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歌> 第十二章:辽东渴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辽东渴望(1 / 2)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等退到文华殿议事,内阁九卿等人的眼神还有些迷惑。想来对互为翁婿一事,还没绕明白过来。

小朱趁热打铁,赶紧跟内阁说的再清楚一些:

“后金那边,多有我大明的子民被裹挟成为奴隶,如果咱们不做打算,投降后金的官与民,还会陆续增多。此消彼长,对大明不利。只有借此口实,告诫我大明的官民,切勿沦落蛮夷之手,遭受**、不伦之苦,才是正理。”

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些人都是聪明人,大家立刻明白小朱的真实意图了,就是造谣也要让百姓和官吏们知道,后金那边可是个火坑,千万别跳进去。更何况,这份口实,还真真确有其事。

这个‘重担‘,最后落在钱谦益和温体仁的身上,他二人分别负责一南一北的宣传。呵呵,只有竞争才会出成绩嘛!

这些宣传事宜很快就定了下来,大明君臣都非常郁闷。铁山那边的战略布置还没定呢,皇上却闲极无聊,在人家后金结婚习惯上大做文章,大家心中还是比较别扭的。

小朱很理解他们的想法,但为了让两个民族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敌对心理,对于目前的辽东局势,是非常必要的。

没过几天,大家为了调整心态,都针对卢象升的奏报做了一个辩论,不是争论,也不是讨论,而是辩论。辩论的主题就是,打仗究竟为了什么?

这年头,打仗有n多的理由,什么征讨不臣,什么收复故土,什么仁兵讨不义,什么正道伐荒蛮的,看着一个个倒是挺精神的,但实际上,却难以获得广泛舆论上的支持。

婚姻不伦是小朱提出来的,叫大家在口头上表示反对,却乐于在情感上接受。而卢象升的观点,叫大家在口头和情感上,都难以接受,却又提不出什么反对意见来!

卢象升说的太直白了:“打仗就是为了获得巨大的木料,好做更大的海船,好赚更多的钱。”呵呵,这对于一直以清高标榜的中华文人来说,是一次不小的触动。这些读书人虽说想辩论个清清楚楚,但这个问题注定要变得走入歧途。

因为辩论,所以影响深远,因为影响深远,所以众人皆知。在全国各个阶层的人都清楚此次辩论的来龙去脉之后,卢象升的‘战争为了海船龙骨’理论,竟然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其中最主要的幕后推手,就是皇商系!

铁山有铁,白山有木,朝鲜有粮食,后金有黄金,黑水有东珠,辽东有人参。思想理念上的辩论,非但没有获得任何的进展,一系列相关的战争目的和利益,却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

说白了一句话:“打仗就是为了获得收益,战争胜利意味着赚钱。”

嘿嘿,人类社会文明的前进,不是什么伟人推动的。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恰巧成为了社会前进一个--绿@色#小¥说&网--。

群臣们,眼见辩论不会有结果,他们自己反而将被带入沟儿里,于是他们及时的开始了打岔的行为——联名上了一份奏报,希望对军队系统,做一个小小的调整:

因为之前钱谦益一揽子整顿战斗系统的工作很繁复,所以直到现在依然没折腾利索。

当初定下天津武备学堂的名称后,将军事教育与军事战斗互相拆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勇卫营作为单独的战斗序列,从武学中划分出来。

武学只管教学和培训工作,不再担当战斗序列的任务后,就牵扯到谁来指挥的问题了:

勇卫营作为战斗序列,其归属正式划并到兵部、五军都督府、皇帝这权力层面上。

群臣的意见也挺实际:武学改革之后,除了现役军官的提高教学之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娃娃兵的训练。这些训练出来的娃娃军,就需要独立组成军队,一方面互相熟悉,配合起来没问题。另一个方面,这些娃娃军如果被安排到老兵横行的‘老营’去,除了添乱,估计不会有什么好处。

前段时间唐栋领着娃娃军去杨嗣昌那边效力,效果非常好,所以娃娃军的指挥权归属就显得很重要了。于是这些娃娃军就正式建制了,直接划归皇帝亲兵五军营系列,一同拱卫京师。

年初的时候,京师三卫三营的定员是21营8.4万人,其中锦衣卫是8个营的建制,而勇卫营、忠卫营、神机营、三千营的建制都是3个营。

只有五军营因为李邦华处理的手段过于激烈,造成这边只保留了中军一营4千人的建制。

现在好了,在群臣的一致同意下,将唐栋的娃娃军并进五军营,成为前锋军。并且给五军营做了一个定位,将来还是按照五军2万人来进行编制,只是其中只有前锋军、中军,这两营做为战斗序列保留下来。

另外的左捎军、右掖军、金吾(五)卫军,则做为贵族子弟挂虚职的建制,不用参加战斗,只是作为军中经历来计算。这么安排的目的也是为了平息一些勋贵的不满情绪。毕竟李邦华的手段太激烈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为了保护李邦华,也要这么干滴。(人走茶凉是中国官场的特点,历史上的李邦华,在离开治理京师的岗位后,立刻遭到打压,最后含恨而死。)

五军营左捎、右掖,加上一个金吾卫,名字都很好听,听着也提气。总计还有12000人的建制,就可以安排12000个贵族子弟,这样一来,勋贵们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舒缓。

另外,勇卫营现在最是能打,又因为三个营的建制还没满额,所以主官暂时不定。逢战事,可由皇帝会同兵部共同拟定主将人选。至于说日常的管理,则安排四年的武举进士陈起新领游击将军衔,兼指挥使军职。

陈起新在辽东、东江两个军系中都干过,虽说都是低级军官,但其能力、背景和人品,都是大家交口称赞的,所以,这个任命没有任何的问题。

能在辽东、东江这两个军系中,同时获得正面的评价,是很难得很难得的‘奇迹’了,所以,小朱对这个陈起新,还是比较看好的。

由此,大明军队的建制得到彻底的统一,最小的战斗单位是营,每营4千人,设指挥使或者都司,分前、后、中、左、右五哨(又叫做壹贰叁肆伍哨)。每哨8百人,设都司或把总,分壹协、贰协、叁协、肆协、伍协。每协160人,设把总或巡检,分3队30伙,每队50人,每伙10人,分设队正、伙长。

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事件接着又一个事件,层出不穷的跳到你的面前,给你一种充实的生活假象。

军队建制的问题搞定了,心态调整之后的大臣们,兴高采烈的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辽东战略,这个重大的问题上了。

......

这里应该把东江的背景资料,做一个总结归纳了:

皮岛同鸭绿江的獐子岛、鹿岛构成鼎足之势,地理位置位于辽东、朝鲜、山东登莱二州的中间,号称孔道。

皮岛在鸭绿江口,与朝鲜本土只一水之隔,水面距离只不过相当于过一条长江而已,北岸便是朝鲜的宣川、铁山。此刻朝鲜的义州、安州、铁山一带,因为邻近中国,从辽东逃出来的汉人难民和败兵纷纷涌到,喧宾夺主,汉人占了居民十分之七,朝鲜人只十分之三。

皮岛横约八十里,逃到岛上的汉人为数不少。毛文龙作为根据地后,再招纳汉人,声势渐盛。所以朝廷才特别为他设立一个军区,叫做东江镇,升毛文龙为总兵。

皮岛在朝鲜写作椴岛。这个“椴”字,汉文音“驾”,但朝鲜人读作pi音,所以中国人就简称为皮岛。

(注:有一本相当流行的讲清史的通俗著作说皮岛即海洋岛,但其实是错误的。海洋岛在皮岛和大连之间,离皮岛约一百海里。皮岛现在是朝鲜地方,海洋岛是中国地方。)

现在,铁山一带,仍然是后金天下,由于汉民天生的求安稳心态,造成毛文龙和后金在抢夺农耕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四六开的情况,铁山一带,依附后金的汉民越来越多了。

鉴于此种情况,大家都说应该打下铁山,打下铁山,对于同后金争取汉民的依附,是有好处的。更何况再不打铁山,朝鲜就跟大明掰面了,要是失去朝鲜的支持,那大家都赶紧收拾收拾准备滚蛋吧。

更何况,现在大家也都开始正视战争资源的问题了。铁山是浅层铁矿山,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随便找些工人,不用过多培训,就可以取得铁矿。

由于炼铁的粘土,只在金州的大连一带出产,所以,辽东冶铁工业,对铁山和大连两地的依赖是明显的。

铁山无论如何都要打的,即便拿不下来,也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后金开采铁矿的数量。

……

再说说辽东一带的大背景:

为了得到冶炼必需的粘土,金复二州的守将刘氏五兄弟,最近的防守压力,陡然增大,后金和科尔沁等部落联盟,蒙古又缺铁,后金政权对于冶铁的需求,已经增大到极限,如果能尽快得到大连,就可以缓解铁器上的供需矛盾。

因此,攻打金复二州的兵力越来越多,其主将甚至已经是后金成亲王岳讬了。

祖大寿在盖好第十一个藏兵堡之后,济雪十一星堡,已经成为锦州外围、沈阳西侧、科尔沁南侧这三角区域中,最坚固的手筋了。并且,如何在济雪十一星堡所围下的大空中,组织人力屯田垦荒,也是袁崇焕一贯坚持的战略拓展计划。先钉下钉子,再围绕钉子建设自给自足的根据地,逐步蚕食并最终平定后金之患。这就是袁氏战略最根本的核心。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