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人明白他话头里的意思,自然就没人敢答话!
“臣,礼部侍郎温体仁,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要不说有人机灵有人傻呢!小朱这么问就是要告诉大家,你们吵架可以,但眼里不能没有他这个皇上。皇上坐了足足有半刻钟了,群臣竟然不行叩见大礼,显而易见,明代的文臣与皇帝之间,是一种多么微妙的关系。既要事事有皇帝的许可才名正言顺,又有意无意的漠视皇帝的存在。太平盛世还好,可以百家争鸣嘛!但现在是乱世、末世!后金在辽东肆虐,境内灾荒连年,官场**冗疴。蒙古还在虎视眈眈,西洋人早已经开始大航海时代了,这边还要吵架,吵到什么时候为止?吵到大家都玩完呗!
所以,小朱必须趁着魏忠贤倒台的时候,来个乾坤一洗。就是借着清算阉逆一案,借用‘正义’之手,查抄朝臣之资以充国库,收没兵权国柄以独纲常。这时候不强硬,以后就没机会啦。一旦让士人文官和皇上之间达成相对稳定的局面之后,撤换大臣就多是党争的结果了。
当然,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做到独裁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各方势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来搭建一个‘和谐’社会。
眼前温体仁便是一个机灵人,这样的人用好了便是助力。其实无论小人君子,庸才能人,只要用法得当,怎么都是上位者赢。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向来不缺闲人的理由。闲人自然有闲人的用处,更何况,温体仁无论能力还是学识,绝对不是闲人。
“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愣怔了一瞬,立刻明白过来,大家齐声呼喊了熟悉异常的惯口。
那么惯口的下一句就应该是‘众卿家免礼平身。’
“卿等一心为国,”但他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刻意让大臣们先跪着听他说话。“急公好义也是忠节所致。然而,朕御座两刻,不是要听卿等吵架的,而是要垂门听政听国事的。今后再有此例,朕可不怕待职家中的举人们多。卿等平身吧!”
“谢吾皇!”
群臣都老老实实的站起来,然后再老老实实的垂头垂手站好。眼见这次的效果不错,小朱高兴的扭了扭屁股,御座其实挺硌的慌滴。
“刘鸿训,你说吧,昨夜查办逆案,可有什么禀奏的吗?”
“启奏皇上,昨夜,内官逆党拟收押诏狱123人,京内78人业已收押。外官逆党拟收押大理寺39人,京内27人业已收押。另有128人,高公亦想奉旨查收,但臣恐有他变,暂时命人前去将上述128人家门前的台阶给涂黑一阶。魏阉逆党,横亘朝纲多年,党羽自是极多,但一夜之间便想肃清,失之急进。臣惶恐,恳请皇上,指派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堂协理共审,细细查核魏阉逆党。”
“哼哼,好,好!刘大人所疏三堂会审,朕便准奏了。但是,朕想问问你刘少詹事。”
为了加重语气和份量,好在群臣之中树立一个不好对付的形象,他慢慢站起身来,探着上身,恶狠狠咬着后槽牙说着:
“朕想问问你刘鸿训,既然有逆党,那我大明这朝堂之上、百官之中、两京十三道的上下官吏之内,便果有顺党不成吗?”
“圣上息怒!”刘鸿训和百官又再次跪倒,这次因为皇上是站着说话的,所以就连王承恩和殿下的卫士们,也都跪了下去。一时间,正殿之内全是“圣上息怒,臣等不敢,臣等死罪。”的呼喊声。
应该说现在这个时代,‘党’字仍然属于贬义词,党同伐异,结党营私,君子群而不党!小人才党而不群嘛!这些个文臣是不愿意别人称呼他们为党的,但大明现在仍然有着众多的党派,诸如:宣党、东林党等等。
因此,小朱手心就是清晰地表明他的态度,皇上不喜欢你们结党,尤其东林党,他会对你们客客气气的,因为你们掌握了话语权,因为你们号称士林清风。
但是讽刺的是,东林当中的很多人,后来都当了软骨头,还搞得袁崇焕冒天下之大不韪杀了毛文龙,逼迫得之前的崇祯杀了袁崇焕。搞得人家身败名裂,几百年之后还要受憋气。搞得明代的众多皇帝都如同小丑一般,你们东林党污蔑人的手段小朱是领教的很好滴,所以现在就告诉底下人‘你们都小心点儿!’
“不敢?好,今日卿等便都记住你们说的话,卿等不敢结党!朕现在这大明天下,正是危难之时,存亡之秋!…..”
“臣惶恐!臣等死罪!”他们原本要在皇上说完话之后,略等一会,确认皇上不再说下去了,才会接口回答的,以免出现打断皇帝说话的大不敬之罪。但皇上的重话的确说过头儿了,那里有皇帝自己说自己的天下快完蛋的?所以,他们不敢再任凭皇上说下去,急忙打断了话头。
小朱也赶紧接着群臣叩首告罪的当口,及时平复了心情和整理了语言,之前的腹稿,是他准备了好多天的,但没想到了正式演讲的时候,才发觉不靠谱。小朱想想也释然了,是啊,这个时候这么说,有点过了,毕竟还坚持了十七年嘛!慢慢来还是有机会的,没必要上纲上线的吓唬他们。
“卿等都起来吧,朕刚刚的话是重了一些,咳,啊,这样,朕想说的是,朕愿与卿等君臣一心,共安社稷,内安家邦,外抚番夷,再振中华,复兴大明。到时候,卿等给朕一个全新的大明,朕赏赐你们无上的功名。怎样?”
“吾皇圣明!臣等万死不负圣上之托!”
“好,好,平身,平身,”看来以后真要好好琢磨一下发言内容了,老这么跪来跪去的,谁受得了啊?“朕看,就按刘鸿训疏启的办,三堂会审,人选吗,黄立极会同阁臣和九卿一起商议就是了。”
“还有,昨日朕的旨意说的很清楚,今日要廷推阁臣,待朕签卜之后定夺,那么,那就开始廷推吧!”
大臣们一共推选了20多个名字,其中钱谦益排名最前,这也难怪,钱谦益现在是东林钜子嘛!尽管皇上刚才说了不许结党,但廷推人选是他们早就定好的策略,自然要按计划来了。因为刘鸿训涂黑阶一事,得罪是得罪了不少人,但毕竟更多的人是敬服他敢抗旨保人的胆魄,加上刘鸿训也依然有东林的影子,因此,他是排名第二的人选。
“好,待朕斋戒三日,祷告神明之后,再行签卜。”哼哼,小朱知道这个名单肯定会有变化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到来,已经将这段历史引入了另一个结点,就凭皇上听不得顺党这个词儿,这份名单就一定会有人跳出来闹事儿。更何况,温体仁今天机敏的反应,得到了皇上嘉许的眼神,和几次刻意浮现的微笑。这个本来就野心勃勃的温体仁,更是会进行反击的。因为温体仁今天没有获得廷推的票数,倒是周延儒,竟然被东林人给推了一票出来,历史至此,应该是彻底的、真正的产生了变化。
※※※
坐在文华殿东暖阁内,小朱正在看着内阁票拟的户部方略。其实没任何的新鲜点子,倒是把饥荒又重新说了一遍,什么九边欠饷已经三个月了,再有一个月要过年了,这钱怎么也要发下去;各级官员的欠俸也有五个月了,也是提请尽快发放。再有就是,明年三月份下葬先帝的银子还差个12万两的亏空,需要动用内帑的钱来用。
内帑?对啊!当年李自成可是查出来“2000万两白银”啊!小朱倒是要好好看看,两千万是个什么概念,尽管这个数字虚假可笑的令人齿冷,但依然鼓舞着他,因为,即便没有2000万,怎么也有1000万吧?
“王承恩,内帑还有多少银子?”
“回皇上,尚有249万两现银!”
“什么?249万两?”小朱不由得惊叫出来!【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