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上清宫出来,赵风的思绪还沉浸在刚刚怪异的场景中:“宝儿,那根香怎么要点那么长时间?”
张宝儿解释道:“那个老道能够把意念的力量控制在香头小小的一个点上,使它不被外部力量干扰,火的热量被隔绝了。”
“真有这么玄?你能做到吗?”
张宝儿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有些感慨:“理论还是需要联系实践啊,今天我大有收获。”
“什么收获?”赵风好奇地问。
“一直以来,我的力量总是难以收发自如。今天这两位道长的表现,如同为我开启了一扇门。说多了你也不懂。”张宝儿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他转头问小云:“还想去哪里?”
“听说这里的古玩市场不错,我爸喜欢这个,教了我不少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去看看吧。”
赵风消息灵通,爆料说:“前段时间有个人在这里用2000元买了5张一角的纸币,后来经专家鉴定,价值竟高达20万元,增值100倍。”
周小云来了jīng神:“还有这么走运的?我们也去转转,没准也能碰到天上掉钱的好事儿。”
赵风拍着胸脯说:“我太熟了,常去那里的人没有我不认识的。”
龙虎山的古玩市场规模不小,古玩杂项、古典家具、古籍字画、中外钱币、古旧地毯、铜器佛像、古旧钟表、古陶古瓷、文房四宝、玉器骨雕、地毯刺锈、奇石根雕、特殊时期文物,藏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
转了一会儿,赵风有些奇怪,他发现了一些熟悉的生面孔。
上清镇一直是个人多的地方,游客虽多,但一般只在这里呆一、两天,走马观花看一下,极少有游客长时间逗留。可赵风发现,有几个外地人他已经连续看到差不多一周了。显然,这些人不是来旅游的,那他们来干什么呢?
这几个人常在古玩市场流连,不见他们买什么东西,而是在打听附近是否发现了古董。其中一人还摆了个地摊,收集文物。现在,一个中年人正在他那里卖东西。
“老板,你看看这个值多少?”中年人看起来很焦急。
摊主摆弄着那个平底的陶罐,问道:“你这东西是哪来的?”
“在山里,不过,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一个亲戚无意中发现的,那地方据说有怪物,我们本地人都不敢去。”
“你这东西是假的,明显是后人仿制的。工艺还不错,回家当摆设倒是可以装装门面。”摊主撇了撇嘴。
“不可能的,这东西是我们家祖传的,都快上百年的历史了,怎么可能是仿制的?如果不是孩子病了,家里急着用钱,我才不会卖呢。”中年人急急地争辩道。
“有什么不可能?清末民初的仿制品,在当时根本就不值钱。现在,也就值个百十块钱。看你急着用钱,我给你五百,算是扶贫了。”摊主摆出一副救世主的面孔。
“五百?我还以至少能值几万呢!几百块钱哪够?惨了。我本来指望卖了这东西救孩子的。”
“几万?就是真的也不一定值啊,jīng品才会有好价钱。你现在去买rì用瓷器,也有几块钱一个的,也有几千一个的,质量不同啊。白菜什么时候都是白菜,卖不出鱼翅的价格。”
围观的人一阵哄笑,那人脸上红一阵白的。
周小云不声不响地把陶罐拿了起来,摊主一把抢了过去:“小孩子别乱动,小心摔坏了。”
“又不值钱,看看怕什么!”赵风帮周小云说话。
周围的人见是个小孩子,觉得挺有趣的,也都附和着说:“是啊,既然是赝品,摔坏了也没什么,干嘛对孩子这么凶。”
周小云向摊主伸出手去,摊主不情愿地把陶罐递给了他。
周小云端详了一会儿,对中年人说:“这是chūn秋时期的东西,绝不会错,但有些奇怪。”
中年人先是有些兴奋,转而充满了疑惑:“chūn秋时期的?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
旁边的人插话道:“有什么好奇怪的?”
“chūn秋时期,这里属于百越之地,居住在这里的是古越族人,他们的陶器制作和中原明显不同。这件东西从制作工艺和材质来看,明显属于中原地区,但按这位大叔所说,却是在这里发现的,不奇怪吗?”
“这也能看出来?”
赵风忍不住插了一句:“看你年纪也不小了,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解放车见过吧,和擎天柱一样吗?”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