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接下来的几天里,战报一份接一份,遵化巡抚都御史王元雅究竟还是牺牲了。他接到了满桂用箭羽射进城的圣旨之后,面南叩拜,朗声大笑。与推官何天球等人相顾曰:“国不负士,主不责臣,臣又岂能苟全?我大明比臣忠良者多矣,还望国君莫要责罚臣等抗旨不尊之罪。”
之后,连夜在满桂和侯世禄协助下,尽全力转移走了遵化城周边地区的物资和百姓,然后领着自愿守城的一干将士军民,抵挡了两天一夜,焚城殉国。
随后的二十几天里,整个华北平原内,大明与后金展开了物资抢夺战。主持这件事情的张彝宪不愧他抢钱恶鬼的名号,今年境内收成的红白薯,他就近指派,分别分配给蓟镇、山海关、大同、宣府以及北直隶等地,然后在满桂、侯如禄的拼命阻挡下,北直隶境内的军民被悉数转移进到北京和天津。
京城内部,尽管有事先的安民政策,但依然产生了变故,直到李邦华行霹雳手段,连杀了数百人,才勉强把这股势头给压下去。
李邦华的血腥手段,不仅没被弹劾,还罕见的得到群臣的支持。而支持李邦华的行动,就意味着几乎所有的人都赞同‘坚壁清野’的政策。小朱的一系列举措,使得他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小高峰。
于此同时进行的,是皇太极等人也在杀戮夺财,但是在王元雅接旨仍死的刺激下,很多没来得及逃走的平民都采取焚火烧屋的举动,使得皇太极就地整备粮草的计划遭到遏制。但对于有备而来的他们来说,骑兵的强大机动能力得到体现,一时间,烽烟遍地,后金八旗四处出击,还是被他们存储下了过冬的粮食。
这过程中,渐渐生出了袁崇焕该杀的声音。原因有两个:
袁崇焕诱杀毛文龙不果,致使毛文龙撤兵海上,使得后金不再有后顾之忧。虽说毛文龙有畏战避难嫌疑,但始作俑者确是袁崇焕,理应为这次遭难负责。
这点被小朱强行按压下去,毕竟那毛文龙没死不是?难道因为和袁崇焕有矛盾,就可以弃国家大义而不顾吗?要说有责任,起码也是他们两人都有问题。一下子要处理两个重臣,这问题就大了,因此言官也就不再折腾这条了。
再有,就是宣府、大同的援军早就到了,并且一直在跟八旗苦战、力战。而山海关的援军却迟迟没到。即便山西、河南的勤王援军都已经到了三拨了,甚至四川都有援军派出来了,袁崇焕的援军仍姗姗未到。
这点不止臣民奇怪,连小朱都有些紧张,不过曹化淳打探来的消息,多少平复了一些声音,袁崇焕在蓟镇刘策那里,因为袁崇焕只担着督师蓟辽的职务,真正的蓟镇总督可是人家刘策,不是有‘现官不如现管’这么一句俗话吗?动用整个蓟镇内的军队,还是要看刘策的面子滴。
袁崇焕希望刘策和自己一同行动,并且因为出援紧迫,袁崇焕带的兵马不是很多,只有九千人左右,因此想调蓟镇的一些地方军归他指挥。但刘策因为有死守保定的圣旨,而左右迟疑,所以耽误了袁崇焕和祖大寿的援军速度。
“皇上”一日朝会,忽然小朱觉得周延儒的语气变得阴郁起来。“世宗斩一丁汝夔,将士震悚,疆敌宵遁。”
靠,这家伙,现在忽然提了一个大家都无法回避的事情,大明江山之所以威震东方数百年,靠的就是铁血政策,无论你是谁,只要不是皇上,犯法之后,必须得死。现在他这么提,小朱估计很多人的脖子都凉嗖嗖的。
“此事容后再议,此刻乃临战之时,不得轻言任何人的罪责。”
“臣等遵旨。”
“传旨,勤王各师均功在忠勇,以到京之序,按勇烈合毅,武英觉真的排次,赐名分赏。赐各军别号忠毅,号忠烈,号忠武…。”
将某支军队赐以特殊的名号,这是惯例了。有了特定的番号,士兵的荣誉感、归属感都将大大增强,作战时悍勇无畏,并形成传统代代相传,真的是很有效的手段之一。
之前的先例很多啦!由远及近分别有:细柳军—周亚夫;黑槊龙骧—-冉闵;银枪效节—李存勖;背崽军—岳飞;戚家军—戚继光;白杆军—秦良玉。
不仅是封号上的奖励,各路勤王的援军还得到了很多超额的粮饷,带队将官均官升一级(半品)等等以此类推,要买人心嘛!
接着,小朱拿着曹化淳报过来的战报,特意同内阁交待,
“后金势汹,朕知不可昼旦图之。然朕夜读兵书古卷,中有‘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之语。是故,阿济格所部,龙井关屠关,野战阵殁赵率教,继而屠城遵化,逼杀王元雅。其罪朕所深恨之。晓谕全军,倾国之力,亦要绞杀十三酋阿济格,及其所部镶白旗部,以奠祭死事之将民魂骸。斩镶白敌首者,无论大小,朕皆不吝封赏。斩敌十三酋者,封侯,赐诰命、颁丹书铁券。”
就是说,国家要不惜一切代价,绞杀阿济格一部。这个策略好就好在,难度不是最大,并且师出有名,阿济格的这些罪行足以激怒大明将士的热血。
如果这个策略实施成功,皇太极再无耻,也不敢公开说什么‘出入明境,如履平地’这样的大话了,即便他想说,小朱也不会让他说的。因为大明会第一时间把阿济格整个镶白旗人的首级,传示蒙古、朝鲜,我大明内部的九边传首,就用阿济格的脑袋。
这样的话,皇太极的五个战略目的,就一个也达不成了。
同时,小朱又以‘为赵率教报仇’的名义,潜语告诉了所有人,袁崇焕我这个皇上要保,你们都想好了。
为了达到在北京城下歼杀镶白旗的目的,孙承宗说服了所有人,设计了一个非常惨烈的计划。
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保证大部分物资安全运进北京的前提下,他刻意出昏招,有意拖延了一部分军民的行程,引得各路出击抢劫的八旗军,沿着抢劫的路线,逐步的来到了北京的周边地区。这个过程和代价是数以万计的百姓被杀或俘虏,无数的战略物资被抢走,但顺着诱饵的香味被引来的八旗军也逐渐汇集起来,并且有了打一下北京城的打算了。
“皇上,”曹化淳轻声的说着,现在非常时期,这些人都加着千倍的小心。
“讲吧。”小朱抬起头,仰靠在椅背上,椅子很大,躺在上面都没有问题。
“翰林院编修金声大人,递上来一个疏呈,小的不敢怠慢,请皇上预览!”
“哦?金声?哦,朕去年点的榜眼郎啊!”
…
“金正希好样的!不愧朕的门生啊!”良久,小朱才看完金声的文章,不是内容有多难,而是他对古文的理解仍然有心理障碍,对于四六骈体的文章,看的是一头雾水,但好在是看全活儿了。
“皇上可是夸这金声大人的方子好吗?”曹化淳一见小朱高兴,连忙出言问询。
金声和同样元年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刘之纶及寄宿的馆客申甫和尚三人,相与为友,造单轮火车、偏厢车、兽车,刳木为西洋大小砲,并且三个人都谈到了如何利用器具,防御骑兵的战法。限于时间和器材造作的原因,他们三个的想法很难实现了,但替各路援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战法还是够用的。
“赶紧拟旨,诏金声、刘之纶、申甫等人,赏银千两,将其三人的心得,尽快刊刻誊写,选些识字的兵丁进行编练,然后分发到各路援军之中,进行阵法和战法的训教。”
“遵旨!”
“慢着!”小朱想了想,连忙叫住曹化淳。
“现在援师的赐号到那里了?”
“回皇上计有忠勇军,参将猛如虎,主官山西巡抚耿如杞、总兵张鸿功;
忠烈军,参将杨嘉谟,主官甘肃总兵官张士显,
忠合军,参将王国梁,主官大同总兵满桂。
忠毅参将曹鸣雷,主官蓟镇总督刘策。现在该到忠‘武’了。”
“好吧,赐金声通政司奉训大夫,这两天就在武英殿当值吧。再赐申甫千总军阶,刘之纶监军,命其二人于京畿一带招募军勇,定员4000。赐名‘忠武’。忠武归昌平总兵尤世威辖制。”
“臣遵万岁旨意。”
曹化淳连忙跑下去安排了。尤世威的部队快被打残了,有个申甫,总比没有好。至于刘策那边,前两天刚刚把曹鸣雷给派过去,也有增加力量的原因。
......
陆续到达京畿勤王的援军,每当到达北京城外三十里处时,便会有京三营的人出往迎接,他们都会得到这样的指令:
“奉钦命总理勤王援师孙祖寿大人将令,命你等速往右安门(左安门、广渠门…)外十五里防备。”
“得令,可是将军,吾等远到赶来,这人员…”
“奉协理城防马世龙大人军令,你等选派五百人,与我进城议饷。此三人为工部兵器司的人,他们会随同你等,城外构筑工事,另有新制兵器的使用,也一同教授。”
“好,小官谨尊军令行事。”
“且慢,尚宝监杨公有圣喻传达!”
“臣等(草民)恭聆圣谕。”
“卿等疾驰援京,国难乃知忠良。勤王伴驾,事急功在忠勇。特按驻京次序,颁赐你军享配‘忠觉’军号,其军设指挥,进忠觉将军,领从八品衔。忠觉军守卫右安门外十五里,乃京师西重重地,还望上下一心,杀敌立功!钦此!”
“臣等(草民),哦,忠觉军虎大威谢主隆恩,愿肝脑涂地,粉身碎骨。”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