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回唐传> 第一章 绝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绝句(1 / 2)

() 传说是什么?江湖又是什么?

有很多种解释,很多人的解释不一样,不过有一种解释没有人反对。

这个传说是一幅画,画名就叫“传说”,因为说的人都没见过,,所以画名就叫“传说”,画又有另一个名叫作“呕血图!”

唐朝贞观年间,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画家,叫做阎立本,擅长人物山水画,特别是人物工笔画,有部份流传到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历代帝王图卷》,他所画的人物像几乎再也没有人能够及得上,唐太宗李世民就特别喜欢他画的像,所以册封他为国画师,风头一时无两。

只是江湖中又传闻说另有一个人特别擅长人物肖像画,有人评价说,阎立本的画是王者之风,那这个人的画就是神来之笔了!

阎立本盛名之下如何服气?于是千方百计的打听到这个人叫莫山人,住在黄山脚下,当下收拾行李辞别李世民,说要一会莫山人,李世民一笑置之,准予辞行。

阎立本千里迢迢的赶到黄山脚下,在一几间茅草屋中见到了莫山人,见这莫山人正在作画,浑然不理外事,阎立本也是一个画痴,一见那画也是如痴如醉,于是就在一旁观摩。

这一幅画莫山人画了整整一个月,阎立本也在旁边看了整整一个月,画成之rì,莫山人仰天长笑,却不料一口鲜血喷洒在画上!

这一幅画实是耗尽了莫山人所有jīng血,至画成之rì已是油尽灯枯!

莫山人拖着一口气将自己以前所有的画都拿了出来,一火炬之,阎立本一惊,问道:“先生何以如此?”

莫山人一指那画说:“你见那幅画如何?”

阎立本说:“神来之笔,世间无二!”

莫山人这才说:“这幅画功成之时,便是我绝笔之时,以前我画不出此画,今后我也将再不作画!本想将此画也付之一炬,但自己实是不忍下手,此画如流传于世将会给世人带来伤害,请先生替我烧毁了他!”说完便撒手归西。

阎立本掩埋了莫山人后,又在茅房中呆了整整七天,但是最后也没能够下手烧掉这幅画,于是便携画回到京城长安,见得皇帝李世民后说:“请皇上免掉臣的国师之名,让臣作一个吏官,以后为皇上效力政事,从此再也不作画了!”

李世民问他为何,阎立本回答说:“莫山人画技远胜于臣,实是再无颜作画!”

李世民又好气又好笑,这个画痴,于是又问:“那莫山人的画呢?拿来瞧瞧!”

阎立本立即献上画卷,说:“那莫山人在某处见到此人此景,于是作画,此画作成之时,便焚毁了以前所作的画,此画呕血所作,画成便撒手魂归极乐,终前曾嘱咐臣毁掉此画,因他本人不忍下手,但又说此画流传于世会给人带来伤害,那画好,但是画中人更是神仙一般人物,世人一见恐难自拨!微臣在茅草屋中寻思了七rì,实在也是不忍下手毁画,只好回朝,想皇上文治武功盖世,不比臣等凡人思想,求皇上下手吧!”

李世民哈哈一笑,待打开画卷时却怔住了,那画上是一个紫衣少女,山泉流水,小河边一丛桃花林,人面桃花,实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啊,那画作得也是神乎其神,此画此人,都是神物啊!

李世民仰望着金銮大殿的顶端,过了半晌方才说了几个字:“朕,要找到她!”

贞观十六年初chūn。

时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几乎达到了夜不蔽户,路不拾遗之境。

饱暧思yínyù,这几乎是自古以来哪个朝代都不能免除的事,国家安定,吃饱了喝足了,手里有几个闲钱了,当然会去找乐子,这样便令得全国sè情行业繁荣昌盛,其中尤以扬州杭州同长安最为突出,唐太宗执政以来,深知一个民心为重,民心是什么?就是老百姓有饭吃有钱用,有饭吃有钱用了谁还吃多了去造反?是以轻武重文,鼓励读书,科举便以明经,诗赋为主,这一举便笼络住了天下一干人,也将天下臣民捆在这条绳上。

科举只论明经诗赋,不分贵贱,让天下所有人都有了作官的机会,是以富人穷人都以读书为荣,举国上下到处都是秀才学子,奉的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走向了繁荣之路,唐诗宋词的盛出唐太宗功居首位。

杭州西湖。

正当午时,几条大画船慢慢飘摇在湖中,这几条船都是杭州最有名的几家青楼所置,杭州最有名最火的是凝香院和青月楼,两家这几年是斗得热火朝天,乐了杭州一干士子官家。其中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一年一度杭州三百多家大大小小的jì院所联合举办的花魁大赛,花魁获得者自然是令其所在的jì院财源广进,也令这些青楼老板无不是不遗余力的栽培那明rì之花呀!

只是这几年其他院子渐渐势微,只剩凝香院和青月楼势大了,三年前凝香院连夺两年花魁,只是这后三年却一年输了三次,三次都被青月楼的秦月姑娘所夺。

这秦月姑娘确实艳名远播,琴棋书画,弹唱歌舞,人才相貌无不是一个万中挑一的人儿,在杭州城中所盛传的四大名jì中被列为第一位,第二位是凝香院的明心姑娘,第三位仍然是凝香院的青衣姑娘,第四位却又是青月楼的和琴小姐。

这几年凝香院的声望始终比不过青月楼,这就是秦月姑娘第一名三连冠的花魁盛名所致,眼看今年一度花魁大赛已近,凝香院中一百多姑娘无一有胜算,老板花姑整rì黑着脸,明心青衣两位头牌便出院到西湖花船散心,缓解一下郁闷的心情。

西湖中,刚刚雨后初晴,碧波澜澜,实是美景。

画船上,明心青衣俩位妙人儿俏立船头。

实际上四大名jì相貌其实都相差不大,都是那闭花羞月沉鱼落雁般的人物,所分胜负的是诗词歌赋等才艺比拼,那秦月小姐连胜三年却有一个特别的原因,那是有一个惊才绝艳的才子袁摩洁给她填词。

说到这袁摩洁,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才人,写下无数佳句,俱说当今皇帝太宗也读过他的诗词,很是赞赏。今时科举又是只以明经诗赋为重,可以说如果袁摩洁想为仕的话,实是易如反掌,但至从三年前杭州一见秦月姑娘便惊为天人,拜倒在石榴裙下,专心为她填词作赋,因此秦月姑娘一举三年夺冠,看看今年,估计仍是她掌中之物,那袁摩洁的诗词,确实无人能超越。

看看身后的几名丫头,青衣苦笑着说:“姐姐,虽说花魁无望,妈妈倒也不敢得罪了我俩!”

那是当然,明心青衣的明声也不小,俩人就是凝香院的顶梁柱啊!

明心望着天际一片白白云彩,喃喃念着:“杭州士子秀才难道就没有一个比袁摩洁更有才华的?袁摩洁啊袁摩洁!”

青衣在船头忽地伸出白玉一般的手指指着湖面说:“哎呀,姐姐,你看那湖面上,这么大的漩涡,莫不是有一条大鱼?小红小依,快叫大武他们过来!”

小红小依是她俩的丫环,大武几个人则是凝香院的护院,这年头有身份或者有钱的人都是会请一些会拳脚的人来看家护院的,大武是少林俗家弟子,身手颇为不凡,少林寺在当今是很受官家敬重的,因为唐太宗少年时曾经受到少林僧兵的帮助。

大武抓起一根长竹杆走上前,又对明心青衣说:“俩位小姐请退后一些!”

待到俩人退到画船的厢房边,大武才将竹杆往水里漩涡处一捞,一条黑影从水涡中窜了出来,却不是鱼而是一个人!

几个女子一齐惊呼,只见水中那人手脚乱扑,显然是溺水了,只是有点奇怪,这儿离岸颇远,怎么溺水会这么远?而且没开始也没见到有什么动静。

明心有些心慈,叫道:“大武,救人吧,不是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你也造一造这七级宝塔吧!”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