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13岁了,你们家乡14岁就可以嫁人了吧?”
“回皇上,是的。”绯儿红着脸说着,然后又连忙跪下,“皇上,奴婢已经没有家人了,宫里就是奴婢家了,奴婢愿意生生世世的守着宫里。”
“那里来的这许多话,你阿萝姐姐马上就要生了,如果是个王爷的话,重华那边就要抽调人手了,你要是愿意,就去伺候公主吧。”
“回皇上,皇上的话,奴婢不敢不听,但奴婢真的只想守着皇上身边。”
此刻,冬日的暖阳斜斜的照进来,照在小丫头细致白净的额头上,清秀的眉眼,合体的宫衣,越发映衬的标致动人。看的小朱心里升腾起一丝丝的想法出来。阿萝他们就是十四、五、六嫁过来的,现在这小子竟然又对绯儿动了歪念。
连忙正了正神情,把脑海中的绮念赶走。
“朕只是随便说说,你还当真了,行,只要你愿意,朕就不放你走,好吧?”
“奴婢谢主子!奴婢谢主子!”绯儿连忙喜笑颜开的连声回着话。
为了避免**少女的罪行发生,小朱连忙埋头到数量巨大的义师考绩之中。绯儿也乖巧的拿着扇子帮他扇风,如今是纸糊的窗户,如果不开窗户,房间里气闷的紧,可若是开了窗户,大冬天的,又冷的厉害。没的法子啊!
义师当中,大多数人都在考绩之中表达了为国为民继续当义师的理想,着实让小朱感动了一番。但国家用人,又怎么能白用呢?于是小朱叫来王永光和钱谦益,君臣三人一起,给这些义师的前程进行了一些安排,有空缺的尽量补空,安排不了的,多发了半年的银子,然后,这些人还是要从乡试考起,再考会试。
其中有个叫陈于泰的小朱特意交代钱谦益,如果会试中了,便选为今年的状元吧。
陈于泰今年35岁,为人倜傥不群,胸有大志,15岁时便精通经史。宜兴人却在陕西这个流寇遍地的险恶之地,一待就是三年。
更难得的是,他的父亲陈一教、弟弟陈于鼎、族兄陈于廷都是当朝进士,在朝为官,是一时的儒林佳话。和周延儒他们家还有姻亲的关系,这么个背景的青年才俊,却响应小朱的号召,远赴苦寒之地担任义师,不能不叫小朱感动。
义师的功效现在已经非常显著了,民智开启,初萌刻本的刊行,让大明的黎民百姓都知道了很多道理。起码,祖狄、陆秀夫;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他们那壮烈忠贞的风骨,让大明朝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异常强大。
原本发放的各种钱粮,就已经在驿站明刊中,规定好了提留的份例,但总有贪得无厌的人要拿份例之外的财物。这个时候,义师的作用就显现了。因为义师本身具有的‘举子官’身份,使得在面对贪官时,可以平等的地位进行抗争,使得很多义师在民间的声望甚至超过了朝廷大员。
所以,为了补偿或者说报答这些义师,尤其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例如陈于泰,状元就是最好的形式。
但钱谦益的脸色明显有些变化,这之间的奥妙,小朱用脚后跟都想的明白。现在的义师考绩,一定掺杂了大量的,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很多人都想温体仁一样,进行幕后操作。老钱估计也从中挑选了一些人,准备报给小朱呢!
“钱先生,今年春闱,你还是主考官,到时候,有上佳质素的,可要提前告知,免得让朕错失人才了。”
“科举大事,臣不敢妄为。”
“今年朕不让温体仁当副考了,副考的人选,钱先生自己盘算一下吧。朕不负你便是。”
“臣,臣多谢皇上隆恩。”
这就是交易,小朱替温体仁安排了一干肥缺下去,又提前预订了一个状元的名额。那么剩下的榜眼啊,探花这类人选,就全送给钱谦益了,旁边听的有些傻的王永光,也平白拣了一个大便宜,以老钱的为人风格,王永光的关系门生,也一定会有所得的。
政治交易就是这样,不能一家独大,也不能全然公平。
温体仁很聪明,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为国家聚财招财,所以他现在推选的人才都是这方面的,将来即便被弹劾下台,也有一份巨富之资。
而陈于泰是否能够通过乡试、会试还不清楚,提前把榜眼和探花许给老钱,也是为了今后他们少一些党争而已。
接下来到春闱这段时间,大家全被陕西的匪患折腾的要疯,老杨鹤是个死脑筋,连续四年的流寇作乱,丝毫没动摇他招抚的决心。这不,前两天的一份战报里,就是这么写的:
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兵部侍郎杨鹤招抚流贼于宁州,群贼伪降,寻复叛。
接到这个军情之后,小朱高兴的差点没蹦起来,总算又有了清剿的借口了。
然而,没等小朱这高兴劲儿超过三天,老杨鹤竟然又跟着上了一个请加招抚银饷的折子。气得小朱差点骂粗口出来。
“可恼,那些个流寇,明明就是不可驯饲的豺狼之徒,偏偏这个杨鹤,竟然还要银饷,难道朕有钱吗?啊!你们说!”
内阁成员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的心中,显然是认可老杨鹤的想法的。
“皇上,自古圣人语,布施仁德,可安民以告高天。杨督抚之计较,臣附议。”
“附议?成基命,朕问问你,你是附议杨鹤,还是附议朕?”
“臣附议杨鹤。”
“哼!”
小朱气恼的拍了一下桌子。用手一指温体仁,厉声的喝道:
“温体仁前些日子的帐表你也看过的,朕每年光陕西一省的赈济银子就是3、4百万的白银,而我大明全体官员的俸禄还不到400万两。朕养他们,是用他们为国尽忠行义。再看看他们呢?他们配吗?朕的皇庄,每年产红白薯数十万石,除了用做宫里的用度外,几乎全用在赈济上了,北地的红白薯也多有丰厚,陕西即便是不吃不喝,也断断不至于年年叛乱,难道这些人就该着朕来养?该着朝廷来养吗?”
“回皇上,北地红白薯多资九边,凭借皇庄的产量,的确难以填陕西全境。”
“成基命,你是要气死朕啊,这些个叛匪只要剿杀干净,陕西百姓就可以安心耕种,红白薯耐寒,耐旱。朕又已经连续第四年免了他们的赋税,难道就非要花银子吗?”
“皇上可以花银子资助番夷,难道便不能花银子资助国子庶民吗?”
“你!”
话说到这份上,就属于撕破脸了,小朱气的一阵头晕,嗓子发甜,张口便喷了一口血出来。
“啊!皇上,皇上!”
“快传太医,快传太医!”
“臣成基命冒犯天颜,愿以死谢罪!”
……
乱,乱,等小朱醒来的时候,眼前的文华殿里,全是乱噪噪的声音,仔细听听,竟然是苓芷和阿萝在吵架,外面是成基命领着一群言官在跟温体仁吵架。迷迷糊糊的也听了一个大概出来。
原来阿萝听说小朱被成基命气的吐血,一惯恩宠隆誉的她,一来气,领着高起潜气势汹汹的跑到了文华殿,不由分说就让高起潜动手打人。高起潜现在领着锦衣卫千户的官衔,所以,他手下的锦衣卫也有一千来人。锦衣卫别说打成基命,就是杀了他,也不是没有先例可寻。
但是阿萝指使锦衣卫在文华殿打人,可是大事件,皇后来了之后,呵退了高起潜,然后公开指责阿萝。开始阿萝还听两句,后来没忍住脾气,跟苓芷对吵了起来,甚至甩了句闲嗑:
“你不就是怕我生下个王爷出来吗?”
这完全是添乱的话啊!!!
温体仁从曹化淳那里知道一些个中的隐情,连忙指挥外臣赶紧退出去,他本来的理由很好,皇后跟贵妃打架,外臣的确不适合观看,但温体仁一时间多了一句话,
“成大人眼瞧着皇家纷扰,是不是应该跪在午门,等候发落啊?”
得,成基命连小朱都敢顶撞,更何况一向人缘不好的温体仁!正好内阁值房的一干朝臣听到消息赶来,眼见一向以清名、直名、诤名著称的成大人,竟然脸上挂彩,还被一向有奸佞之称的温体仁指叱,立马开始帮忙打乱架。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