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奇奇怪怪大冒险> 社会阶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社会阶层(1 / 2)

() 社会阶层

=============================分隔线=============================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们的生活质量取决于社会阶层以及在城市、乡村或者小镇上传统的生活方式。十九世纪英国的社会仍然是等级森严的,只是到了十九世纪末也就是维多利亚时代走向结束的时候原有的阶层之间的差异变得模糊不清了。

关于阶层这个概念,有时候很难理解。因为阶层的分类并不取决于所拥有的金钱,或者说收入只是决定阶层的部分因素,同时还有出生和家族的亲戚关系等。维多利亚时代大部分人能明白自己所处的阶层,也能接受。铁路分为一等、二等和三等,乘客们能根据自己的阶层购买不同等级的车票。就算一位工人阶级的男子在赛马上赢得了大笔钞票,他也不会购买一张高等级的车票,他不会期待着乘坐一等车回家。通过举手投足、谈吐说话、衣着打扮以及意识形态可以看出此人所处的阶层。不同阶层的人住在不同的片区,所闻所见的也是不同的社会风貌,不论是宗教、婚姻,还是名字、吃饭的钟点。而且,维多利亚时代人们认为,每个阶层都有各自的准则,人们会遵从各自阶层的准则。人们认为,效仿高一等级或者低一等级的做法是一种错误。《歪唇男人》中,圣克莱尔扮成乞丐以此为生,他也自知这样的行为是不齿的,因此极力隐瞒这点,甚至不惜被送进监牢。

实际上,从严格的法律意义来说,英国只存在两种阶层:贵族(有封号和封地的人)和平民(除贵族以外的所有人)。不过,大部分维多利亚时代人认为社会上各sè人等可以分为三个阶层:即工人阶级、中产阶级和贵族阶级。所谓工人阶级宽泛地指从事显xìng劳动的人,包括男xìng和女xìng。他们的工作是体力上的,往往是一些肮脏的工作。从他们的衣服和手就能看出来。他们领取rì薪或者周薪。中产阶级是指那些从事体面工作的男xìng,往往是一些脑力工作而非体力工作。他们领取周薪或者年薪。而jīng英阶级或者上层阶级的人们是不会为了赚钱而工作的。这一阶级包括了贵族和有土地的乡绅。他们的收入来自继承自祖上的领地和投资。

工人阶级

这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广泛的阶级,大约每四个人里有三个是工人阶级。大部分人从事农活、仆役、工厂手工活。此外,也有大批有技能或者没技能的人从事采矿、捕鱼、运输、建筑、缝纫和其他活计。绝大部分工人阶级人们所赚的薪水只够维持生计,一旦出现生病、失业或者其他意外他们就陷入贫穷的地步。而那些没有技能或者半生不熟的工人还需要家庭的其他成员出去工作而维持家庭开销。因为对体力的需求很高,这些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赚钱最多,那时候正是一个人最身强体壮的时期。之后,他们会结婚,丈夫和妻子会继续工作,一两年里他们有了一些余钱能买些东西。这时候他们就会要一个孩子,妻子便不能像以往那样每天工作十二到十四个小时。或许她会在家做一些计件的活或者给租房客做家务,但是不论怎样小孩子出生的时候都会让家里变得很穷。而且男xìng的收入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工人阶级家庭的孩子很小就开始工作。他们几乎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就算不够年龄去工作,他们也会在家里帮忙。

有技能的工人只占到工人阶级的百分之十五左右,这些人就稍微幸运些,包括印刷工、泥瓦匠、木匠、裁缝、鞋匠。这些人往往是从学徒开始,在学徒期间是没有任何收入的,因此需要家庭供养。在十九时期晚期,不少女孩子会接受培训而成为老师或者护士,他们也是来自有技能的工人阶级家庭。这些有技能的工人算得上工人阶级里一类dú lì的人群。有时候一些工匠也能成为雇主或者自己开店,他们的身份就介于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之间。

中产阶级

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1837年大约百分之十五的人口属于中产阶级,到了1901年这个数据达到百分之二十五。金钱并不是决定中产阶级的要素,这其中既有成功的实业家、富有的银行家,比如《绿玉皇冠案》中的亚历山大?霍尔德就是一位中产阶级银行家,也有一些经济上比较拮据的职员,比如《证券经纪人的书记员》中的那位书记员霍尔?派克罗夫特也是一位中产阶级,他在考克森商行时每周薪金不过三英镑。

在中产阶级里,社会等级最高的是那些专业人员(有时候也称之为旧派中产阶级或者上层中产阶级)。这些人包括英国国教牧师、军官、较高层次的律师和医生、较高等级的zhèng fǔ官员、大学教授和名校的校长。到了十九世纪末一些建筑和工程方面的人员也位于此行列。这类中产阶级主要生活在市区。他们将自己的儿子送去寄宿学校和大学,到了十九世纪末他们也会让女儿去接受教育。

新兴的上层中产阶级是指生意很大的商人、制造业者和银行家,因为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这些人发家致富起来。其中最富有的一些人甚至将儿子送去名校培养,同时期望女儿嫁去地主家庭。

农场主也属于中产阶级。同时一些新兴的行业也需要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比如会计师、地方zhèng fǔ雇员、记者、测量员、保险代理人、jǐng方侦探等等。

小店的店主和办事员一般被认为属于低层中产阶级。这些工种需要一些文化但是并非多高的教育。当时伦敦是世界的商业和金融中心,需要大批职员阶层,包括书记员、中层管理人员、书店店主、低等的zhèng fǔ雇员。女xìng从事的工作也越来越体面,包括店员、办公室职员、电话交换员、学校教师等。

贵族和有土地的乡绅

贵族和乡绅都是世袭的、有土地的阶层,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地产的租金。他们的领地甚至可能多达数千英里,这些土地分成不同的农田,签订长期租约。领主居住的地方称之为庄园或者府邸,往往是舒适的乡村大宅,有了一大群仆人。头衔(如果是贵族的话)和领地一般是由长子继承。随着十九世纪道德改良运动,人们也不希望上层阶级仍然过着那种纯粹追求享乐和放荡的生活。长子继承财产之后,会希望他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比如成为国会议员,在地方事务中扮演定的角sè,或者使用他的影响促进慈善事业,但是不必去做那种为了生计的工作。次子也许会通过继承获得一些收入,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预备去从事专业工作,特别是成为军官、牧师或者殖民地的官员。

1842年时,英格兰获得封号的家族有562个。这个贵族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与男爵。贵族不可能从低等级晋升为高等级,他会一直享有他所继承的封号。不过有时候也会因为某人为社会所作的杰出贡献而颁发新的封号。而公爵、侯爵或者伯爵一般还会有其他的封号,这是因为几个世纪以来,他的家族通过姻亲、继承等原因获得的。比如《修道院学校》里霍尔得芮斯公爵就有伯维利男爵和卡斯顿伯爵的封号。而符合条件的贵族自动成为贵族院(议会上院)的成员。

骑士和从男爵从理论上说也是平民,他们没有贵族的特权,不过名字前面可以冠以“sir(爵士)”。从男爵是世袭的。骑士封号只能获得,比如地位重要的公众人物、军人、艺术家可以由君主受封骑士,但是不能由其子继承。

在英格兰,贵族的儿女属于平民。如果想从事政治生涯,可以通过选举进入下议院。如果贵族的子女犯法,将在普通的刑事法庭受到审判,而贵族则由专门的贵族陪审团和转慢的法庭审判。只有上一代去世,长子才能成为贵族,继承封号,进入贵族院。

贵族一般在伦敦有住处,在乡村有一处甚至多出房产。当议会开会的时候(一般是在chūn天到初夏),一家人就会住到市区的宅子里,一帮人开舞会、宴请好友、招待宾朋。男xìng和年轻女xìng会在海德公园骑马,年长的女xìng会在午后乘上马车去拜访客人、上街购物。夏天和冬天他们便回到乡下,猎狐、聚会。儿子一般会进入名牌公学就读,女儿则在家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

从男爵处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特殊地带。在维多利亚时期大约有850名从男爵。虽然封号是继承的,但是从男爵不能在贵族院获得席位。如果他们对政治感兴趣,可以通过选举进入下议院。在1860年代中期,下议院议员大约三分之一要么是从男爵要么是贵族的子孙。《巴斯克维尔的猎犬》里巴斯克维尔家族就拥有从男爵头衔。

有土地的乡绅其影响也不容小觑,在英国乡下地方,对本地产生主要影响力的就是这些乡绅。他们的地产一般包括一座庄园,一座有管家主持的农庄,几处承租人耕种的土地,一两个农场劳工所住的村子。《赖盖特之谜》中阿克顿和坎宁安家就是乡绅,而《希腊译员》里福尔摩斯也自称他的祖上是乡绅,可见其家庭是比较富裕的。

这些乡绅一般在市镇上没有宅邸。他们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自己的地产商度过,参与本地事务活动。他们一般被称为“乡绅”,这并非一个法律上的封号但是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名词,指那些非常有影响力的本地地主。在维多利亚时代,大约有两千名乡绅,他们的地产在一千到三千英亩不等。有些人也是骑士或者从男爵,但是大部分没有封号。这些乡绅可以成为治安官,或者关心地方居民,或者促进本地慈善事业。他的妻子和女儿会拜访那些穷苦人,给新生儿一些衣物给大点的孩子一些吃的,也可能在主rì学校里教授一个班级。他们所过的rì子是许多维多利亚人所向往的生活,他们有着大部分时间运动、走访、打猎、玩乐,过着幸福的乡村生活。

上层社会的贵族和处于较低地位的乡绅之间有很大不同,不过两者之间社交上的接触或者通婚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两者家庭里次子为了生活都需要成为一名专业人士。而在名校公学里接受教育、学习这个阶层应有的行为准则,是上层中产阶级、乡绅和贵族家庭男孩子都有的经历。在十九世纪末,一流的商人和实业家也开始将自己的儿子送去伊顿公学、拉格比公学以及一些有名的寄宿学校,在那里接受地主阶级所需要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学习。阶层之间的差别变得可以通融。社会还是存在等级之分,人们各得其所,尊重比自己高等级的人。一些变化也出现了。银行家和商人购买了乡村的房产,也获得了地方上的乡绅的接纳。

乡村生活

简单的来说,乡下的生活是以乡绅和其家庭为中心的,乡绅住在一座大宅邸里,有马厩、花园,还有继承自祖上的广袤土地。附近会有一处村落,村上会有一座教堂,一块公用绿地,两三个小酒馆,几家商店(食品店、药店、面包店、肉店),一些手艺匠,比如铁匠、鞋匠、裁缝、磨坊主。村上有一半人口都是农庄的劳力,其他人也在乡绅的房子里工作,比如担任木匠、园丁。有一些女xìng拥有传统的技能,比如助产、看护、安排丧葬等。酒馆是男人们社交的所在,是传播新闻和流言的中心。女人不会在村上的酒馆里喝酒,不过也会出现敲开酒馆后门买上一些啤酒带回家的情况。

教堂并不属于乡绅,不过乡绅在委任牧师的问题上有一定权力。乡绅和牧师也许是当地仅有的接受过教育的居民,他们也会与附近的乡绅交往。附近的地方也许还有一些家境良好的居民,他们要么是退休人员,要么有着dú lì的经济收入,可以在附近租住一处大房子。

租地农场主也住着舒适的房子,生活也比较惬意。比如,在秋天乡绅和农场主都会去猎狐。在完全由男xìng参加的晚宴上,他们可以平起平坐,但是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指出,农场主和他们的妻子不会出席猎人舞会。乡绅会和他的租户维持良好的关系,会出钱修理房屋、开挖地里的排水沟。农场主和地主的关系也许会持续好几代,农场租约往往会签至三代。《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里,查尔斯?麦卡锡就是一名租地农场主。

村上的学校只有一个房间,男孩和女孩从不同的门进入。通常位于教堂的隔壁,由乡绅家庭和志愿的会社资助。农场工人和村上小商人家庭的孩子在这些学习、写字、算术、宗教,女孩子还学习缝纫。农场主的孩子则进入寄宿学校,但是并不像乡绅的孩子那样送去花费昂贵的学校。

农场里实际工作主要由大量劳力承担。他们或是住在村子里仅有一间或者两间屋子的村舍中,或者住在农场周围的类似小屋里。这些房子都是乡绅所有,也就是说如果这些人失去工作连住处也要随之丧失。一般来说,这些人也会分得一点土地,种些作物供自己食用,因为他们的薪水很低,不这样就无法生存。他们也可以拾些从树上掉落的树枝或者将树上的死枝用钩子钩下来,靠这些作为木材,但是他们没有权力砍伐树木。结婚的妇女可以通过编织衣物帽子赚取一点钱,也可能在农忙时去地里帮忙。

村上的女孩一般都会去做佣人。到了十二三岁的年纪,农场劳工的女儿就会去农场主家里帮佣,或者去本地的商人家里帮忙。有了一些经验并且存了一小笔钱之后,她就会去市镇找工作。那以后她只能在夏天回来一两个星期,带些东西给更小的孩子,也会将雇主扔掉的衣服作为礼物给母亲或者阿姨。

市镇生活

一个村子往往会处于某个市镇的辐shè圈之内。在没有铁路的时代里,所谓市镇就是每周举办市集的地方,非常小也相互靠得近,到了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可以乘坐火车出行去更远的地方买卖东西。市镇上的商店比村子里多,而且工匠铺的种类也更多,包括马具匠、玻璃工人、木匠、泥瓦匠、水管工人等。而且,也有一些更高级的人士为周围的乡绅提供服务,包括银行业者、医生、律师等。也许还会有一所旧式的语法学校,那些等级较低的专业人士、农场主和商人的子女可以进入学校学习。

如果是有大教堂的市镇,或者有法院和zhèng fǔ部门的郡治所在市镇,上层中产阶级以及专业人士的数量会更多。这里也会居住了退休的军人和商人,一些上层中产阶级的寡妇或者有些收入的单身女xìng。这里的社交活动很活跃。而且,工匠、小商人以及小雇主也有自己的社交圈。

都市生活

都市化是维多利亚时代最显著的现象。随着人口迁移,城市发展迅速。为了在工厂里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甚至会有举家从村子迁移到城市的情况,乡下的女孩也到城市里从事家政服务。乡绅的次子也来找城市找寻机会。在十九世纪初期,那些借由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城市里工人生活状况十分悲惨,往往居住在简陋的连排房屋里。到了后半叶,城市生活大为改善,有了下水道、水管供水、煤气灯、建筑规范等。

都市生活的最典型代表就是伦敦的生活。《血字的研究》中华生曾经描述过1881年初期他在伦敦生活的情况:“我很自然地就被吸引进伦敦这个大污水坑里去,大英帝国所有的游民懒汉也都是汇集到这里来的。我在伦敦斯特兰德大街上的一家公寓里住了一些时候,过着既不舒适又非常无聊的生活,钱一到手就花光了,大大地超过了我所能负担的开支,因此我的经济情况变得非常恐慌起来。我不久就看了出来:我必须离开这个大都市移居到乡下去;要不就得彻底改变我的生活方式。我选定了后一个办法,决心离开这家公寓,另找一个不太奢侈而又化费不大的住处。”总的来说,城市的生活既有其乐趣和魅力,又艰辛悲惨,当然这是针对不同的人而言的。

虽说金钱的多少并不是决定社会阶层的重要因素,但是显然维多利亚时代的人需要有一定的收入维持他应有的生活方式。一个中产阶级的男xìng,如果想要结婚生子,并且过着一般中产阶级的生活,一年至少需要有300英镑的收入。而对于一个单身女xìng来说,福尔摩斯在《身份案》中说:“一位独身的女士大约有六十英镑的收入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这里所说的“生活得很好”指的是根据她所处的社会地位而应该享有的生活。不同的社会地位的人维持应有的生活而需要的花费差异非常巨大,即便是处于同一阶层的人群。

维多利亚时代的货币体系是便士、先令、英镑作为单位。便士是一种铜币,符号为d。先令是银币,等于12便士,符号为s。英镑等于20先令或240便士,符号为£。英镑也有硬币,用金子铸造,成为沙弗林。此外,硬币还有:

法新(四分之一便士)

半便士

两便士

三便士

格罗特(四便士)

六便士

弗洛林(两先令)

半克朗(两先令六便士)

双弗洛林(四先令)

克朗(五先令)

半沙弗林(十先令或半英镑)

此外还有一种硬币――畿尼,等于21先令,从1813年之后便不再铸造,当时仍然流通。这个单位主要是用来为一个昂贵的物品标价。腰缠万贯的客户可能并不关心一个标价20畿尼的物品实际上比20英镑要贵,应该是20英镑又20先令,差不多等于要支付21英镑。

这些货币都是以硬币形式流通。zhèng fǔ并不发行纸币。各家银行发行自己的纸钞。如果银行倒闭那么它发行的纸币就等于废纸了,只是这样的情况很罕见。五英镑纸币是发行的最小面额纸钞。实际上有些行事小心的人就算购买价值很大的物品也使用金币。支票当时还并没有获得普遍接受。商人使用其他比较麻烦的方式转账大数目的金钱。根据物价指数统计,当时的1英镑约相当于现在的80英镑。

下面是一份当时商品的价目表,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花销:

标准的四磅面包的价格在1840年代8又1/2先令,1875年7先令,1887年6先令,1895年5先令。

十九世纪中叶一双棉质长袜的价格根据不同质量从4先令1/2便士到4先令11又1/2便士不等。到了十九世纪末,一双丝袜的价格为5先令,一件现成的女xìng套装为1英镑。女xìng骑马装至少需要10畿尼甚至更多。

一双工人的靴子价格为11先令。工人的衬衫为1先令6便士,短袜为9便士,也许会买一件二手外套,花费为4先令。

伦敦出租马车的费用一般是在查令十字街为中心的4英里的范围内2英里以下收费1先令,之后每英里收费6便士。

在1880年代,一辆自行车的价格为4到5英镑。到1890年代末,报纸上的广告显示一辆在工厂里翻新过的二手自行车价格不过1英镑。

书籍的价格昂贵。一本新的jīng装三卷本售价31先令6便士(这个价格比一件女装或者二手自行车还要贵),人们可以申请加入私人的图书馆,每年的费用是1畿尼。那些平装发行的每月连载每期的价格不过1先令,一般连载两年总计价格大约1英镑。

工人阶级用于子女教育的费用一般是每个孩子每周花费1至4先令,而到了1890年代可以免费上学了。而中产阶级家庭的男孩在一所中等寄宿学校每年的费用为100至150英镑。十九世纪末剑桥或者牛津供女子就读的学院每年的费用是105英镑。而大学里男生的花销远比女生多,甚至是后者的两三倍。

早期rì报的售价是7便士,之后因为取消了知识税出现了许多廉价报纸,售价不过1便士,有的甚至只要半便士。《每rì快报》就是一份便士报。

chéng rén葬礼的费用以最小的花费计算为4至5英镑。

一般来说,一个单身女xìng年收入达到100英镑或者年收入150到200英镑的夫妻可以雇佣起一名年轻的杂役女仆。年收入300英镑的家庭可以雇佣一名杂役女仆和一名育婴女仆照看小孩,不过家里的女主人还要做不少rì常家务,包括烧饭做菜。

如果年收入500英镑,可以雇请三个仆人:厨子、家政女仆和育婴女仆(如果没有小孩那么可以雇请兼役女仆所替代,她的工作是在需要的时候给厨子和家政女仆帮忙,或者雇请一个听差,可以擦靴子跑跑腿,做一些搬运、户外工作等)。如果年收入750英镑,可以雇请四个仆人:厨子、家政女仆、育婴女仆和听差,这类收入的家庭女主人不需要做家务只需要管理仆人。

年收入1000英镑是一道重要的分水岭。这样的家庭可以雇请四个女仆(一个厨子、两个家政女仆、一个育婴奴仆)加上一个马车夫和一个马夫,同时他们有一两匹马和一辆马车。年收入5000英镑的家庭甚至会雇佣多大24名仆人,包括女管家、厨子、贴身女仆、护士、两个家政女仆、洗衣女仆、食品室女仆、育婴女仆、厨房女仆、洗碗女仆;男管家、贴身男仆、侍应、马车夫、两个马夫、助理马夫、两个脚夫、三个园丁、壮工。

下面是维多利亚时代各阶层的年收入统计表:

最富有的贵族30,000英镑

-----------------

其他贵族

富商、银行家、实业家10,000英镑

---------------

有土地的小乡绅

某些牧师、医生、律师和商人1000-2000英镑

---------------

大部分中产阶级:医生、律师、公务员、

高级办事员300-800英镑

---------------

较低等的中产阶级:办事员、校长、记者、

店主

高技能的手艺工匠150-300英镑

--------------

有技能的工人,包括家具匠、排字工人、

木匠、火车司机、高级裁缝75-100英镑

--------------

一般xìng的半熟练工和在工厂、商店工作的

熟练女工50-75英镑

--------------

海员、码头工人、某些仆人45英镑

-------------

农场工人、军人、打字员25英镑

------------

最低等的店员、仆人、刺绣工人12-20英镑

------------

维多利亚时代,250个最富有的贵族年收入超过30000英镑。这些人不仅在多个郡有土地,而且在伦敦的上流地区拥有宅邸,比如皮卡迪里、格罗夫纳广场等地。年收入10000英镑对于贵族来说是比较低的限度了。当时,大约有750个家庭年收入在10000-30000英镑。这些人也不完全是贵族。他们在乡村和伦敦的宅邸花费巨大,一年仅马匹费用就会高达600英镑以上。他们的收入往往来自地产。一般来说每英亩土地每年能带来1英镑收益。而那些没有地产的上层人士则依靠继承所得的金钱获得收益。既可以获得固定收益又保险的投资是购买债券(zhèng fǔ债券可以年收益5%)或者统一公债(这也是一种zhèng fǔ债券,更为稳定、安全,但是年收益只有3%)。还有一种称之为“fortune”,由继承得来,不能动用本金,只能使用其收益。比如《身分案》中,玛丽?萨瑟兰的伯父遗留给她一笔新西兰股票,利率是四分五厘,股票金额是二千五百英镑,但是她只能动用利息。这就是所谓的“forune”,她去世之后仍然将遗留给其亲属。

对于有土地的乡绅来说,1000英镑的年收入应该是至少的了,只有这样才能过上乡绅的生活。而年收入1000英镑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则相当不错了。这个家庭可以拥有一幢有十间房的屋子,还有一个花园,可以聘请一名家庭女教师教授女儿,也可以养上一匹马。

1860年代,根据《泰晤士报》上的说法,一个中产阶级男子如果想成家至少年收入300英镑。只有这样,全家人才能住在一幢半dú lì或者连排房屋里,雇上一名普通仆人和一名年轻的育婴女仆。不过衣服经过专业裁缝剪裁之后还是要由女主人自己缝制。如果家中孩子很多,他们也许会为学校费用而担忧。对于下层中产阶级男xìng而言,年收入150英镑已经可以结婚了。

到了十九世纪末,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单身女xìng也能每年收入75至125英镑。她可以舒舒服服地住在专门提供给女xìng的公寓里,公寓有两个房间,还有一间小厨房。公寓还提供清扫服务,在大楼里也有餐馆,因此女xìng可以只顾工作不必自己做饭或雇请仆人。他们的收入可以买一些需要的物品,去听音乐会,和朋友去欧洲大陆度假。

1870年代末的《卡塞尔家政指南》就针对不同收入的中产阶级安排了一家人每年的具体花费,其组成是这样的:

年收入100英镑者每年的花费

房租、税费、水费17英镑

家务开支55英镑

衣服12英镑10先令

附带开销,包括旅行花费、医药、

子女教育、家具修理、教堂座位费、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