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主要分为六个阶段,古代音乐阶段,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现在音乐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划分界限也不是那么的明显,在音乐变革的大时代,往往是古典与浪漫交替出现,古典与浪漫完美的结合。
对于浪漫时期的演奏家张章最喜欢的有两个人,钢琴诗人肖邦和钢琴魔王李斯特。
肖邦不爱好管弦乐队的轰鸣巨响,他满足于把自己的构思完全体现在钢琴的象牙键盘上。创造性的开创了宽广的形式安排和弦,精致的半音进行和等音进行,首创运用小的“装饰”音群,这些装饰音群好像闪烁者虹彩的露珠,一滴滴地落在旋律上。如诗一般优美的钢琴曲就这样一首首的在肖邦的手下诞生。
李斯特更是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本人则是即兴演奏的超级高手。而他的作品12首超技练习曲,超高的难度,到现在一直让一帮学钢琴学生们抓狂。
张章选择的浪漫时期作品就是李斯特的《鬼火》,12超技里最难的一首。当然《鬼火》对于一些钢琴评论家们并不待见。在他们眼中鬼火除了空洞的炫技一无是处。但是张章要的就是炫技,震撼性的炫技。
演奏炫技类的钢琴曲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但对于张章来说,三倍特种兵的身体素质,加上无与伦比的演奏技巧,鬼火只能算是大餐前的开胃酒,令整个世界都抓狂的拉三,张章都能毫无压力的搞定,鬼火更是不在话下。
张章微笑自信、轻松写意。十指落在黑白分明的键盘上的同时,突然间的爆发,从极静到急速,繁复到华丽之极的音阶在张章的手上诞生。
《鬼火》是李斯特作品中十分特别的一首,整首曲子的风格十分诡异,对手指的触键有十分高的要求。若是基本功不够,根本弹不出那种灵动、诡异的味道。
在张章灵动的手指下,《鬼火》蕴涵的嘲讽和一种不知名的鄙视被张章表现的淋漓尽致。繁复的指法,快速的音域切换,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赏心悦目。
一众评委,都大气不敢喘的全神专注的聆听,双目更是恨不得贴到张章张章的手指上,观察一下张章是如何如此轻松写意的演奏出超高难度的鬼火的。
张章炫目的手型快到在键盘上出现残影。是1.5倍超速演奏。怎么可以这样干,不科学啊!
六位教授集体麻瓜。虽然只是0.5倍的提速,可是难度可不是这样算的,本来就有大量快速重复音的《鬼火》,再次提速下,那是要人命的难度。难度直接上了两个档次。好像世界上还没有人这么干过。关键的是即使提速后张章的演奏仍然游刃有余,张弛有度。《鬼火》的诡异与嘲讽内在的情感表达,在张章的演奏中没有丝毫的破坏,完美的被演绎出来。
被张章震撼到的李教授短路的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炫技!赤果果的炫技。钢琴就是在张章手上任意把玩的玩具,张章像摆弄泰迪熊一样简单的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张章修长的手指离开按下的最后一个音符,一众评委意犹未尽的享受着刚才的震撼。张章的目的达到了,再次征服了评委的小心脏。
“好了,各位同仁开始打分吧!”陆敏一第一个恢复过来,招呼教授们打分。
这次评委们都不在矜持,干脆的画上10分。六个人,十二只眼睛不可置信的目光,清晰的表达着崇拜!对张章精湛到极致的钢琴技艺的崇拜。李斯特复生都达不到的炫技,出现在了这样一个小小的琴房中。
“谁来评一下,张章刚才的演奏?”陆敏一扫视着自己的同僚。平时教学严苛到极点,学生口中的白发狂魔们需要你们发挥刻薄歹毒专属技能的时候到了。勇敢的战斗吧!大召唤术。
怎么没人,冷场的效果,一点都不好受。陆敏一召唤师,系统提示你受到魔宠集体瞳术攻击--鄙视!
“我说,老陆你也是咱们钢琴大系的主任,要不你来评一下吧!”李教授微笑的提议道,众人都欣然的点头。这种情况怎么评,要评的话总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吧,对于张章的评价除了夸奖还能说什么啊,一点都显不出自己的水平,还评个屁。
“好吧!我说几句!刚才张章弹奏的鬼火,从艺术性上来说,作品本身没有什么值得挖掘的深度。但是从钢琴的演奏技巧来说,张章把握的非常到位,所有的难点,包括在高速下的双音颤音的处理,左右手的非逻辑性配合,都很完美。尤其是在后面的倍速演奏,堪称惊艳。要炫技就将炫技做到最绚烂。期待张章现代钢琴曲的演奏。”陆敏一无耻的扔了一堆好评,悄悄的撤退了。遇到这样的演奏家对听众来说是饕餮盛宴般的幸福,对评委来说却是开刀刮骨般的折磨啊!
张章对自己的演奏有着十分的自信,无悲无喜的对待着陆敏一的评价。张章的演奏水平已经到了不需要任何人来评判的地步。胜似闲庭信步,笑看云卷云舒就是张章现在的写照。
“现代时期钢琴作品我选择克马克西姆的《克罗地亚狂想曲》。”张章简洁的介绍道。
曲子的背景是1990年克罗地亚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时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之间因民族对立引发的战争。克罗地亚饱受疮痍,演绎者马克西姆当时被困在地窖中,却在战地中仍每天坚持练琴7小时,并在战火中举行音乐会。谈到这段经历,马克西姆说支持他的,就是他的钢琴,“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刻”。
也许是都经历过战火的缘故,张章对这首《克罗地亚狂想曲》理解的特别深刻,也最喜欢弹奏这首能抒发自己心意的钢琴曲。
张章重重的落下双手,强烈的钢琴音色奏出悲怆的旋律。在快速的曲风中,绝望,无奈,悲伤一点点渗透出来。但是,纵使是这般绝望也好,那如同泣诉的旋律,在为眼前的绝望悲泣的同时,仿佛也有着对于缥缈的希望的诉求。无论在多么绝望的时刻,都不会放弃希望。即使那希望,仅仅如同无边的浓烈战火中摇曳着的,柔弱的白花。
张章回忆着曾经经历过的硝烟,有荣誉,有颓废,有死地逃生后的庆幸,也有战友倒在眼前的无奈,恍然间张章将这一幕幕、一景景不知不觉中,自然的融入到手下的旋律中。感情的交错,心灵的共鸣,张章将《克罗地亚狂想曲》演绎到了骨髓。
《克罗地亚》没有鬼火那般绚烂之极的炫技,简单的音符,却直接击中了在座的所有评委的心。他们仿佛身处战火当中,子弹横飞,炮火轰鸣,随时会失去生命的恶劣之地,而坚强的人们,在苦难中顽强的生存,生命原来是如此的美丽,战地黄花分外香原来真的存在。
将生命的力度阐释的淋漓尽致,悲壮而优雅,凄然却也坚强。它就是《克罗地亚》。
张章已经不是仅仅在演奏,他用阅历浇灌,用真情呵护手下的旋律。
震撼人心!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一曲终结,琴室中久久无语。六位评委没有说话的兴致,手中的打分牌也被仍在了地上,任何形式的评论都会是对这段钢琴曲的亵渎。
张章双手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劳累而是激动、兴奋、共鸣!
多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任何时候都冷静到极致的张章回忆着逝去的时光,也许是五年前或者是八年前,第一次用军刀抹去一个用枪指着自己脑袋的士兵生命的时候。那个时候手抖过,心乱过。
“啪!啪!啪···”不知是谁带头,也许是心有灵犀的自发,热烈的掌声响起,六名教授固执的拍掌不停。直到张章一再感谢下,教授们才放下拍红肿了的双手。
“张章!明天过来办理入职手续,剩下的不需要考核了!《克罗地亚》能证明一切!”陆敏一当场拍板,结束了张章的考核之旅。
张章对接下来的演奏也兴趣缺缺,一首钢琴曲,张章的心乱了。对于时刻都准备战斗的老兵来说,这种感觉非常的不好,张章要梳理自己的心境,让它重新达到古井不波的状态。
此时所有的教授都意识到羞愧!一个能够将钢琴曲弹奏成生命赞歌的演奏家,我们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评判他的演奏。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