾宝玉送来的居然是一本《诗经》!

他很疑惑,完全想不明白这本儒家典籍和他的修炼有什么关系,更搞不清楚这能和情修有什么关联?

正在猜测是不是贾宝玉拿错了书的时候,他忽然想到茗烟说过的话,“这本书里有一张书签,还是宝玉亲笔题词?”

谢涛不解其中玄机,连忙把书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果然找到了一张书签。书签为水绿sè薄硬纸裁剪而成,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几行字。虽然有不少繁体,但还不成问题。

谢涛细细读来,发现其中所说颇有几分jīng妙之处。

“夫子曰:‘诗以咏志’。兄心怀郁结,块垒难消,不妨以《蒹葭》默诵,数遍当有所觉。为令起悟,特邀仙子一游,望勿泄漏。另有口诀四句,若能得悟,功德无量。”

谢涛翻开书签的背面,果然有四句口诀,简短易懂,不似电影中的那些台词一般晦涩不通。想来应该是贾宝玉特意将原本功法进行了诠释,这样周到的礼物着实令谢涛有些受宠若惊。

更加令人吃惊的是,从书签的留言中来看,宝玉似乎还带了一名女子同来,还说这名女子能够令自己“起悟”,谢涛虽然不是十分理解,但起码他知道自己这一天下来都见过什么人。除了水仙庵里的姑子们和宝玉的小厮茗烟之外,七天来他从未见过别人,只在雪地中见到过那位绝sè女子,到现在仍是念念不忘。

“那女子究竟是谁?难道是黛玉吗?可是大观园中的姑娘怎么可能会出了园子,走到这里来?按照茗烟所说,今rì正是大观园中诗社的rì子,黛玉绝对是诗社中的顶梁柱。她若不参加,岂不惹人怀疑?”

想来想去,他始终不能明白那女子的身份。尤其是先前的惊鸿一瞥,他只觉得那女子美的令人窒息,可细细想来,却实在想不出那女子长得什么模样,甚而连她所穿的衣服都记不起来。这等咄咄怪事,着实令他费了一番脑筋。

然而,越是仔细回忆,越觉得那女子的形象不可捉摸。但是那一份美丽却越发显得生动,令其难以忘怀。

谢涛只觉心中如猫抓一般,纠缠不休,可是细细寻找,偏又无迹可寻。这样的感觉和之前想念慕碧菡的感觉完全不同,倒是颇有些像是《蒹葭》中所描述的那样: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zhōng yāng。好像近在眼前,却又模糊难觅,偏偏还让人难以割舍。

想到《蒹葭》,谢涛突然颖悟:那名女子定然是宝玉邀来,特地来点化自己的。她的出现,正是要使自己能够进入状态,领悟情修真谛。

想到这里,谢涛不敢耽误,连忙将那四句口诀铭记心中。随后以口诀所述之法,默诵《蒹葭》。

说来也奇怪,他明明是闭上嘴来默诵的。可是用宝玉所传口诀默诵的时候,居然能让默诵的声音直如洪钟大吕一般,敲响在脑海之。一字一句,莫不振聋发聩。

此刻,谢涛心中郁积的感情恰恰与这首《蒹葭》相合。他用贾宝玉所授的方法默诵此诗,当即显出效果。

诗的出现,本就是人们心中的情感郁积难发,借此抒怀所致。正因如此,人们才说“诗以咏志”。也就是说,诗的作用,不是拿来给人臭显摆,装面子的。它是让你在愁苦的时候,能排解愁苦;在伤心的时候,能分担伤心;在高兴的时候,分享高兴。它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诗的作者也有过同样的经历,而且他的感受要更加深刻。当你吟诗的时候,你的郁闷会被排解,高兴会被放大,因为有人和你分担痛苦,分享快乐。

这才是诗能够成为儒家六艺的根本原因。

儒家最重修身,六艺无不如此。每一门技艺,其本意都是反躬自身,而非求之于外,与他人相争。

谢涛默诵《蒹葭》,感受到的正是这样一种感觉。他觉得自己的情感,在默诵中受到了引导,有了一个宣泄的地方。

感情从身体中分离,变成了另一个自己。整个人都被分成两份,一份是刨除了这段感情后的自己,另一份则全是感情,而前一个自己则处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后一个自己。这样的体验他从未有过,甚至读书这么些年,背下来的诗句不知多少,却从来没有想到过默诵诗句会有这样的体验。

在这玄之又玄的体验中,谢涛按照宝玉所传的口诀,开始默默引导两个自己归于一源。这个过程水rǔ交融,完全不用耗费任何心力。

在谢涛进行情修的一刹那,储存在体内穴窍中的药力突然自行运动起来。它们仍然按照先前的冲破束缚的那条线路进行运行,很快从涌泉穴汇聚到劳宫穴。而在进入劳宫的刹那,那股药力却没有沿着原本的轨迹移动,而是再次汇聚起来,在劳宫穴当中不断累积、汇聚、冲击,可惜谢涛此刻沉浸在情修当中,浑然不知体内的情形。

随着“咔嚓”一声闷响,谢涛的劳宫穴中的药力再次消失,下一刻已经出现在檀中穴当中。从劳宫到檀中的障壁,被冲破了。

冲破了第二个障壁之后,体内的药力又一次运转起来,从脚心瞬间到达手心,再从手心瞬间抵达檀中。仿佛故事重演,药力再一次在檀中凝聚、汇集,准备进行下一次的冲击。

谢涛虽然只见过那女子一面,但是心中的感情却是如丝如缕,绵绵不绝。在这股情感的推动下,谢涛体内的药力不断地循环、汇聚、冲击,他体内的“咔嚓”声接连不绝。

当谢涛从这股情感中解脱出来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变化。

对慕碧菡的相思之情已经如同一座大山一般让他喘不过起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谢涛转而默诵起了这首千古流传的《关雎》。

他体内的药力再次流转起来……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