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南宋新传> 第五章 进宫面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进宫面圣(1 / 2)

() 此刻,张瑞正在家中督导弟、妹的学业,忽闻管家来报,“宫里来人传旨,此刻正在前厅。”

张瑞忽觉一愣,连忙吩咐,大开中门,准备香案,做好迎接圣旨的准备,迎接圣旨是很规矩、也是很繁琐的,幸好李纲派给自己的这些下人都是见过世面的,准备的有条不紊。

张瑞急忙来到前厅,只见一个面白无须太监,正大摇大摆的坐在椅子上喝茶,张瑞心中顿生厌恶。

不过厌恶归厌恶,也不能表现出来,往前走了两步,拜倒在地,大声道:“臣,张瑞,殿中侍御史,恭迎天使。”

说罢,便是三跪九叩磕了下去。

“成了,张大人,起来吧!”那太监细声细气道。

张瑞站起身来,那太监表情不yīn不阳:“奉官家(宋朝对皇帝的称呼)口谕,‘张瑞即刻进宫见驾。’”

“张大人,随杂家进宫吧,可别让官家久等了。”宋朝对太监管束极严,严禁结交外臣,虽权势不大,但也不能多得罪了。张瑞塞了点跑腿辛苦费给他,他便乐颠颠儿的领着张瑞进宫去了。

觐见了赵构,大声道:“臣,张瑞,殿中侍御史,参见官家。”

说罢,便又是三跪九叩磕了下去。

赵构道:“抬起头来。”

张瑞,略微把头抬起,目光不敢直视。

赵构一见,好一个俊俏少年,稍微有了丝好感,但未叫其起身。

张瑞随即把头低下,伏跪着不敢有丝毫动作。

沉默片刻,赵构质问道:“最近城内的流言,你可听闻?”

张瑞心想这是来兴师问罪来了,从接到赵构口谕那刻,他便想到了,赵构突然召见一个七品小官,一定是与街市上的流言有关,心中便有了准备。‘宋朝优礼士大夫,极少贬斥,诛戮更属绝无。’

于是不紧不慢地道:“臣,略有耳闻。”

赵构见其并不慌张,心想‘年纪轻轻,倒是有几分胆sè。’又问道:“流言是否属实?”

张瑞道:“半实,半虚。”

听到如此回答,赵构已有了几分怒sè,但皇帝喜怒怎能随意表露,便道:“给朕,仔细讲来。”

张瑞知道赵构已经生气了,不能再触犯其逆鳞了,道:“李纲确有不甘是为实,诽谤朝廷是为虚;臣为其不平是为实,讽刺官家,臣绝不敢。且官家乃真龙天子,勤政爱民,挽社稷之危难,救万民之水火,其政绩堪比太祖、太宗皇帝。臣有幸辅佐圣君,已是万幸,怎敢妄言君父之过。”

毕竟年轻啊,听不得奉承,赵构略微一笑,道:“李纲如何不甘,你为何不平?”

张瑞前世在职场那是游刃有余,处世圆滑,能力非凡,对付赵构这个昏君还会费力吗?听声辨sè,张瑞断定赵构此时已上了自己的套了,道:“忠臣不能尽心国事,侍奉圣主,所以心有不甘;臣敬仰其忠君为国,且臣为李纲举荐,于公于私,为其惋惜之。”

听此之言,赵构脸上露出愠sè。

随即问道:“那朕罢其相,你觉得可有不妥?”

张瑞道:“官家罢黜李纲,并无不妥。”

赵构表情略缓,道:“既是忠臣,朕,罢之,如何无不妥之处?”

张瑞道:“官家所用之臣,无不忠心不二。但李纲行事率直,易使朝堂争端不断,无利于眼下局势。官家乃千古明君,岂能不查,官家喜其才,用其为相,然其不知报效官家,官家罢之,实为明智之举。臣虽敬其为人,但只是私情,李纲虽是能臣,但不能辨清时局,岂不知一味强硬抗金,而不加变通,只会令国事rì益艰难,赤胆忠心,于国无利,臣,深为其惋惜。”

说完这些违心之言,张瑞心中羞愧万分,为了自己的抱负,为了弟弟、妹妹有所依靠,如此贬低李纲,逢迎昏君,深为自己不齿,暗暗把自己骂了千百遍,但除了这样,还能如何呢?

赵构心中一喜,道:“你对时局,是何看法?”

张瑞知道他的心思,道:“金军势大,宜和不易战。”

赵构欣喜,‘这分明自己肚里的蛔虫啊!’,道:“如何为之?”

张瑞道:“金人虽勇,但只善于骑兵正面为战,攻城掠地,非彼之长。我军当部署城防,令善守之将坚守城池,坚城之下,骑兵无用武之地,金人失其利,若久攻不下,必损其锐,且战事一起,消耗巨大,金人远途奔袭,不yù久战。征战未果,军心不稳,金人毕然有心和谈,那时再遣使游说,则事可为。”

赵构大喜,道:“好,此议甚合朕意,爱卿可通兵事,对我大宋如何防御金人,可有见解?”

张瑞听着赵构称呼的变化,心中暗喜,‘三两句话就把你忽悠迷糊了,上了我的套,今天非把你忽悠瘸了不可。’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