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仆从的陋习改革,就这么定下来了,内阁发了一个明刊下去,将三代之约的事情说明,据说很多人都激动的哭背过气去,是啊,整个一个姓的家族,都要无端受另外一姓的欺压,这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即便是那些使唤人的家族内部,也早有一些有识之士,曾经发过感慨,如今见朝廷亲自下文调整陋习,超过8成的民众都欢呼雀跃。
只是这三代之约的效果究竟如何?能否借此再把谪兵制度也一并改革,谁也不能肯定。
小朱现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国家财政今年依然是赤字。
但好在有恩许银垫底,大家都还比较踏实。加上三项改革:‘红白薯’、‘孝敬银’、‘海事银’的良性发展,现在这些大明决策层,对于国家的发展,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出现。说透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打仗,打的就是经济实力。只要小朱这位皇上率领群臣,把国家财政理好,就凭现在的火器水平,十个后金也不是大明的对手。
虽说如此,又出了两件小事情,在临近年终总结的时候,纷扰了决策层的注意力:
1.洪承畴和杨鹤联名写了一个战地稽考,报了上来,这是大明的规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了解的加深,小朱已经发觉大明的很多规矩,都非常先进而且超时代。这种战地稽考,有着固定格式,战事过程、将士功过以及主帅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
杨鹤的心得毫无新意,无非就是‘自己对圣贤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还不够深刻’之类的套话。但洪承畴就不一样了,无论是行军布阵、粮草后勤,还是战略指挥和任将选兵,他都大谈特谈。
并且在稽考最后,洪承畴还对礼花弹的试用情况,进行了汇报。礼花弹因为有底部凹槽和扭旋花纹的设计,使得射程和精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稳定性极差,不仅炸膛比例高于原先的球状弹丸。其出错率更是远远高于正常值。十发炮弹只有四发左右的命中率,其余的,经常是飞出炮管就开始折跟头,晃晃悠悠的落下去。如果不是‘开花’效果良好,恐怕洪承畴就要建议国家废止礼花弹的生产了。
文章的最后,老洪还很有闲情的说,天下都知道礼花弹是礼妃娘娘设计的,因此,底下的士兵们另起了一个名字“娘娘弹”。
关于弹体在飞行轨道里,不稳定的现象,徐光启很头疼,毕竟最初的设计灵感不是他的,要想在成物上修改,只能解铃还需系铃。于是小朱把这个问题告诉了礼妃知道,因为害怕自己设计的炮弹被淘汰,阿萝挺着大肚子,在雪地里冥思苦想了十多天,才又拿出了一个设计草案。
炮弹分成两部分,扭花旋转功能变成了外包壳,有两个卡槽与弹体扣上。这样炮弹飞行时,里面的弹体保持不动,但外面的扭花旋转壳则在高速旋转,这样,旋转和开花分成了两个部分,而且由于套壳的设计,使得旋转时产生的气体阻力,由卡口处的镂空泄去,使得性能更加完善。但因为套壳过薄,在运送过程中,容易因挤压变形而失去设计初衷。
但在这个时代里,能有这样的设计,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尤其底部凹槽和圆锥体的设计,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发明创造。新式炮弹礼花二号,再次得到了徐光启的高度赞扬,兴奋之余,老徐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
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注意事项:
2.老徐想在城西费力克斯的圣约翰教堂建好后,正式接受洗礼成为天主教徒。
结果,无论是内阁还是民间,以及小朱的后宫,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没什么,信就信呗,连三位娘娘都因为摆上银马槽后,连续怀孕。可见这天主教还是灵验的。徐大人愿意信就信吧。
至于洗礼,和尚还剃发,道士还挽髻呢,人家教派这么规定,没理由不遵守。
古人对宗教的开明与宽容,着实让小朱羞愧不已。老徐可是国家的九卿!国家的省部级高官哪!这样的人物在职期间选择入教,大家依然如此宽容,对比后世,可以想见,此时的大明,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
倒是皇上这边的反映过度,让上下都觉得很可笑。有言官还说皇上不应该知恩不图报,三位娘娘都陆续怀孕,明显是那个‘兹冈女神’的功劳,现在徐大人想入教您都不同意,明显是不义嘛!
好,说小朱不义,那小朱仗义还不行吗?于是,除了不能招收修女和奉献财产之外,其他的小朱都通知费力克斯可以进行,费力克斯一高兴,送了小朱一块罗盘。小朱也没当宝贝,赏给阿萝玩去了,因为穿衣镜的研制非常不顺利,现在有什么新鲜玩意,都直接给阿萝,用以补偿穿衣镜的遗憾。
总之,一切都算顺利,又快过年了,日子过得飞快,小朱依然快乐幸福,尤其是后宫生活。
小朱揽着羿圣夫人的腰,望着天上的月亮,笑的很开怀。也许是小朱心理有问题,他对这个比自己大十岁的女子,非常迷恋。并且前一段时间和袁妃的相处,和袁妃之间的感情也发展良好。现在就剩下皇后了,已后再找机会吧。
兴许是为了印证,改革势必带来阵痛的说法,毛文龙挨弹劾的事情刚刚结束,郑芝龙交来的280万两的‘海事银’,也同样有人站出来弹劾。
因为大明发过驿站明刊,表明大明海域内,海匪肃清,各国商户的船队,均可以自由往来,但是必须由大明水师护航。护航费用外国船是货值的10%,国内船是20%,这个比例是考虑到在大明海域外,对方船队另有护航费用而定的,很是公平合理。再有,出口高税,进口低税,也是鼓励进口,降低国内通货膨胀的一个手段。
这样,估价师就是一个新兴行业了,东印度公司核心船队的估价相对低一些,外围船队的估价则相对高一些。这也正常。因为东印度公司的实力太强,郑芝龙不怕他们,但也不愿意干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的倒霉差事。加上人家有私掠船的国家政策,干一次抢劫,引来一群抢劫的,这事郑芝龙是不会干的。
而估价师的设立,因为郑芝龙的关系,很多连算盘都不懂的人全混迹估价师的队伍当中。因此,这估价师的选材问题,就首先遭到了言官弹劾。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弹劾…!
关于东南沿海的海匪问题,郑芝龙上过一个折子,说是已经基本肃清。毕竟郑芝龙就是当初最大的海盗!如今大明海域内,确实被郑芝龙的船队扫差不多了,唯独活跃在南洋的一个小海盗——康六彪。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